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了解他是否是你結婚對象的正確姿勢
一、戀愛愛情和婚姻的區別:
戀愛 ?通常是兩個人的事情,主要涉及情感,以感性為主,成本相對低
婚姻
1、更多的是幾個家庭之間的事情,涉及經濟學,偏重理性,成本高,甚至性命可
2、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投資,不能跟著感覺走,感覺往往不靠譜,放到投資角度,就要考慮投入和產出,其收益除了金錢外,內心的幸福最大的收益;一定要有風險規避意識,思考為題的解決之道,防患于未然。
愛情,與婚姻,也是大不同的。
愛情可以是感性的、任性的,可以只考慮兩人間的浪漫,但是婚姻是理性的、是現實的,確切地說,是精密的計算。
不要太高估愛情的力量。也不要太奢想婚姻的美滿。
愛可以超越一切的規則和界限,然而,婚姻不能。
走入婚姻-先思考:對你來說,婚姻的內涵是什么
婚姻包含:情感依賴、經濟合作、習慣默契、價值觀趨同;
婚姻三只腳:世俗生活、情愛生活、靈魂生活
二、生活中常見的婚姻類型:
1、不解其內涵,為了事業打拼、完成責任,讓父母安心“家里人天天催,實在沒有辦法,那就結唄”
2、渴望和相愛的人天長地久
3、只想找到一個生活中的陪伴的那個人
4、不想和異性結婚,迫于壓力結婚,以此作為掩飾
5、政治交換式婚姻---婚姻只不過某個通道而已
6、費肥皂劇看多了,沒把婚姻當回事,閃婚閃離
電視劇里一般單身媽媽往往能遇到一個喜歡她的高富帥,從此三人一起幸福地在一起生活;帥氣的單身爸爸,在淘氣兒子的幫助下,可以抱得美人歸,又是一處佳話。
三、在只有一次的生命里,敢于“我不愿意將就”
1、常見的勸人將就的那些人、那些事
四、對你好≠愛情≠應當結婚-------------典型概念混淆
1、常常持有次想法的三類人:
父目:因為照顧孩子,但又不能照顧一一輩子,就找一個幫助自己照顧孩子的;
身邊同齡好友:雖然旁觀者清,但情感卻是最私密的事情,往往不能越俎代庖;
自身:不清楚要什么,有人對自己好,好著好著,就習慣了感動了,就在一起了。
2、如何面對和解決
增強自己的邏輯能力-分辨是非的前提,一是一,各是各,理清概念:
搞明白什么是婚姻,別人說法對不對?有沒有參考價值?為什么有?為什么沒有?
你需要什么?現在需要什么,未來可能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你愿意為了那些需要而妥協?那些事必須堅持的原則。
“黃世仁對喜兒也好,那為什么喜兒就不喜歡他呢”
五、考察對方是否適合結婚的指標:
1、價值觀、愛好、內在外在形象-耐心觀察了解
(1)生活一輩子,總要有點共同的基礎東西吧,同時兩個人保持同頻共振的發展,保持一致的發展
(2)適度遷就和妥協
雙方有結婚計劃,就要重視婚事制度性安排-父母贍養、價差服務
雙反發生沖突,覺醒的一方必須搶先認錯,不管誰對誰錯
(3)雙方的愛好很重要:調節潤滑劑,一起玩,相互教學
(4)再說三觀一致“門當戶對”-非常重要的,《婚前必問的15個問題》:
結婚買房還是租房?買房錢的來源?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如果是男方父母全資,房產證上要寫你名字嗎?房子的主人是他父母還是你和他?父母有鑰匙嗎?可以隨便來嗎?要跟父母住嗎?
婚后多久生孩子?不打算馬上生的話,能不能頂住雙方父母的壓力?有了孩子誰帶,你媽我媽請阿姨?不想生孩子怎么辦?不孕怎么辦?孩子跟誰姓?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什么?
多久去看一次父母?除夕去誰家?
家務誰做?怎么分擔?
異性交往空間?出軌的定義?可以有藍顏紅顏嗎?
工資卡歸誰管?兩人的錢怎么分配,如何理財?我們的賺錢能力及目標是什么?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沖突?
我們有沒有詳盡地交換過雙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我們有沒有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性需求、性偏好及恐懼?
臥室能放電視機嗎?(泛指一切生活習慣)
雙方的飲食習慣和飲食口味是否相似,如果不相似,怎么妥協?男方抽煙喝酒,女方會不會介意?一方睡覺打呼嚕,喜歡養寵物,另一方會不會介意?
我們喜歡并尊重對方的朋友嗎?一周幾次可以跟朋友玩不在家吃飯?
我們能不能尊敬對方的父母?有沒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干涉我們的關系?父母的態度有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會不會給足夠的祝福?如果沒有,我們如何面對?
我的家族最讓你心煩的事情是什么?
能否支持異地?(情感本質上是一種物質關系,一種成長陪伴照顧關系,純精神愛情、柏拉圖式愛情是短暫的)
我們的工作有多忙,對家庭生活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會經常出差加班嗎?如何應對?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自我的東西是什么?
什么樣的兩個人容易三觀一致呢?可不就是家庭出身差不多、學歷差不多、收入差不多、經歷差不多……對金錢的看法差不多,甚至是口味差不多。簡單地說,你能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婚對象?就是一個異性版的你啊!
戀愛的時候可以無視階層,只要有愛就可以了;一旦結婚了你就無處躲藏。超越階級階層的好婚姻,必須兩個人都有大智慧大利益大信仰,或者是大獨裁,一方完全依附另一方,這是普通的男歡女愛不能承受的壓力。
(5)三觀不一致的反例-鳳凰男和城市女的一些矛盾焦點:
男人不愿意跟著女方改變生活習慣,處處較勁論對錯,小到洗澡換襪子這種事。
男人不自量力,無節制地在金錢上接濟家人,而且瞞著老婆。
把自己家變成老家的駐市辦事處,老家來人不跟老婆商量就接來家住宿。求醫上學等等,凡是老家人有求必應,把自己和老婆累死。
把老娘從老家接來帶孩子,造成婆媳矛盾劇烈沖突。丈夫袖手旁觀,或者一味袒護老娘,金句“我媽那套挺好的,不照樣把我養大了。”
有強勢的父母,要把農村那套做法強加給城市兒媳,以為兒子家就是自己的家,到了兒子家愛做主,把媳婦當外人。可怕的是,兒子也是這樣的認知。
一旦父母和妻子有了爭執,男人一味維護父母,要求妻子忍讓,金句“我爸媽不容易”。
一個農村出身落戶在大城市的男人,想跟城市出身的妻子婚姻和諧,必須“重新做人”“六親不認”,必須拋棄父母的價值觀,必須有強烈的界限意識,量力而行,保護好自己的小家不受老家的干涉和拖累。
城市出身的女人,必須明確農村出身意味著什么,對男人特別不要在品味上有什么要求,他愿意你來打扮他就行。跟他回老家看父母,就按照他們家的規矩做幾天,回到你自己的家你做主就行。
2、了解其過去和家人-父母、兄妹(職業、性格習慣、喜好)
你想了解一個人,必須把他放在他的出身,他的父母,他的成長經歷的基礎上
(1)必須了解一個人的過去,特別是軟件部分,除了年齡、工資水平、家庭背景、目前狀況的硬件,比如價值觀、態度、家庭父母的教育背景(男看父、女看母-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只看當下的狀態)、失敗的經歷(失戀、情感糾結),生活習慣點滴,綜合來說,就是人品,
(2)兩人新成立的家庭,會有原來家庭的影子-男方看父親,女方看母親,同事也要看兩遍長輩的期許,在很大程度上,門當戶對也是很有道理的。
(3)經濟問題看法-初雙方父母紅包的多少、所選的菜式、結婚的花費預算
起初如果不能坦誠相對,或許會成為以后婚姻不幸的導火索!
3、了解所交往的朋友圈--生活方式、志趣品味--習慣什么樣子的人,就需要接納什么樣的朋友圈
打牌、K歌、逛街、八卦 ? ? PK ? ? 讀書樂音、戶外運動、旅行
保持獨立性,不要讓你以為小家庭成為一個孤島,特別地方占有欲特別強的對方!
4、了解其所在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社會認可,一種直接的參照,或者公司文化也會影響,比如加班文化
5、查看微博、微信、QQ空間---內容本身+評論
禁區:讓閨蜜加男友的社交媒體挑逗,試探愛情-------很大程度上是悲劇的開始
6、觀察其對陌生人或者客戶的態度和在公共場合的舉止-對待第三方的態度
(1)對酒店、餐館、地鐵等服務人員的態度
(2)在公共場合的行為舉止--公德心(包容心、修養)
7、一起去旅行-最高效的考察方法-行程路線的安排、策劃是否得當、食宿標準預算安排、景點行為舉止、不確定突發事件的處理
從以上的幾個角度,進行分析和觀察,可以馮家理性客觀全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婚姻也是如此。
《了解他是否是你結婚對象的正確姿勢》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