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4話題:說說透窗而來的光線質感,趕快寫,就算現在是晚上,窗簾都拉起來了,還是說你寧可寫北邊的光都無所謂,寫就是了。寫十分鐘、一刻鐘或一個小時。
窗外下雨了,霧蒙蒙一片,都說下雨天適合睡懶覺,但我還是不到6:00準時清醒了。
昨天群里的伙伴分享的寫出我心,觸動很大,因為我最近一直深受寫作的困擾。
高中時語文老師跟我說,你寫的議論文有記敘文的成分,其實我都不大懂。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新媒體套路,我報名了寫作課,照老師教的框架套路,回首自己寫的每一篇都像是模板刻出來的一樣,我也試著去研究一些牛人的文章,分條分點,有理有據,大多是滿滿的干貨文,看完后能量爆滿。
于是,我也嘗試去寫分條分點的干貨議論文,看到聽到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擠不出更好例子來論證,每次寫完總覺得自己找的例子跟論點不貼切。為了拿原創只能硬著頭皮天天去寫,拿到原創后,很長時間我都很抗拒寫作,不是提筆困難,而是我覺得自己寫的每一篇干貨文的背后都透露著自己的心虛。
古典在《超級個體》里說我們極其功利的學習:極其功利的少讀書;極其功利的配置資源;讀書不要從第一頁讀起。
“極其功利”四個字時不時傳來自己的耳邊,當面對質疑時,說“極其功利”的人都是理直氣壯舉出很多牛人的例子,無處辯駁。經常聽到有人說要極其功利的去做某事,有人說要極其功利的去寫作:寫出來的東西要對別人有用;不能自嗨,自嗨文沒有任何意義,不如不寫;起一個好標題勝過你的內容;寫作要有用戶思維,產品思維;要迅速拿下10萬+…
很多寫作群里都是這樣千篇一律的說詞,聽到的越多,自己寫起來越不知所措。
我們一直在寫作,但是我們真的有了解過自己的內心嗎?
我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的雨,六哥早讀會的聲音在分享《幸福課》,六哥用龜兔賽跑來闡述了僵化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又打破了自己的局限。
如果用僵化思維來解釋龜兔賽跑:兔子都那么努力去跑了,作為烏龜的你還有必要去跑嗎?你前進的動力在哪里?
六哥說他看到很多牛人在飯團,小密圈吸粉轉發賺錢,前幾天貓叔的飯團的信息刷屏,據說一天內4萬人購買,昨天Frank飯團又刷屏了,也是9000人直接購買。他看到很多大咖的舉動,他也焦慮了,他是不是也要去趁機撈一筆?
如果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就會發現這一些都沒有意義。六哥分析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目前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他不想去比較別人是否比自己賺得多,關注自己和自己想要的事情,他想專注做好夢想早讀會,于是很快就釋懷了心中的焦慮。
人生不是一場賽跑,不止一條跑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我們不是在爬金字塔,我們是走在這條大道上,生活有無數種可能。
小時候我們總被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現在我們總喜歡拿比自己強的人與自己比較,忘了關注眼前,關注自己和自己的初心。
我們都在追求遠方,我們到底在追求什么,忙碌什么?什么才是你心中更大的世界?
六哥說,更大的世界就在眼前,福流(Flow)是向內求,是你關注于自己的內心,能夠專注當下做的事情,你才能得到福報。
我也關注自己和分析自己,我是個感性的人,我不想再寫作時強行給自己裝上分條分點的理性和功利心。
我也記起當初自己開始寫作的目的:記錄自己生活的喜聞樂見,做一個有故事的人。
從寫出我心開始…每天寫下去,十分鐘,一刻鐘,一小時,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