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鄭州一老人帶著8歲的孫女,猛拍97路公交車門,要求在路口上車。上車后,爺爺對司機大罵,孫女挺身而出:“是爺爺你不對,再這樣別來接我!阿姨,對不起,是我爺爺不對。”司機聽后感動落淚。這則消息經媒體曝光后,不少網友紛紛為這個明理懂事的小女孩點贊。
雖然在眾目睽睽之下,我覺得小女孩也許可以換個委婉一點的方式和爺爺溝通,但她的行為依然值得我尊重。
網友zgc193就此事在微博上評論:“老人應該尊重,但老不要臉的人多的是。”
對前半句,我表示贊同;對后半句,我保留意見。看了很多網友對此事的評價,大都是為小女孩豎起了大拇指,而對年老的爺爺則是批評者居多。為什么?
原因是,當我們選擇尊重一個人的時候,往往看重的是對方的品格和能力,而不是年齡。老人確實應該得到尊重,但是年老永遠不是受人尊重的理由。試想,在監獄里關押著那么多年老的罪犯,有誰恭恭敬敬地稱他們一聲“老先生”嗎?
我尊重你,是因為你品德高尚、能力突出,讓我敬仰,而絕非你較我年長。
我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倚老賣老、特別不讓人待見、壓根找不到一個理由想要去尊重他的人。反正我身邊就有這么一個奇葩,每一次見到他都巴不得自己是個瞎子,眼不見為凈。當然,說不上恨,只是討厭,我不愿意拿“恨”這么深刻的情感浪費在他身上。
這個男人四十多歲,每一次來我家他身邊總帶著一個女人,大概從五品的角兒。剛開始,他以我爸同事的身份來我家吃飯,當是朋友之間熟絡熟絡。我不在意,來就來吧,就算朋友多多交流。我爸好客,家里來客人總是熱情招待,我也會泡個茶、招呼一下。但是后來,我發現并不僅僅是“朋友之間聯絡”這么簡單的事兒。這是一個怎樣奇葩的人呢?他往往會挑剛好吃午飯的時候來你家,就算是哪天不小心上午九點來了,他不用你招呼,自己去廚房煮飯,去冰箱拿菜,就好像你是客人,他才是這個家的主人。更可笑的是,我爸不在家的時候,他會去離我家最近的商店,買最好的煙和酒,塞進自己口袋,然后記賬,當然,他寫的是我爸的名字。我就納悶了,啥時候他有那么大的能力掌握了我爸的經濟大權?沒辦法,肥頭大耳,面子大。
真正讓我不待見他的是這么一件事:我爸要完成一個項目,邀請他一起做。但是項目完成之后投資方還剩下一筆錢款要延遲一周發放。才過去兩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給我爸發短信,意思是“你要再不給我錢,就別怪我不擇手段。”錢款的事情是做這個項目之初就談好的,由投資方直接發放。兩天而已,他就耐不住性子急著跳墻了。這種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心里沒有朋友的概念,只有錢。他和別人的關系只是建立在錢的基礎上,除了錢,除了你能給我好處,否則我們之間不需要再談其他。也行,這件事算是認清了他的為人。反正,你弱你有理。
此后他再來我家,我爸還是拉不下面子,好歹朋友一場。但我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了,我不需要自己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我爸更是不需要這樣的狗肉之交。因此,我不會再表現出自己的熱情,甚至不愿意多說一句話,不愿意看他一眼。
他終于忍不住了,問我:“你為什么不尊重我?”
我說:“請問我應該尊重你什么?”
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你憑什么不尊重我?”
我毫不示弱地說:“笑話,我尊重你倚老賣老,尊重你狂妄自大、尊重你咄咄逼人,尊重你唯利是圖,尊重你吃了這么多年鹽還不懂為人之道!”
他氣得青筋暴起,大聲叱罵:“你讀了那么多年的書,知識都到哪里去了?”
我一字一句回應:“不好意思,我們老師沒你們老師教得好,我們老師從來不教我去商店買東西可以記別人的帳。這一點恐怕還要向你請教。”
看到如此充滿火藥味兒的對話,身邊的人一個勁的勸架。
勸什么勸,對付這種人真是不撕不痛快,撕撕更健康!
我不是不懂得尊敬長輩,也不是非要和人吵一架才心里舒服,讓我尊重可以,但你至少也要有一條讓我尊重的理由吧!不需要你舍己為人、克己奉公,怎么著也得知道什么是“道義”。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你就該尊重我”,我只能默默的把它當作本年度最無厘頭的笑話。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這個社會開始不斷有人把自己的年齡當作人前炫耀的資本,倚老賣老,干著為老不尊的事情。“公交車上不讓座遭老人狂扇耳光”、“馬路上扶起老人反被訛詐”,雖然這只是個例,大部分人還是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但這一系列事情總免不了給向善之心添上一絲絲涼意。
我可以尊重你,但請你記著:我之所以尊重你,并不是因為你年齡比我大,而是源于你的人格和能力。
? ? ? ? ? ? 文章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