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走過的日子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日子

——盤點和靜旅行的地方

風鈴/文

和靜約了幾次,都是我的時間不湊巧而錯過,今天終于如約見面,好事多磨。

靜是我在西南醫院上班時,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她在整形科上班,我在宣傳科當記者。經常去整形科采訪,一樓裝修得富麗堂皇的美容診室,我總愛多看上幾眼,直到鼓起勇氣,進去咨詢我嘴角的痣和臉上的痘痘,接待我的是靜。中等的個子,皮膚白凈,甜甜的微笑,一張精致的臉是一面春風吹蕩過來,留下干凈的素描。

因我的皮膚頑固,痣也頑固,靜努力了兩次,我的痣還是沒有完全消除,父母給我的生命印記依然在嘴角蕩漾,油性皮膚的我,青春期的痘痘還是風華正茂地成長。但是,我和靜的友情卻在一來二往對我的護理和治療中,漸漸升溫。

在西南醫院上班6年,沒留下多少回憶,搬了5次宿舍和與靜的相識,成了比工作更難忘的回憶。因家屬區食堂旁宿舍的改造,我搬到了感染科旁邊的護士樓一樓住了短暫的時光。記不得靜是如何和我住在一個房間,或許是我的邀約,或許是緣分的安排。只記得每天下班后,和她在高灘巖的火鍋店,吃著串串數著臉上的痘痘,然后對彼此臉上又冒出的新痘痘相互取笑,或者去郵局旁邊的歌廳,唱一塊錢的歌鬧到半夜。

青春是用來揮霍的,我和靜的青春,在火鍋和歌聲中度過。

后來我離開了一院,奔波在貴陽,和朋友疏于聯系,直到我2009年3月到新橋醫院體檢中心,靜知道后,打電話到前臺要了我的手機號碼。接到靜的電話,我一整天都處于興奮狀態。朋友間中斷聯系多年,再次聯系不會因為多年的疏遠而陌生,反而有一種溫潤,感動彌漫心間。就像大漠倒下的胡楊,沒有廢墟上的殘缺,只有太陽抵達周圍映照滄桑的輪廓,呈現一種生命的張力與經緯。

今天中午,我們在東原D7咖啡館,除了聊論文,更多的是回憶從前。她翻開一張張照片,這些照片是裝幀在彼此心中的美景,串聯起我和她一起走過的地方,見證我們漸漸消逝的青春。

第一次和靜旅行是在2012年冬,一個中午,靜打來電話說心情不好。我說,不如出去走走。給家人請假后,我和她開車到了鳳凰。鳳凰我去過7、8次,高速通了之后,開車還是第一次去。第一天我們就開到了秀山,聯系上了煙草的“吳耍?!保ìF在已是副總了),帶我們去了洪安邊城,坐了拉拉渡,徜徉在“三不管”地盤,在渝、黔、湘的山水逗留,心中的煩惱和憂愁,不過是自己給自己加的塞。第二天中午,我們前往鳳凰。我對鳳凰比較熟悉,一路上我當導游,在旅行的初級階段,我談不上對人文的了解和喜愛,只愛東逛逛,西拍拍。今天中午靜發給我和她旅行鳳凰的照片,我驚訝她的細心,更感動那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帶來的暖陽和光景。心放開了,情更濃了。

2013年2月,我們自駕了撫仙湖和羅平。記憶深刻的是撫仙湖的銅鍋魚以公斤計算,羅平的油菜花有用不完的能量開在螺絲田之間,雙乳峰高傲地挺起胸脯,讓萬物拼命吮吸甘甜的乳汁。

第二次瘋狂的旅行是在2013年,我們分別在3、4月份花周末的時間去了麗江,我帶她去江山的酒館去尋找我曾經留下的筆記,和她去江湖聽小松唱歌,在四方街的咖啡館打望南來北往的帥哥,然后陪我去郵局寄一張明信片回家。連續兩個月去麗江,沒有艷遇帥哥,卻艷遇了玉龍雪山的一米陽光,束河垂柳裊出的溫柔,三角梅灑落的腮紅,玉蘭吐納的芬芳和石板街上高跟鞋吱吱呀呀的聲音。

2013年7月,我、靜、老虎,三人自駕了青海湖。走過寬窄巷子、317國道,到了我散文詩中經常提到的紅原大草原和黃河第一灣,在甘南的郎木寺咖啡館一邊喝飲料一邊在明信片上留言(感動的是2015年7月我再次去郎木寺居然找到了當年留言的明信片)。在白龍江畔,我們看四川和甘肅兩個郎木寺在父親的懷里撒嬌,四川的炊煙在甘肅的藍天作畫,甘肅的格?;ū伙L吹到若爾蓋的草原。第二天趕到青海境內,因找不到加油站再加上路走錯,三人在漆黑的山路上心驚膽戰,萬一有猛獸或是土匪出沒怎么辦?越想越緊張,越想我們就相互鼓勵,直到遠處一輛貨車的近光燈潑墨過來,我們看到希望,并在師傅的引導下把車加了油,繼續前行去青海。

到了青海一個小縣城,已是凌晨三點,卻不覺得辛苦,在一起的溫度能把寒冰化解。

到了塔爾寺,又去青海湖,恰逢青海湖下雨,我們就去互助看了花生,花生是我和老虎在敦煌旅行認識的朋友。

7天的青海自駕,回來后我寫了旅行經歷,至今躺在我的QQ空間成為美好的回憶。

2014年,也是我和靜瘋狂自駕旅行的一年。大年初二開始,我們去了瀘沽湖。一路上,主要是靜開車,我邊拍照邊看路線。行到鹽源到瀘沽湖的路上,換成我開。沒開幾公里,我為了避讓前方的石頭,我在彎道占了左邊的車道,前方不遠處正好有來車,虛驚一場后,靜不允許我再次開車,作為老駕駛員,她技術的嫻熟和一路上的勞累,換來了此行的平安。

不提前預定房間,隨心所欲的行走,是我2014年保持的旅行常態。我們在瀘沽湖呆了三天,從女神灣到落水村,再去寧蒗、草海,最后去趙家灣摘松果吃魚,只要是好的風景,好玩的地方,好吃的蘋果干,我們都一一走過,嘗過,愛過。

今天中午看照片的時候,最令我們感懷的是2014年三個人的年寶玉則,那年端午三天時間,我們從沙坪壩出發,又經過317國道,紅原,阿壩縣,到了青海的年寶玉則,這是我第三次到年寶玉則。當然,還有一個小仙女一起,小仙女是一院的護士,有她在,一路上有更多的歡聲笑語。沒有高反,沒有喊累,我們在仙女湖畔奔跑、跳躍,恨不得把青春統統留給年寶玉則,留給那里的花海、藍天,還有碧藍的湖水。

我們走過的地方還有沙溪、大理,還有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

照片是很好的載體,能提示我們回憶過去。沒有照片的時候,就如現在,我們通過微信的方式,只要輸入關鍵字,就會想到一起經歷的點滴,蘋果干、銅鍋飯、螺絲田、小松——成為一路走一路吟誦的歌謠,抑或黑暗中閃過的星辰,走進彼此的記憶,變成婉約的小令。

這幾年,我們走得少了,見面少了,友誼的溫度如昆明的季節,不高不低,在彼此牽掛的時候,輕輕走進心里,成為恰好到處的風景,又如今夜的雨滴,潤物細物,從頭到腳掃描在草木身上,沐浴一池碧水的澄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