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上的那句話:原來我們都一樣,只會變老,不曾長大。很像初中高中時自己經常會寫會說的一句話:年幼無知,年少輕狂。如果是那時候的自己或許會很矯情地抄下這句話,現在大學畢業一年了,漸漸明白,我們一直在長大,但是,或許我們不會變老。
這是青山七惠的一篇短篇小說,也譯作《紫羅蘭》,書中用細膩而不冗余的言語,講述了“我”(藍子)與雷米(紫羅蘭)間的日常生活。全篇讀下來,會有種波瀾不驚的感覺,但是自己已在成長的海洋里航行了很遠很遠。沒有激烈的矛盾,沒有燒腦的懸疑,這本書寫的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嘈雜的地鐵公交上看完,心里也是平靜的,這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
“我”(藍子)是一名15歲學生,原本以為自己的志愿是:當一名社會福利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好好學習,考上最好的高中,然后考上理想的大學,接著開始思考未來的工作。
雷米是藍子父母的大學同學,因為各種特殊情況,在藍子家里常住了下來。一開始,雷米在家里完全像是個陌生人,在四個人的家里,孤獨一人地活著。直到有一天,藍子跟她說了自己的愿望是:寫小說。
從那之后,雷米和藍子似乎無話不談,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并且非常快樂。雷米像一個姐姐一樣,帶藍子讀書;引導藍子寫作;告訴藍子要保護好自己的天賦,那身上泠泠作響的東西,不要被無聊的事情糟蹋;教藍子寫作乃至人生的哲理:最簡單的就是最美的。
“寫小說”這三個字或許打開了雷米的封印,那個“雙眼炯炯有神”、“很有才華”、“為??瘜戇^很多文章”的雷米似乎又能重新降臨;現實中這個瘦小,整日抽煙,不見天日,任性,孤僻、不合群的雷米差點即將死去。
現實還是現實,生活還在繼續,藍子有中考的任務和目標,父母有為孩子著想的心理,雷米似乎認識到自己也應該重新好好生活,重新去工作,早出晚歸,認識了新的男朋友,一切都按著生活的節奏進行著,不急不慢,平平淡淡。
平淡到雷米離開藍子家本就是必然;平淡到藍子安安分分考完了高中,大學,然后工作寫小說;平淡到偶爾腦子里會浮出藍子的身影。故事也就這樣平平淡淡地結束了。似乎讓人意猶未盡,卻也和日常生活一樣,很自然地關燈睡覺,很自然地在第二天醒來。
看完這本書,很是為雷米感動可惜。可以想象她是一個多么有才的作家啊。大學時就作品頻頻登報上刊,甚至多次差點獲得最佳新人作家。她看書的時候眼神可是放光的啊,一目十行。她可是知道寫作的真理:最簡單的就是最美的。很可以,她變得“有問題”了。
由于她的家庭她的性格,雷米任性,孤僻、不合群,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只能依賴別人活著。她無法承擔自己的痛苦,無法面對自己的困境。
“只不過是孩子”只不過是雷米想逃避生活,逃避自己的借口吧。其實很不喜歡《只不過是孩子》這個標題,因為覺得這句話就是一種逃避是不敢面對。書封上的那句話:原來我們都一樣,只會變老,不曾長大。很像初中高中時自己經常會寫會說的一句話:年幼無知,年少輕狂。如果是那時候的自己或許會很矯情地抄下這句話,現在大學畢業一年了,漸漸明白,我們一直在長大,但是或許我們不會變老。
書中,雷米或許就是不曾長大的例子吧,任性,孤僻,不合群,逃避生活,依賴他人,害怕被遺棄,她如果正正經經地成長長大,正視自己的問題,生活或許會更加陽光,或許會有很多自己的小說和文章吧。而藍子是漸漸長大的,隨日子過去,高考上大學,最終完成自己小時候的愿望寫小說,她不曾忘記最簡單就是最好的,她或許是只會長大,不曾變老吧。
書中寫得就是最最平淡的生活,無論是雷米還是藍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大量的存在著,列舉例子可以寫很多的“我有個朋友”。拿自己來說吧,從初中高中大學一路走來,平淡無奇,沒有過多的故事可說,但在成長的路上,漸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懂得明辨是非,學會禮讓謙卑,結交好友。但是,有時候,自己也常會想逃避生活,也會在周一的早上不想起床上班,也會想在召喚師峽谷上縱橫馳騁,在工作不順心的時候迷茫、無措(剛不久已經提出辭職了)。但是,自己怕疼怕死,不會自殺也不會搞事情傷己傷人。只能自己倔強地面對生活,這樣才會長大。
愿你我最終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不忘初心至少在心里不曾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