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朋友圈和說說是不是讓人很有存在感。
咪蒙的存在感是不是超級強烈,雷斯林也是這樣吧。
1.
昨天聽了《大學和教育的意義》的直播講座,陳春花老師跟大家聊了聊大學的意義。今天又復聽了一遍。準備好好做一下筆記。
陳春花老師是國內著名的企業戰略研究的學者,在分享大學對她的影響前她先介紹了自己,并從組織結構的角度才說明了大學的重要。
“大學的組織結構是歷史上存在最長久的。”
一個人所站在的位置決定了她的觀點,陳春花老師能夠從組織結構的角度來看待大學,理解大學。
而我們能夠站在的角度應該是什么?
我想到了咪蒙,她不也是站在她的角度嗎?厲害之處在于我們都以為她在替自己說話。
《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應該突破幾十萬加閱讀了吧,她盡情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成功的引發了職場人的關注,經理人、老板愿意轉發給自己的實習生。
而我不會轉發,看待咪蒙的文章我一直是敬而遠之的,她是一個媒體界值得尊敬的工作者,她有深厚的知識儲備以及令人感嘆的文筆,她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了自媒體排行榜的前幾位。
然而文字只能代表她的態度觀點,沒有所謂“真理”。我會有認同也有反對,更多的是懷疑,還有學習。我并未經歷她文中的種種,無法做出客觀的判斷。
任何觀點都會有它的漏洞,它的主人不可兼具多種身份。角色的不同所在的立場就會不同。
比如今天被一篇反駁咪蒙得文章刷屏,雷斯林《錢都給你咪蒙了,公司好不好關她一個實習生什么事》。咪蒙引發了討論、思考,在收獲認同的時候就勢必有反對的聲音。雷斯林選取的角度便是實習生的角度,甚至最后引用“工人運動”的歷史事件來作為論據。不得不說,他的觀點又贏得了一片好評,有多少依賴咪蒙文章的人一下子“覺醒”,本來對咪蒙沒有好感的人更是稱贊雷斯林的發聲。
咪蒙得厲害之處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歡她,你都離開不開她。我們在傳播雷斯林的文章,只不過是換了個人依賴。總是在說我們要換位思考,其實這里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能夠先看清楚自己環境。然而我們更多的人是認同了他們所給的角度。
我們如何能夠不被主流引導?
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腦袋,用知識改變自己。
2.
相信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陳春花和鄭教授也表達了同樣的態度。
上了兩年多的大學,沒有變得豁然開朗,而是越來越困惑和焦慮,有時候會出現如果我沒有來上大學會是怎么樣?
正如我身邊的幾個兄弟嗎?發小是和我成長環境最為相近的,我們有十幾年都在一起學習生活。他們現在的生活是我不上大學情景的最好參考。
一是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里忙著給置辦汽車,樓房。常常說一個男孩一百萬,至少,五十萬是需要的,這還僅僅是一次婚姻,哪個家里都急。
二是過著相對安逸的生活,上著一個月幾千塊錢的班,每天早出晚歸,除了過年基本上天天這樣生活。四年掙得錢比大學的花銷要多一半。
三是已經習慣當前的生活,更是被生活狠狠的虐的遍體鱗傷。我成為了一個徹底的農村人,不會再有人給我叫王先生。我重復著父親的生活,為了下一代地幸福拼了命的工作。
等等……
如果不上大學,真的不敢想象自己的樣子,只知道會向下生長,扎根農村。
那么如果上了大學呢?我又該如何通過大學來改變自己呢。
春花老師眼中的大學如下:
大學核心的意義就在于: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最深長的寓意:成長的可能
大學精神特質:
惟其常新,才有活力。
惟其包容,才有其大。
惟其承擔,才有魂魄。
大學三種元素:知識的存在、力量的來源、內在精神的成長。
我們要收獲哪些能力呢:
a.確信的能力
讓人具有內心的穩定性和內在的定力。
能夠相信自己、相信變化,看到更多的美好,這也是最難培養的。
b.心性
讓人能夠勝任任何職業和學科
專業不決定你未來的路,但能夠決定你在今天是否能接受不同挑戰的嘗試。
最大的挑戰就是所有條件都不符合你的期望。未來的職場生活,盡是挑戰。
所以不要讓自己太固化、功利去獲取知識要嘗試更多的東西,因為大學四年我們沒有績效的捆綁,可以盡情的發揮自己。
c.思辨
發現問題,尋求論證。
很多人僅僅是學會了表達不滿,不是真正的質疑,是憤怒。(這點很有體會,憤青太多,奮青太少,有時候自己也會陷入負能量的泥潭。)
很多人讀完大學之后變得不好看了,我們在本該朝氣蓬勃的年紀一臉苦瓜相,相由心生。
最可怕的是:晚上睡覺做噩夢,白天睡覺做白日夢。
d.想象力
我們最佳的身份就是職業化的學生:認真的想象,好好地學習,獲取知識,尊重老師。
“角色顛倒著做,讀大學的時候在成為一個職業經理人。等真的畢業工作了又來補充大學的知識。”
e.愛
愛能夠讓人包容,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美好。
f.獨處
大家都太忙了。忙到沒有自己的時間。
真正的獨處是在人群中不感到孤獨。孤獨的感覺來源于人群中。
大學訓練獨處,成本最低。
整理到這里,同時反思自己的這三年,真的失去了很多,可是要繼續“苦瓜臉”下去嗎?
做一個溫暖有愛的人吧。
3.
《微能力者》的第三位主人公出現了,布凡。
他的問題是:如何才能獲得存在感?
這是一部新網劇,要是跟著寫每集的觀后感,是不錯的選材。
明天把今天該寫的觀后感寫完。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