在2016年12月31日,雖然北京被霧霾籠罩,但絕大多數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有人出游,有人聚會,有人在夜跑,還有人在演講。而我選擇去聽演講,雖然我非常欣賞羅胖,但當我聽說有一群知識網紅決定在這2016年“網紅元年”一起抱團取暖時,我踏上了駛向大望路的地鐵。
這個抱團取暖的活動名稱是:個人崛起。確實,從互聯網浸透到各個領域后,越來越多的人從集體中剝離,開啟自己的U盤生涯。而在這一天,我看到就是這么一群人,說他們大神也好,說他們網紅也罷,不過是方便我們自己記憶的標簽,但我想說,他們是先知先覺且敢于行動的,值此一點,我就愿意更近前看看他們。
接下來我就運用頭馬的會議總點評、拆書幫的便簽介紹法、POA的信息下載這三種形式簡要回溯他們的演講。
總主持:徐金琪。標簽一:70后胖大叔一枚;標簽二:3年前從央視離職,現在以媒體人的身份觀察世界;標簽三:希望有朝一日能以不同于過去的形式重回熒幕。細框眼鏡,微胖的身材配上一件白衫讓我浮想他和羅胖是否有血緣關系,但事實上他們確實有著聯系:愿意搭建一個舞臺給有能量的人。當天他作為整個活動的串場總主持,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來開場和謝幕,讓我們明白:只要是路,走著都累,關鍵要看心是否甘、情是否愿。
備稿一:武卿,《一事精致》。標簽一:前央視《焦點訪談》調查記者;標簽二:離開央視后,跨越大洋來到硅谷,只為找尋自己前進的方向;標簽三:成功的第一因就是一事精致,用全部的投入完成《硅谷大佬》6集紀錄片。一裘紅衣的她從上臺就讓人感受到她對于自己追求的方向是如此的熾熱。當天她作為整個活動的第一個備稿,做了個完美的“開門紅”,這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將自己創立的奇霖傳媒比喻成自己的“二胎”,并傾心投入自己的愛。而且她最后闡述自己的感受時這樣說道:通過制作《硅谷大佬》這部轉身之作,她收獲了Joe Lonsdale等六位大佬的友誼(P),她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人和事,并用錐子精神全力以赴(A),最終她想看看,如果足夠努力,一個人能夠走多遠(O)。也許正因如此,她才有如此高效能的行動力(POA)。
備稿二:黃有璨,《我的“自由人”之路》。標簽一:三節課聯合創始人;標簽二:純草根,僅為高中文憑,基本干過各種底層職業;標簽三:憑借多年摸爬滾打的經驗,完成豆瓣評分8.6的《運營之光》。從穿著到長相都可以被忽略進人群的他,站到臺上后卻沒有局促,也許百煉成鋼才能讓他與其他幾人比肩矗立,也許刻意練習才能讓他從臺下眾人脫穎而出,毫無疑問,他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自由。印象最深的是他實現“自由”的方法——Reid Hoffman(linkedIn創始人)提出的ABZ計劃:A,即為A計劃,是當下為實現目標所不得不面對的主業;B,即為B計劃,是一個潛在可以達到自己理想目標的另外路徑;Z,即為保底計劃,是最后留給自己最穩妥的退路。ABZ可以說適用于所有還在大體量的組織奮斗的人,首先要先有A,但不能兩三年后還只有A,其次是人需要打破邊界,籌劃給自己創造可能性的B,很多好的事情不是被“規則”出來的,而是被“培育”出來的。
備稿三:戚澤明,《一個小城市青年的崛起》。標簽一:自創職業,演講設計師;標簽二:一個自小就愛講故事的人;標簽三:狼牙棒青年。說實話,對于戚澤明,我的主觀印象并不好,在羅友霸王課聽過他的分享,雖然卻有干貨,但感覺更像是粗淺的拼湊與轉述,當天他在臺上介紹自己的狼牙棒青年理論,讓我不得不將思緒閃回到去年同一天,羅胖在水立方提出IP這個概念時引用的仙人掌概念,狼牙棒和仙人掌毫無區別,但給人的感覺卻像是從網上盜圖后去掉別人水印再加上自己水印。說的雖然不錯,但不好意思,負分滾粗。
備稿四:袁春楠,《從路人甲到IP的五種方法》。標簽一:整理歸納師;標簽二:曾經渾渾噩噩的北京女孩兒;標簽三:頭馬的一份子。說實話我知道這個活動就是從袁春楠的公眾號“春楠整理”,對于她,可能因為有太多相似的影子,所以講關注度提高調高了一些。通過將五年前的自己與五年后的自己進行對照,讓我們看到她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更感受到刻意練習的力量?!跋茸龊?,之后做000000000,再把1做強大。”看似簡單,卻讓人清晰的明白:先要有小目標“1”,在量化自己的努力“000000000”,這樣才能讓自己實現最終的“1”?!坝幸巹澆挪粫y發力”,從她的分享我再一次看到了POA的輪廓,不斷明確目標,不斷實施有效行動,才能讓自己螺旋上升。
備稿五:彭小六,《拒絕平庸》。標簽一:曾經在三線城市干了十年IT;標簽二:知識管理達人;標簽三:簡書一哥。彭小六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這點無人否認,還是一個非常功利的人,這點無人認可。說實話,這是我的感受,過去一年,他的影響力快速膨脹,而這背后,是他到處去分享,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所以我說他努力,因為他好像不會休息般的輸出,同樣我說他功利,因為他好像不會休息般的輸出。是的,他在2016年,終于覺醒了?!斑@個世界是公平的,不是說它會給每個人平等的機會,而是會給你配得上的機會?!?/p>
備稿六:成甲,《一個說書人的奮斗》。標簽一:得到APP從最開始到現在一直保留的訂閱專欄“成甲說書”的作者;標簽二:公眾號為個人知識管理(他給自己做得廣告);標簽三:一個跑得慢卻不間斷的死磕俠。成甲的分享很枯燥,每年100至200本書,4年200萬字反思日記,這一個個數字讓人相形見絀,羞愧得口干舌燥。如果說不斷努力能帶來什么,我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懂,但肯定有一點共鳴,那就是持續努力到一個臨界點時,就會打通任督二脈。而成甲就是這樣一個只會持續努力的笨人,所以也只分享了一個概念,“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慢慢地死磕下去?!睂W習知識就像釀酒,開始只是細碎的糧食,別著急,只要選好水、用好米,米湯總會變佳釀。
備稿七:宋啟瑜,《做.夢》。標簽一:北京喜劇中心創始人;標簽二:一個并非科班出身的喜劇演員;標簽三:登上非誠勿擾后沒過第一個環節就集體滅燈下臺的人。他用三個詞形容自己是如何實現崛起的:占位,興趣,熱愛。再解釋時,他幽默而精辟的說:“為什么成功?因為別人都不做了,你就成功了。”毫不夸張的說,當晚給我最大驚喜的就是他,我個人的演講風格比較書卷氣,對于幽默的演講風格一直不太感冒,但當晚,他在詼諧中將自己崛起之路展示出來,讓人不覺得矯揉造作,著實受教了。
2017年已經開始,朋友圈里經歷了一大波的“一路XXX和一起XXX”。但我要說,成才的那一刻確實是耀眼的,眾星捧月的光景驅使著每個人仿佛飛蛾般謀劃著新一年的目標,但成長的這條路就是孤獨的,就是枯燥的,就是痛苦的,如果無法認清和面對這份自虐,請別時不時的抽風。
吾將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只為眾里尋他,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