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新婚掌家后,到莊子上視察,一是讓莊子上的人認認主人,二是看看有沒有人欺上瞞下,料理一番,三是宣示所有權。
視察到古巖莊時,還真是出了幺蛾子,莊子上的管家吳光是個黑心爛肺的,不僅欺負主子,還苛待佃戶。一上來就告訴明蘭,佃農們拖欠租子兩萬兩,借錢一萬三千五百兩,這讓明蘭惱怒之極,卻又不敢由著性子發作。
恨的咬牙切齒的明蘭只能與顧廷燁商量,怎么料理古巖莊這一堆爛賬,怎么處理這些黑心爛肺的。讓人意料不到的是,顧廷燁居然一把火,把所有欠條借據全燒了。
現在算一筆賬,原著小說中說,古巖莊也就十一二年,每年出息三五千兩銀子。所有事情一開始都是很好的,按這個邏輯算,這個莊子前一兩年佃戶們肯定不會出現欠債欠租子的,那么假設從第三年開始算起。
十年間,這個莊子一共最多出息五萬兩銀子,結果欠租和借出去的就有三萬三千五百兩,竟然占了67%,哪家地莊這么不會算賬呀,顯然有貓膩。
再算一筆賬,佃戶們十年借款三萬三千五百兩,按著宋朝一兩銀子相當于現在1000~1800元,假設按最低1000元算起,60戶人家,一戶人家每年竟然要借款55833元,十年下來,一戶人家欠款五十多萬,簡直是巨款呀。
這是佃戶嗎?這是爺呀,可是這些爺們每年借這么多錢,還窮的吃了上頓沒下頓活活餓死,冬天沒柴火燒被凍死,生病沒錢治病而死,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任何人隨便算一筆賬,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可是顧廷燁他不知道嗎?他既然知道被騙了,為什么不追究這些管事的責任,還要當冤大頭,一把火燒了所有借據,自己頂下這筆債,他傻嗎?
他不傻,他精著呢,他之所以燒了這些欠條借據,有4個原因的。
01 不給自己制造隱患
一個皇莊的管家,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明晃晃的做出這種令人發指的事情,敢苛扣這么多銀子。
那么他的背后,定然有人,并且背后的人還不至一個。
既然是皇莊,那么敢朝這里伸手撈錢的人,要么是貴人,要么是宮中的人,要么是權貴。
就像明蘭說的那樣,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這次一古惱把事掀出來,能不能懲治了那些人還很難說,肯定會把人得罪了,那些太妃和公公們,未必沒有自己的勢力。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
現在得罪了那些人,誰知道哪天逮著機會,在后面使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既使這樣,還不如吃個虧,賠點錢,把這個事糊過去了事。
02 趕快換掉莊頭
吳光就是一個無賴,仗著宮里有個說上話的人,就為所欲為,欺壓佃戶,為非作歹。
以前古巖莊是個皇莊,有皇家罩著,就算有些人命案子,大家也就睜只眼閉只眼過去了。
現在顧廷燁接手了莊子,多少人盯著他呢,時刻準備找他麻煩,如果為著幾萬兩銀子,繼續讓吳光在這里管著,不知道他還會造什么孽。
他造的孽,讓人逮著把柄,最后連累的還是顧廷燁,到時真是羊肉沒吃著,弄了一身騷。
還不如趕快處理了這一堆爛賬,換掉吳光。
以后換成自己的人管理莊子,干干凈凈,妥妥當當,放心,更安心。
03 水太深
皇家可不至古巖莊這一個皇莊,小說中賜給顧廷燁的就兩個皇莊,皇家的皇莊可多了去了。
現在顧廷燁接手兩個,就有一個出現這樣的被人使勁撈黑錢的情況,天下烏鴉一般黑,其他的皇莊能好到哪里去?
如果真把這事暴露出來,上報皇上,皇上徹查,得有多少貴人、宮里的被牽連出來。
那些被牽出來的人,能心里痛快,能不記恨你。
你這樣一搞,可是得罪一大片人,并且全是貴人,哪天咋死都不知道。
話又說回來,皇上剛登基沒多久,屁股還沒有坐穩呢,你就讓他懲治那些貴人,他是懲治,還是不懲治呢?
本來是幾萬兩銀子的事,你把一個難題丟給皇上,凈給皇上找事,你這是什么臣子,以后還敢用你?
皇上不敢用你了,那顧廷燁的仕途也就到頭了,這筆買賣不劃算,還是燒了的好。
04 無聲的討人情
還記得顧廷燁燒那一箱子一箱子的借條時,都請了誰嗎?
請順天府的呂通判派了兩個縣丞和書吏,請了宮里的兩位公公,還讓州巡檢司也派了人。
看清楚都請的人了吧,當著這些人的面,一把火燒了借據欠條。
一是,顧廷燁知道這莊子有貓膩的事情,讓該知道人的都知道了,這事算是傳出去了。
二是,這事我雖然知道,但是不打算追究,此事我顧廷燁賠錢了事,這樣多少個吳光們背后的人,都不得罪了,并且那些人還要承顧廷燁一個暗人情。
第三條是最重要,也是最讓顧廷燁得利的,那就是顧廷燁把這事,局部的宣傳出去,皇上知道了這里面的黑道道,為了自己的私庫,以后可以換成自己的人。而那些背后撈黑錢的人,也不敢再糊弄皇上,皇上想換成自己的人,也會容易很多。
顧廷燁算是為皇上開了道,替皇上趟了水,試了深淺,并且一舉震懾了一撥人,給皇上解決了不少難題,這才是最最重要的。
作為臣子,你給皇上解決了難題,皇上還會虧待你嗎?
沒兩天,皇上又隨便找了個理由,暗暗的賞了顧廷燁五萬兩銀子,這真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所以,顧廷燁這一把火燒的非常好,非常棒,這才是聰明人干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