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提升分享力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交換知識,結識不同領域的人,觸碰更多的可能性;也都可以通過售賣知識,實現經濟獨立,展現個人價值。

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知識買單,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提升自己分享知識的能力,抓住受眾的心。我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上個月,我參加了項蘭雯老師的付費線上課程《分享力---表達自我,成為社交節點》。這套課程對分享力的塑造和提升做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劃。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經歷,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課程的精華部分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四步走,提升分享力”。下面是全部內容的思維導圖,沒有時間看文字的童鞋可以直接收藏這張圖片。

分享力總圖

一、構建分享輪

1.分享內容

首先,我們用【餅狀圖】盤點一下自己可以分享的內容,分享的對象,分享的場合以及自己分享力的拉動點,為今后的輸出做好準備。項老師在課程中采用了8等分的輪子,來記錄自己可以輸出的分享內容,我在此基礎上對自己分享內容進行了權重分配,讓自己更清楚自身優勢及分享意愿。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做選擇。下面是我自己的分享輪。


2.分享對象

對分享對象的盤點讓我們清楚自己的受眾。由于我還在上學,輸出也剛剛起步,所以所能想到的受眾比較少。鼓勵大家盡可能多的寫下自己的可能受眾。


3.分享場合

分享場合的盤點讓我們明確可以在哪里做分享,以便根據不同的場合做不同的準備。


4.分享力拉動點

分享力拉動點的明確對我們分享的效果十分重要,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分別是什么。拉動點共涉及8個方面。我們根據自身情況,分別對這8個方面進行0-10打分。


二、分享力提升的1+1+1公式

明確了我們自己可以分享的內容及各項能力,接著就需要思考怎樣提升各方面能力,做好分享。這也是“四步走”中的核心。


1.一個中心

以受眾為中心來設計分享是一次成功分享的前提條件

分享前我們需要思考:聽眾是誰?他們有什么特點?他們想聽什么?他們為什么要聽我分享?

而了解受眾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問。我們可以采用問卷調查、面對面交流等方式了解受眾的需求。下面給大家提供幾個項老師提到的好問題:

關于...,你最希望聽到那些內容?你最感興趣的是哪方面?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呢?

你想聽這次分享的目的是什么呢?

2.一個基礎

這個基礎就是我們所說的資源,也是我們在“第一步”里盤點過的四個分享輪。

3.一個路徑

這是“第二步”中的核心---以受眾需求為核心的5維分享設計

1)內容

分享前,首先需要寫出關于這次分享主題的各個分支,將關鍵信息視覺化,并對相同類別的信息進行歸納。推薦大家采用思維導圖法或自由書寫法進行。

【思維導圖法】就是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用到的方法,已經呈現給大家了。這個方法可以快速梳理思路,使我們的邏輯非常清晰。

【自由書寫法】是指將我們想到的內容自由地寫在白紙上,再用不同顏色的筆對其進行歸類。此方法用于對結構框架不太清楚,只能想到一些分離點的時候。

2)邏輯

想好分享內容之后,我們需要明確各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

常見的邏輯關系分為以下幾種:時間型、要素型、流程型、why-what-how型和層級型。

時間型的邏輯關系常常出現在講故事,即敘事情景中。

要素型即并列關系,表示各個主題之間無輕重緩急之分,同等重要。比如《6頂思考帽》一書采用的就是這種邏輯關系。

流程型很容易理解,往往用于講解某件事情的操作過程,比如“如何做好雞蛋羹”的分享。

why-what-how型的邏輯關系十分常見。比如在講解如何提升分享力時,可以先說為什么要提升分享力,再說分享力的概念,最后告訴大家怎樣提升分享力。

層級型是指內容之間有從屬關系,在本文的思維導圖中就有很多。

3)時間規劃

在一次分享前,我們需要嚴格把控時間。要設計好每部分內容所需的時間,互動環節的時間以及預留出一部分機動時間以防突發狀況的出現。

通常情況下,友情分享時長小于30min,職場分享時間是15min-1h,專業分享時長30min-3h。大家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4)方法


如圖所示,5種分享方法對受眾的刺激度是遞增的。在一次分享中可以單一使用一種方法,也可以幾種方法結合使用。

講解法:如果采用講解法,一定注意要觀點鮮明,結構清晰,論證充分。由于其對受眾的刺激度較低,我們可以插入一些故事,善用修辭(排比、反問、比喻等),使用好語調和肢體動作,并設計一些提問環節來調動受眾的積極性。

提問討論法:提問討論法可以讓受眾跟著我們的思路,和我們一起思考。在這里推薦項老師的ORID結構化提問法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在分享中很常見,可以讓受眾都參與進來。通常采用如下的流程:

提供案例,設定討論的具體問題---小組討論---小組展示---點評,總結與提煉

游戲互動法:很多人喜歡游戲互動法,因為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需要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設定清晰的游戲規則,包含競爭元素,并和分享內容相關聯。

影音播放:影音播放可以給受眾很好的視覺刺激。在影音播放法的使用中,我們通常采取如下流程:

在這里,特別注意10min原則。這是指如果我們是在分享過程中插入一段影音,這段影音一定不要超過10min;如果整個分享是由影音貫穿下來的,那一定要分段播放,每段不超過10min。

5)分享過程

在整個分享過程中,我們追求身、心、意的統一,以增強分享體驗。

最后,在以上5點都設計完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五線譜】的方法對整場分享進行整合。這樣,我們就能夠較好地掌控整個分享過程了。

三、增強呈現力


除了內容的設計,一場分享的呈現力也同等重要。

呈現力需要與分享情景相匹配,歸納如下:

友情分享力---輕松自然

職場分享力---清晰投入

專業分享力---多樣自信

呈現力的提升包括3個維度:自我呈現,視覺呈現和關鍵環節設計

1.自我呈現

自我呈現是指分享者的聲音語調,外在形象和肢體動作。只有做到“聲情并茂,行動統一”才能算是好的自我呈現。

聲情并茂要做到語音清晰,聲調變化,適當停頓并賦予情感。

行動統一指外在形象和肢體動作的協調統一。要做到這一點,一定要足夠放松,以最自然和享受的狀態站在大家面前。

2.視覺呈現

談及視覺呈現,我們往往會先想到PPT和視頻素材。而項老師著重強調的是分享者的掛圖設計,板書和分享環境的營造。我覺得非常有感觸,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1)掛圖可以是本次分享的內容介紹,也可以是關鍵內容的提取,或者是歡迎介紹。放置在分享場所內,可以供受眾隨時溫習思考。

2)板書常常發揮著補充說明及重點強調的作用。其基礎工具包括白板架、白板筆和白板擦,這樣可以隨時擦除和補充,應用也很廣泛。進階工具包括白板架、白板紙和馬克筆,這些工具的優勢在于可以保存板書,并搭配不同顏色,給受眾更好的視覺感受。我覺得是值得嘗試的。另外板書的書寫要注意字跡清晰、夠大,并且注意多用圖表代替文字,使分享更加直觀。

3)分享環境的營造也是我們需要提前準備的。根據分享主題和受眾,我們要提前預定好所需場地,準備好必備物品,使場地氛圍與分享主題匹配。

3.關鍵環節設計

1)開場

開場通常要進行三個環節:自我介紹、主題導入和暖場活動

a.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要涉及:我是誰?我與分享主題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大家要聽我分享?我能為大家帶來哪些價值?

講清楚這些問題,就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自我介紹啦。

b. 主題導入

主題導入通常有如下6種方式,都很常見,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c. 暖場活動

暖場活動需要控制好時間,一般3h的分享,暖場活動在10min左右,30min的分享,暖場活動就只能安排1-2min了。

項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兩本關于暖場活動的書籍,在此分享給大家---《游戲比你會說話》《贏在培訓-提升培訓活力的150個游戲》

2)結尾

分享會的結尾是很重要的。其中需要包含3個要素:促進行動,串聯內容和慶賀收獲

促進行動:如果一場分享可以使受眾真正行動起來,改變他們的生活,那將是極大的價值。因此,在分享的結尾,可以用“531法則”,即“5個價值點,3個計劃,1個具體行動”來幫助受眾梳理他們的收獲。

串聯內容:在分享結尾,可以用【思維導圖】、【視覺筆記】或【小組發言】的形式幫助受眾整理本次分享,使他們腦中形成清晰的框架。

慶賀收獲:在小范圍分享的情況下,可以讓受眾圍圈而坐,輪流發言,講述他們的收獲和困惑,彼此交流。還可以為受眾準備一些小禮物哦。

為了給結束增色,還可以采用講故事,引用名人名言和播放影音資料的形式,再一次調動大家的興趣。

四、提升掌控力

提升 掌控力,突破心理瓶頸涉及如上4個方面。

在這里重點分析后兩個方面。

1.提問多,遭挑戰

在課程中,項老師指導了我們如何應付難回答的問題:

a. 確定提問的真正目的

b. 值得探討的好問題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我們請大家來一起討論一下,用一句話說說你的看法。”

c. 回答不上的問題

我們可以說:“這個問題我暫時沒有想過,現場的伙伴誰有好的想法呢?”

d. 時間不允許

我們可以說:“今天的時間不允許我們展開討論,我記下來了,稍后我會把我的微信號留下來,歡迎大家在分享結束后和我保持溝通。”

2.分享準備6級跳

環境:參與者需要怎樣的分享環境?他們需要哪些資料/物品?

行為:分享前的設計

能力:做好本次分享,我需要哪些能力?如何提升?如何揚長避短?參與者想通過本次分享提升什么能力?

價值:這次分享對我的價值是什么?對參與者的價值是什么?怎么更好地創造價值?

身份:此次分享中我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這次分享能給參與者的生活角色帶來什么改變?

愿景:如果分享很成功,我會是什么感受?參與者會是什么狀態?以此促進自己為分享做更充分的準備。


以上就是分享力提升的全部內容啦~祝愿大家都成為分享的能手,不斷實現自我提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