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
01
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個物電學院的師兄,我還沒有畢業(yè)的時候他跟兩個朋友合伙在學校旁邊的“墮落街”上開了一家青年空間。大學在一個小城市,雖說以旅游聞名,但設施以及建設皆頗為殘舊,整個城市籠罩著一種退休生活氣息。于是,師兄們的這一家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第一家青年空間。
在他們的朋友圈中,我似乎也見證著這青年空間的誕生,從這棟樓建成,到他們搬來水泥給毛坯房涂抹油漆,再到地板、天花、桌椅的完善,最后是小小的舞臺背景墻用夾板做出一個空白的中國版型,用黑色馬賽筆畫下他們游歷中國的路線。三個師兄肩并肩站在舞臺前合照,意氣風發(fā)。我記得青年空間開張之日是春分之時,萬物復蘇。
因為城市不大,這家頗有特色的青年空間以及他們的老板們被登上了城市的報紙頭版。
小小的城市裝不下渴望自由的腳步。
我畢業(yè)之后,他們轉手了青年空間,在中國的邊境自己搭建了一條南疆的旅游線,自己做領隊帶旅客游這片鮮少被國人熟悉的土地。從喀喇昆侖公路到塔莎,再到杏花谷。緬甸的落日、南疆的清晨……我從他們的朋友圈中,看到不同的四季。他們走過千山萬水,我只是囿于朋友圈。
02
大學同專業(yè)不同班的同學考上了大城市的研究生,是國際教育的專業(yè),現(xiàn)在在泰國實習,她在泰國教當?shù)氐膶W生學習漢語,也就是我們說的對外漢語老師,是一種新鮮的體驗。
大學的時候,學校也曾有韓國的留學生來過,他們說著不怎么流利的漢語,但寫出來的漢字可能比有些同學寫的字還要端正。我們學院的現(xiàn)代語言老師也曾經(jīng)在外當過對外漢語老師,是一個很愛笑的老師,或許當時我的這個同學就已經(jīng)萌生了想要成為對外漢語的心了。
而這樣的她,大學的時候,曾經(jīng)是住在同一層宿舍樓的同學,也是印象中積極學習的隔壁班同學,每次經(jīng)過看到她是何其普通的女生,帶著眼鏡,捧著幾本書。在校道上、在飯?zhí)脙?nèi)、在課室中隨處可見。在每個大四學生迷茫的時候,她在圖書館里面沉浸題海,遠遠看去就是一個嚴肅的學生,與學習無關的,也跟她無關。
畢業(yè)之后,卻突然發(fā)現(xiàn)她的朋友圈開啟了另一種風格,可以看到她穿著泳衣與朋友在沙灘上嬉戲,能夠看到她穿著漢服在交流會上做著志愿工作,看到她給學生上課以及自己去上了泰語的課……是明媚清朗的異國風。
在出發(fā)去泰國之前,她在另一個城市的大學前,與所有出發(fā)的同學合影留念。然后,自己才明白,在相同的時間里,人生又有了不同的際遇。
03
朋友圈中存在著這么一對夫婦。其實在微信普及的很久之前,我就已經(jīng)關注他們了,如果要追溯是在我初中時,混著豆瓣遇見他們的。
當時他們還沒有結婚,是兩個同樣熱愛畫畫以及攝影的兩個人。他們有一群共同的朋友,一起在外面拍攝,展現(xiàn)出來的每一張都是讓我覺得沒得過分的照片。曾經(jīng)有一張近拍妻子的,溫暖橘黃的陽光照耀下,妻子戴著帽子回首一笑,是比陽光還要明媚動人的笑容。看過難以枚舉的小說,這個笑容最符合我心中女主的形象了。曾經(jīng)的他們就已經(jīng)是讓我覺得難以觸及的存在。
當微信人人都在用的現(xiàn)在,我偶然下加了他們,也關注了他們的公眾號。他們結婚已經(jīng)8年了,自己的家藏在老城區(qū)的舊樓中,同時也是他們的工作室以及舉辦活動的場所,帶給關注他們的人美好的花藝、剪紙……一切文藝美好的東西。最近更在城市中比較知名的展覽館中舉辦他們的作品展覽。原來比他們攝影的照片,更讓人著迷的是他們夫妻共同構思、一起圖畫的作品。而讓人更羨慕的也許是他們相同的志趣,在這個出軌、偷情無處不在的時代,能夠歷久彌新的恩愛。妻子的笑容一直明媚如昔。
長大了,這樣的他們?nèi)匀浑y以觸及。
04
看別人的朋友圈,你可以看到別人的生活都充滿成就,以及總能華麗轉身,你只是為他們點贊,或者評論“喔~好棒!好贊!我也要這樣努力!”。
但評論完了就忘記了,或許是害怕繁華背后的心酸?——無限風光在險境,師兄們自己做領隊一路綠燈,也已面有風霜。隔壁班平凡的女生熬過多少壓力痘痘才有今日的異國風情。很恩愛的夫妻如何保持熱情,今天能夠開自己的展覽承受過幾個冷板凳。這些都只是從他們的朋友圈中猜測的一二。我沒有去做。
難,那又如何?似乎總有些人,在你還不知道自己的目標,還不清楚自己要怎么走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走得很遠了。而這些故事,其實跟我沒有關系。我只是一個卑微的旁觀者,在他們努力的時候,我刷著朋友圈。
如果你想要卻沒有邁開步伐,如果你想要卻缺乏沉淀,又怎么可能成為被人羨慕的一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羈絆束縛了你的腳步?還是都是借口?公平的時間,為什么對你這么不公平?
刷著朋友圈,當然不可能。這個朋友的圈,你在圈外,不在圈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