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有一條廣為流傳的公式: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智商代表智力水平的高低,情商代表情緒的控制能力。
人際交往中,判斷一個人的情商有多高,就看他遇事怎樣處理。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做到這四點。
別人的短不揭
很多人以“無所畏懼,敢想敢說”為標榜,將自己的口無遮攔視作一種個性。
殊不知這種標榜和個性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時候是一種揭短的行為,并沒有突出自己的“機靈”,反而給人種下了低情商的印象。
霍金去世時,脫口秀演員池子更新微博:不想爬長城而全家非得爬長城的我,并配了一張霍金坐輪椅的照片。
而池子曬這張照片,本意是說他現在的狀態就像坐輪椅的霍金一樣。
但霍金從21歲就換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輪椅上度過。
不管是無意的玩笑,還是有意的嘲諷,揭人短處只能被人罵情商低。
揭短不僅對別人造成了傷害,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岳云鵬曾在節目中說出名后不愿意回老家,因為村里的人經常對他閑言碎語,總會笑話他之前當服務員、保安的經歷。
甚至有人說:岳云鵬是我們村的,我根本不愛理他,那孫子也就現在紅了,以前叫岳龍剛的時候連個屁都不如。
這些人在岳云鵬困難的時候不曾施以援手,現在又刻意揭短,讓人氣憤。
當年因為交不起68元的學費就輟學的岳云鵬,從河南農村來到北京打工,做過很多工作,也遭受過很多責難。
在飯店當服務員的時候,岳云鵬因為寫錯了包間號碼,給客人多上了2瓶啤酒,就被客人罵了3個小時。
岳云鵬道歉,給客人打折,直到最后給客人掏了352元錢。
如果不是遇到郭德綱,他的苦日子不知道到哪是個頭。
進入德云社,他的境遇才有所改變。通過自己的暗自努力,岳云鵬終于成為德云社的臺柱子。
但通過努力得來的成功,沒有得到尊重,卻換來別人的四處揭短。
這是一種典型的“捅刀式問候”。
他們問隱私、揭短處,刀刀見血,字字封喉。
即使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成長經歷、人生機遇都不同,那些人卻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有時候他們為了踩別人一腳,會表現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從不去考慮后果,隨便就將惡言惡語說出口。
揭別人短處,將一己之私展現的淋漓盡致,到頭來只會斷了自己的后路。
揭短就像挖坑,久而久之坑越挖越深,你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少,直到最后你深陷其中,卻已經沒有人來搭救了。
《增廣賢文》里說: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p>
高情商的人從來不揭別人的短,因為他們知道這個“短處” 是別人寧愿塵封,也不愿意被提及的傷。
要記得:做人須留三分面,日后才能好相見。
別人的秘密不傳
《北京女子圖鑒》中,戚薇飾演的陳可無意間在商場撞見閨蜜李曉云的丈夫田子和別的女人摟在一起。
于是陳可拍了照片,打算告訴閨蜜。
但此時閨蜜正懷著孕,在電話中陳可最終忍住沒說,只是側面提醒了閨蜜,然后將照片刪掉了。
然而閨蜜早已知道丈夫出軌,在孩子出生那一天,擊退了假裝探望的小三。
即使閨蜜選擇與丈夫分開,或者選擇原諒,也都是閨蜜自己的選擇。
我們不能隨意去評判別人的生活,也無法左右別人的人生。
不自作聰明地將秘密和盤托出,既能保全別人的自尊,還有別人對我們的信任。
有一個小男孩家里很窮,買不起作業本,但又怕同學笑話,于是求助老師。
他悄悄地遞給老師一支鉛筆,說:
“老師,我想讓您以后用鉛筆給我判作業。作業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樣了?!?/p>
接下來的幾個月,老師與男孩共同保守著秘密。
直到男孩生日那天,老師買了整整100本作業本送給他。
老師說,這是對他作業一直優秀的獎勵。
孩子告訴我們秘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禮物。而我們保守秘密,對孩子而言是比禮物還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信任。
這100本作業本,不僅維護了孩子的自尊,還是對孩子努力的肯定,更讓孩子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多了一份自信和樂觀。
德國哲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曾說過:
“教育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成為科學獲知過程的一部分?!?/p>
孩子精神上的富足,比學習書本知識更重要。
替孩子保守秘密,是大人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在孩子心里卻是莫大的鼓勵和保護。
關于保守秘密的好處,知乎上有一個答案:
道德上:別人信任你,告訴了你秘密,你守住了它,沒有辜負別人對你的信任,沒有對別人造成傷害。
利益上:若你守住了秘密,朋友會更加信任,你們的關系可能會更好,且你還會有守住秘密的成就感。
就像《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
“守口如瓶,防意如誠,寧可負我,切莫負人。”
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嘴巴,像瓶子一樣嚴密,不要多言。
守口即守信,也是守心。
勞倫·奧利弗在《忽然七日》中說:“好朋友為你保守秘密,而最好的朋友幫助你保守你的秘密。”
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對方,為對方保守秘密,這樣的感情才能走得更長遠。
別人的挑撥不聽
陳寅恪年少時天資聰穎,又博覽群書,被人稱為“神童”。
長大后,他在國外陸續留學二十多年后,帶著一身的知識回國。
但那時候他并未考取文憑,成為沒有學位、沒有著作、沒有名望的“三無人員”。
梁啟超很欣賞陳寅恪的學識,于是極力向清華大學校長曹云祥舉薦。
最終,清華大學破格聘用這個“高中生”為大學教授。
梁啟超與陳演恪亦師亦友,工作中常有不同見解,生活中又是摯友。
有一次陳寅恪在報紙上就陶淵明的“名節”問題,反駁了梁啟超的言論。
陳寅恪語言犀利直指梁啟超,梁啟超的同事趁機說陳寅恪這么囂張,應該寫篇文章教訓一下他。
梁啟超說:
“你滾!陳寅恪的為人我是知道的。
請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懷!”
那個挑撥是非的同事一聽梁啟超的話,灰溜溜離開了。
還有人嘲笑梁啟超引狼入室,梁啟超也只是回了一句:無論是批評陳寅恪還是譏諷我的人,都把我們看得太小了。
后來陳寅恪得知此事后,對梁啟超更加敬重了。
友情如飲水,冷暖自知。
古人常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愛說別人是非的人,就是搬弄和制造是非的人。
總有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無原則無底線,不分時間和場合地議論別人、搬弄是非。
高情商的人,不會聽別人的挑撥,而是遠離搬弄是非的“小人”。
高情商的人,懂得守護朋友的名聲,維護朋友的尊嚴,因而獲得了朋友的尊重。
別人的優秀不妒
朱棣還在當“燕王”時,與劉伯溫之子劉顥下棋,眼看要輸,想讓劉顥讓他幾步棋。
劉顥不肯,于是朱棣輸了。
朱棣登位后,劉顥站在明惠帝一邊。
朱棣召見劉顥,盡管劉顥稱病,仍然被捕入京。
見到朱棣后劉顥說:“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個篡字?!?/p>
朱棣一氣之下將劉顥關進監牢,但劉顥沒有屈服,自殺身亡。
正因為氣量小,不肯接受和欣賞別人的優秀,朱棣才失去了一位摯友和優秀的輔佐者。
生活中輸了棋局,就嫉妒贏的人。政治上贏了政權,就容不下優秀的人。
欣賞別人的優秀是一種智慧,因為他們就像一面鏡子,鞭策和督促自己上進。
欣賞別人的優秀是一種胸懷,尊敬對方,包容對方,能避免沖突,實現共贏。
正如老子《道德經》所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高情商的人常常能放低自己的姿態,把自己永遠放在別人后面, 去欣賞別人的優秀。
心理學上有個“冰山效應”,又稱為冰山理論,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
他認為,人的人格就像漂浮在海面的冰山一樣,顯露在海平面外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真正決定一個人發展和行為的,恰恰是沒有露出海平面的八分之七。
一個人的高情商,也隱藏在這看不見的地方。
高情商的人不顯山不露水,卻能給你如沐春風的感覺。
高情商的人,擁有智慧和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他們懂得不揭別人短,給別人留面子,為自己贏得后路。
不傳別人的秘密,給別人留自尊,為自己贏得信任。
不聽別人的挑撥,給別人留余地,為自己贏得尊重。
不嫉妒別人的優秀,給別人以欣賞,雙方都是贏家。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p>
人生是一個斷舍離和不斷成長的過程,無論什么時候高情商的人都為人著想,其實也是給自己的未來鋪路。
高智商能讓你走得快,高情商才能讓你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