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義》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精要主義》,作者是格雷戈·麥吉沃恩。如果我們感到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感到自己勞累過度卻又沒有發揮所能?那么我們就要借助精要的力量幫助我們擺脫又忙又累的生活,過真正屬于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什么是精要主義?

精要主義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對的事情。它提倡更少,但更好。總之,一句話:把時間與精力只用于做有意義的事。

首先我們要理解我們曾經試圖躲避的三種現實,沒有它們,精要思維就毫無意義或無從談起。

選擇:一旦我們放棄自己的選擇能力,別的力量或者別的人就會插手替我們作出選擇。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若無選擇,討論權衡取舍就沒有意義。

甄別:幾乎一切都是噪聲,只有少數事情價值非凡。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費時費心地去辨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比其他事重要得多,因此費力找到它們重要的事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取舍:我們不能什么都有,也不能什么都做。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大可不必評估和淘汰各種選項。一旦接受了取舍的現實,就不要再問:“我怎樣才能完成這一切?”而是要問一個更加誠實的問題:“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只有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像精要主義者那樣去思考。

然后一旦徹底接受并理解了它們,遵循以下3個簡單的步驟,那么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會變得自然而然,并成為一種本能。

那到底是哪三種步驟呢?

精要之路的第一步是探索,也就是如何從眾多事情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事。

在一場關于時間管理的TED演講中,演講者講了這么一個故事:說的是她鄰居家里的熱水器壞了,地下室被水淹了,于是她那一個禮拜花了整整7個小時修理管道修復地下室。如果問這個鄰居,你能一禮拜擠出7個小時運動嗎?她肯定會說,哪有空啊,我都這么忙了。可是當地下室被淹了,她就不得不花7個小時來處理這件事。

我們無法創造時間,但可以選擇如何利用時間。為了區分出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花點時間來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本質。

001 留點時間停下來思考,跳出來做個局外人,能把形勢看得更清楚。

領英的CEO杰夫·韋納每天都會從工作中騰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專門用來思考。他說,這是最具價值的提升工作效率的辦法,保證自己能夠主宰這一天的時間,而不是成為這一天的奴隸。

002 把握問題的本質。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更容易忽略問題的關鍵所在。

書中講了這么一個故事。尼泊爾每年都會有很多早產嬰兒,因為沒有充足的脂肪保溫而夭折,貧困地區的人們根本負擔不起20000美元的嬰兒保育箱,很多人就想,怎樣才能為他們設計一款200美元以內的嬰兒保育箱呢?

這看起來好像并不難,用塑料保溫箱就可以搞定。但是學生們沒有這么做,而是煞費苦心地尋找問題的關鍵所在。他們去尼泊爾考察發現,大部分的嬰兒是在缺乏電力供應的農村出生,所以他們最終以25美元的成本制造出了無需用電的保溫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可見,聚焦于問題本質是多么有意義啊!

003 用更嚴格、更明確的標準來做判斷,放棄看起來還不錯的選擇,只等待最好的機會。

TED人氣演說家德雷克就是這樣的人。在面試的求職者中,如果沒有人能打動他,他就會全部拒絕,直到招到最滿意的人。別因為饑不擇食就隨便用不喜歡的食物填飽肚子,答案如果不是一個確定的YES,就是一個大大的NO。


精要之路的第二步是排除,也就是放棄不夠重要的事情。

人們天生會害怕失去時的失落感,好久不穿的舊衣服,真的要丟掉時,還會有點戀戀不舍呢。該怎么排除不重要的事物呢?

001 確立明確而有意義的精要目標。

事實證明,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團隊的積極性和合作性都會大打折扣。萊恩·福克斯被英國首相任命為首位數字化倡導者,你可能不太了解這個角色是什么意思,但你一聽她的目標就能明白了:“到2012年末,保證讓每一個英國人都能上網”。是不是簡單具體,又容易衡量呢?這樣的目標才能鼓舞人心,這就是精要目標。

002 學會優雅地拒絕別人。

喬希·比林斯說,人生中一半的麻煩來源于答應得太快,拒絕得太慢。放棄被所有人喜歡,合情合理地表達拒絕,短期內好像會增加社交成本,但長期來看,贏得尊重比受人喜歡更重要。別害怕拒絕,不好意思會害了你。

003 及時止損,不要掉入沉沒成本的陷阱

人們總是很難放棄看了一半但卻索然無味的電影,以及等了好久但還沒來的公交車。那些舍不得放棄,但已經花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叫做沉沒成本。既然沉沒成本無法收回,不如干脆忽略,及時止損。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不羞恥,因為我們真正承認的,是現在的自己比過去的自己更聰明了。


精要之路的第三步是執行,既然已經確定了什么是有意義的事情,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好它們呢?

非精要主義者靠意志力和蠻力來執行,但精要主義者通過淘汰無意義的事來節省時間,設計一整套體系讓執行毫不費力。

001 首先是要記得做好充分的準備。事到臨頭才手忙腳亂地準備,很容易出差錯。

對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提前考慮最壞的可能性、多預留出一半的時間,會讓事情順暢不少。

002 搞清楚阻礙任務完成的薄弱環節是什么。

就像瓶頸工序會影響整體的生產效率一樣,我們也要找到阻礙整個任務順利完成的瓶頸。比如你要在下午兩點前完成一份報告的草案,那么就可以好好琢磨一下,有什么因素會阻礙報告草案的完成,比如包括缺少材料、會被人打擾、過于追求完美等等,然后把這些因素一一排序,從最主要、最影響效率的因素開始解決。

003 形成常規,養成好習慣。

偶爾早起,你會覺得很痛苦,但對于天天早起的人來說,這就是習慣成自然的事,不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所以,養成習慣,是移除障礙最有用的工具之一,能夠讓精要事務按照默認路徑實現,從而釋放出寶貴的精力。

最后總結一下《精要主義》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探索,從眾多事情中出區分出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第二步是排除,也就是放棄那些不夠重要的事。第三步是執行,也就是讓重要的事情執行起來暢通無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你說太長看不完,就對了,這是一周的讀書內容,每天十分鐘,五天看完很輕松! 目錄 《精要主義》-精讀 Day 1...
    超姐666閱讀 2,109評論 0 13
  • 說是菜園子,其實是一塊菜地,只種菜,三四畦地,約半分大小。嵌在眾多菜地中間,沒有她帶路,我們都認不得找不著。難得...
    聽花開花落閱讀 684評論 0 0
  • 曾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在我的世界,自詡讀過很多的書,談起話來給人的感覺思想遠超同齡人,做起事情來也是套路滿滿,生活上放...
    白丶木閱讀 368評論 0 0
  • 節后第一天班,目測很多小伙伴還沉浸在假日里無法自拔(偷笑),勤勞的袁小威今天繼續給大家放大招~~~ 今天,給大家講...
    袁小威閱讀 4,175評論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