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有快男與超女,北有中國好聲音。近幾年最火最有品質的音樂選秀節目,不過這兩檔??炷谐圆槐卣f,號稱“明星加工廠”,十幾年的元老選秀節目。而中國好聲音這個新寵兒,卻像一顆耀眼的彗星狠狠的隕降到地球上,它成了無數懷揣音樂夢想者必爭之地。
中國好聲音已走過了五季,讓我印象最深的歌手,前是姚貝娜,今是張碧晨。
姚貝娜雖止步于好聲音那英組第二名,未能進入總決賽,但卻讓很多人記住了這個溫文爾雅、演唱細膩、奔放大氣的小女生。本以為這個對音樂執著而又自信的小女生會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天妒英才,化療手術成功恢復健康的她還是沒能逃脫病魔的魔爪。
她的才華與造詣死后終還是得到了世人的認可,第41981號小行星已被命名為“姚貝娜”。而介紹詞是這樣寫的:“一位才華橫溢充滿勇氣的中國女歌手,曾因在流行音樂方面造詣屢獲獎項?!?/b>
02/
新生代歌手張碧晨,一位將來可與姚貝娜媲美的歌手。出道三年半,頻頻被選中為各大影視節目演唱主題曲,這不是偶然,是實力的象征。
張碧晨真正被大家所知曉是在好聲音三里面,而我了解到她要稍晚一些,是在好聲音總決賽中。她頭戴一頂淡雅小藍帽,上身著涂了五角星圖案的簡單T血,下身穿黑色斜裙擺絲紗長裙,那一眼我就被她的端莊清新迷住了。
而她角逐總決賽的曲目是林俊杰的《她說》,恰大好處的轉音、流暢舒心的真假聲、尾聲略帶滄桑感的顫音,一舉讓她問鼎好聲音三。
才華與顏值她都有,應當被世人所矚目,故而應邀參加了《歌手》,雖是踢館歌手,但已然是對她的一種認可,“當紅新生代歌手”身份的認可。
想來也是,《歌手》上同臺競技的可都是些名震歌壇的前輩宗師,出道三年半就能與這些人過招,依然不俗。
其實在她的身上隱約能看到鄧紫棋和趙雷的影子,有鄧紫棋的才華與氣場,也有趙雷的堅持和一絲絲的滄桑。本以為張碧晨可以打破趙雷的命運,雖不至于像鄧紫棋那樣璀璨,但也不會這么快被淘汰,可最終的事實是兩輪競演均是以第七名墊底,讓人大吃一驚。
此時的補入對她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由于賽制的更改,踢館歌手張碧晨有兩次競演的機會,可結果還是出局了。
03/
“排名不等于實力?!?b>所謂的實力,是要被投入到社會規則之后的綜合評分,那么這句話對張碧晨來說就成了安慰。張碧晨的出局在我看來,有五個原因。
其一,歌曲選擇。
張碧晨首秀并沒有選自己拿手的、傳唱度高的歌,而是爆了冷門,雖是歌神張學友的歌,但流行度稍欠了些。這首歌是抒情類歌曲,爆炸力不夠,技巧上也無太多的花樣去施展。對于新人張碧晨來說,首秀很關鍵,歌手第一次登臺表演必須要讓大家眼前一亮、倍感驚艷,否則很難在《歌手》中走的太遠。
第二場選的是另一位歌神陳奕迅的歌,可能是首場失利,張碧晨第二場競演,總感覺太過緊張,而且這首歌在演繹上也用力過猛,尾聲部那股撕裂感總讓人不太舒服。這首歌在演唱難度上對她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要想在那么短的時間內靈活駕馭這首歌確實有點難為她了。
當然選這首歌時她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但是首場慘敗的她沒得選擇,唯有背水一戰。我想此時的她也是遇到了瓶頸,她想要在逆境中尋求突破。這次突破可以說失敗了,因為未能改寫淘汰的命運,也可以說成功了,為她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想幾年后若她還有機會參加《歌手》一定會大放異彩。
而《歌手》返場時,她不再緊張,顯得很從容,演唱的很穩。她唯美的佇立在舞臺中央,外界的任何干擾都無法讓其動搖,她的靈魂已出竅到另一個世界,音樂的國度,在這個國度里她就是女王陛下,是這里的主宰。
一曲《胡桃夾子》,打動了五百位評審,驚艷了無數觀眾,可那又如何,她已經沒有角逐歌王的資格了。
如果第一場競演她選擇了這首歌亦或者成名曲《年輪》,結果又該怎樣?
其二,太過年輕。
張碧晨在歌手后臺,總顯得無法融入到其他歌手這個集體當中來。她不是坐在不被注意的角落里發呆,就是默默的聽大家說說笑笑,不發表意見也不參與進來。
其實這個也很關鍵,有個歌手互投環節,可以決定下一次的出場順序。這個歌手互投就像競選班長,首先得有實力,再次就是大家都得了解你、喜愛你。如果你總是一個人在無人角落里做一個傾聽者,那么作為新人的你就失去了讓別人了解你的機會。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輕人缺乏的不是實力,而是展示自己的機會。
其三,名氣聲勢。
其實這一季的《歌手》最大的Bug就是林志炫,林志炫參加這一季的歌手,總感覺存在些許商業氣息,他來《歌手》大力宣傳自己的新專輯。
《歌手》,很多老一輩參賽歌手對它理解是,在這個平臺上突破自己為觀眾呈現更加精妙絕倫的作品。
在其他歌手絞盡腦汁的改編歌曲,尋求突破的時候,林志炫卻不疼不癢的唱著自己的新歌,而這些新歌及他的演繹在我看來并沒什么太大的觸動。
可令我費解的是,每一次他的排名都不會太差,總能落個第三第四,我想這跟他本身的名氣與前一季他驚艷的表演有關系吧?,F在我們假設一下,林志炫與張碧晨身份互換,林志炫是新人,張碧晨是前輩,那么淘汰的有可能就是林志炫了,而張碧晨的排名可能就不止是第三第四了。
當然已有強烈危機感的林志炫這兩場及時懸崖勒馬,不再到處貼小廣告,開始認真改編排曲。中國風與世界古典音樂巧妙融合的《卷珠簾》,以及精心改編的世界金曲《feeling good》,均讓他奪得競演第一名。這個bug終因他自己的及時醒悟給修補了。
其四,商業逼迫。
至于有沒有黑幕,多少會有點吧。因為這些所謂的節目表演,最終是要回歸到商業利益上來。沒有商業利益,就不會有贊助商加盟,沒有贊助商,就沒有錢錄制,沒有錢這個節目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譚晶退賽可謂是無縫切換,并沒有引起太多的熱議,這只能說公關做的很好。但是我卻注意到關于譚晶退賽的消息及視頻節目被刪除的事情,就連曾經以“把機會讓給后輩”如此扯淡的理由退賽的孫楠都沒有遭到如此的對待,這兩家肯定是鬧矛盾了。
譚晶發博稱:“還是選擇退出,祝節目越辦越好。我將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理念,去創作和發現更多好作品。感謝一路支持和鼓勵我的朋友們!”
這段話前面與結尾自然是公關與客套話,關鍵問題就集中到中間那句了,堅持自己的音樂理念、創作發現更多好作品。
參加《歌手》的譚晶,幕后利益群體想讓她演唱流行類的歌曲,但她卻堅持做自己,選一些不為人知的非流行作品,而每每都能技壓群雄、冠絕全場,獲得極好的名次,如此相商不下,自然有人就必須要退出了。
就好比你在一家公司里打工,下面的員工對你的呼聲很高,但唯獨經常喜歡跟老板唱反調,結果自然只能你被解雇了?;蛟S張碧晨也有譚晶的些許無奈吧,無法真正自由的選歌。
其五,幕后對決。
大家都知道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是兩家競爭激烈的對手,從快男超女到好聲音,從爸爸到跑男,從歌手到王牌,廝殺的異常激烈。
張碧晨是吧,你是浙江好聲音里的冠軍是吧,那么邀請你來參加湖南的歌手,然后把你虐的體無完膚,連渣都不剩,這場對決就成了湖南VS浙江了,芒果PK藍莓。而另一個踢館歌手梁博,曾也是好聲音的冠軍歌手,可以依然未能改寫被淘汰的命運。他與張碧晨有相似的身份卻也有相似的結局。
04/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歌曲選擇、太過年輕、名氣聲勢、商業逼迫、幕后對決等等,這些都是“社會規則”,正因為這些規則才構成了這個“現實的社會”。
但這些對張碧晨來說并不一定是壞事,這正是她成長路上的檢驗石。
玉不琢難成器,樹不剪難為材。對她來說一切都還來得及,畢竟她還那么年輕,出道三年半叫板老一輩歌手,實屬難得,這份勇氣與實力依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她并非曇花一現,也不是匆匆的過客,她的音樂之路還很長,等過個三年五載,待火候到位,我想她自會得到屬于她的那份榮耀,我們且邊等邊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