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午,一個文友和我八卦另一個文友,說她高調,愛出風頭,人緣差,很多人都不喜歡她。我很好奇,因為在我看來,平時她倆關系很好啊。
我問她,你如何得知別人不喜歡她。她說,很多人和我吐槽過她。我又問,那你聽過她吐槽別人嗎?她半天沒回話。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如果你沒瞎,就別從別人口中認識我。
很慚愧,以前的我也曾瞎過一段時間。
2.
上大學時,和兩個女孩相交甚好。一個叫蕊蕊,一個叫娜娜。那時,我們三個經常一起吃飯,一起跑步,一起去圖書館,可以說是整天形影不離。
我們第一次產生分歧,是一次獎學金的評定。當時我們約好,都互相給對方投票。最后,一票之差蕊蕊拿到了獎學金。說實話,我還是挺替她高興的,因為在我心中,蕊蕊十項全能。可娜娜不那么認為,她非說蕊蕊有心機。蕊蕊還請我們吃了飯,面對娜娜滿臉的情緒和滿口挖苦的話,她卻只是笑笑,不爭不辯。
我一直勸娜娜,也許她誤會蕊蕊了。可她滿臉不服氣:如果誤會她,她為什么不爭辯也不解釋,明顯心虛嘛。
后來,我每次再叫蕊蕊一起去圖書館時,娜娜都會冷嘲熱諷,人家和我們不是一路人。然后蕊蕊還是笑笑,“你們先去吧,我等會再去。”很多時候我對娜娜是有點不滿意的,覺得她太小心眼了。
再后來,她倆都有了男朋友,自然而然在一起的機會就少了。偶爾在一起時,娜娜還會經常和我吐槽蕊蕊,我當時還奇怪,她是從哪知道那么多蕊蕊的隱私的。也許是被娜娜念叨多了,我內心不自覺也對蕊蕊開始了排斥。我安慰自己,也許真是人心隔肚皮吧。
大學的后半場,我和蕊蕊不自覺的疏遠了。直至畢業時的聚餐,我才知道了原來我一直很瞎。在洗手間我親耳聽見一段對我的議論,聲音再熟悉不過。蕊蕊拉走了怔在一旁的我。她安慰我,嘴長在別人身上,隨她說去吧。
仿佛一瞬間,以前的種種全部清晰起來。那個始作俑者并非蕊蕊,那個值得交往的人才是蕊蕊啊。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看她在人前如何,還要看她在人后如何,更要看她在面對詆毀時的模樣如何。
如果一個人在面對別人詆毀時能做到:不怒,不怨,不辯,不嗔。
這個人的確是個有著良好修養的人,也是值得一輩子去交心的人。
3.
狄仁杰為官正直,不畏權貴,因此得罪不少人。被貶官是常有的事情。而他心胸坦蕩,不怒不怨。
一次武則天和狄仁杰談話:“你出任豫州刺史時,你做過很多利國利民之事,可有人卻說你壞話,因而遭到貶職,你想不想知道,是誰說你壞話?”狄仁杰向武則天拜了一拜說,懇切地說:“臣萬分感謝陛下的信任,至于有人說臣不是,如果陛下認為屬實,請允許臣改過;如果陛下知道臣無過失,則是臣的榮幸。臣實不愿知道說臣不是之人,這樣相處更為妥當。”武則天不由連聲稱贊說:“真宰相也!”
因小人之言,自己一再貶官,換做別人,當然要知道小人是誰,好為自己報仇雪恨。狄仁杰不然,他選擇不與過去為敵,不與小人為敵,也不與自己為敵。同朝為官,和氣為先,如果知道誰在暗中給自己使絆,天天要見一張惡心的臉,自己的心境也會骯臟起來。
難得糊涂,不去計較,這種為人處世的智慧值得效仿。
無獨有偶,自古以來,就不乏如此智慧大氣之人。
我不是個追星的人,但對星爺的愛一如既往。不可否認,他在喜劇上極具天賦,但我更愛他做人真實的坦蕩蕩。
周星馳是個天才,似乎天才注定沒有精力去處理人際關系。與他一起成長起來的合作伙伴,李修賢、吳孟達,洪金寶,王晶等人,都曾跳出來罵他!倒是黃秋生對他的評價頗為中肯:你只見到這么多人說他不好時,卻看到他有出來說別人一句嗎?
如此的星爺,縱使他有千般萬般的缺點,就他面對詆毀時的云淡風輕,就值得我們尊重。
4.
人生在世,誰人不曾被詆毀過。別人我們無法干涉,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可以強大自己。當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當自己比任何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價值的時候,便沒有人可以中傷自己,可以影響自己。
這一點上,不得不提王菲。盡管大家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面對那么多不堪的留言和詆毀,她的氣場,她的態度,她的無所謂,的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沒錯,詆毀她的人很多,可你何曾聽說過她背后說人?她前任很多,可她又何曾吐槽撕逼過哪一任?
就在這一點,說她是天后,她擔得起。
曾經有個讀者后臺留言:老師,我和你一樣喜歡寫文,也偶有文章發表。但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大家都比較安逸,稍微勤奮點,有點成就就會被人說三道四。我們單位很多人背后對我議論紛紛,我很困擾。
我回她:親愛的,你盡管往前走,不用理會別人。等哪天你走的很遠很遠的時候,你再回頭,已經看不見她們的嘴臉,也聽不到她們的聲音了。因為,你已經把她們甩的很遠很遠了。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愿我們都不在背后詆毀人,也不懼怕別人的詆毀。
恐懼源于無知,思想能驅散恐慌。
如果我們面對詆毀時,心有戚戚然,不妨靜下心來去學習,去用知識填充自己的思想,如此,我們便擁有了力量;如此,我們便能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如此,我們便成為了一個值得交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