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分享:2019年部編初中語文必讀名著書目推薦

“得語文者得天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而語文能力中“讀”占鰲頭,閱讀就是語文的根,根不固,則葉必不茂!沒有閱讀的厚積,必不會有中考高考的薄發。

可是,許多初中生的閱讀還存在著少慢差費,即讀的量少,讀得慢、效果差、時間浪費等不理想的狀況,具體說來,是因為閱讀中還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讀而不記

閱讀只為看熱鬧,消磨時間,滿足好奇心,書漫無目的地看過了,也就忘了。沒有記憶的閱讀是無效的閱讀,是“白讀”。青少年是閱讀的黃金時節,也是記憶的黃金時代,要口讀心記,適量背誦,多背誦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積累一些終身受益的文化知識。

二.讀而不思

閱讀的過程應該是質疑問難、聯想比較的過程。有的文章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難,自然要質疑。有的文章深入淺出,一讀就懂,似乎沒有疑難,其實許多疑難我們還沒有發覺。不妨"于無疑處生疑",不能淺嘗輒止,滿足一知半解。

三.讀而不寫

在邊讀邊思的過程中,有了很多感受、體會、心得與靈感,這些思維的火花稍縱即逝。有的同學卻沒有動筆寫下,多么可惜!它們是寫作時珍貴的"百寶倉庫"呀。所以,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可以摘錄,可以做札記,也可以寫讀后感。

四.讀而不悟

許多同學閱讀只求讀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經驗化作自己的心靈體會,或者只有感覺而無理性的認識,沒有心靈的巨大震撼,沒有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層審察,這樣的閱讀就不能完成從有字書向無字書的轉換。

五.讀而不選

逮到什么讀什么,毫不選擇,隨波逐流,率性而讀,這是初中生閱讀易犯的通病。現代社會信息多源,書海茫茫,讀之不盡。故初中生的閱讀一定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進行,嚴格篩選。語文大綱規定了初中生必讀的文學名著,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詩文,這些為我們明示了閱讀的范圍和方向。

六.讀而不博

初中生的閱讀還有單憑喜好和只講功利的"偏讀"病,偏愛武打、言情小說,偏愛作文選,怕讀古代文言文,怕讀現代科技文。其實讀書不妨雜一點,面廣一點,博約結合,這樣都能文理兼通,全面發展。

以下是七至九各年級必讀名著書目,請收藏。

七年級

上 冊

必讀(必考)

魯迅《朝花夕拾》

吳承恩《西游記》

自主閱讀

沈從文《湘行散記》

孫犁《白洋淀紀事》

李汝珍《鏡花緣》

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下 冊

必讀(必考)

老舍《駱駝祥子》

凡爾納《海底兩萬里》

自主閱讀

羅廣斌 楊益言《紅巖》

柳青《創業史》

阿西莫夫《基地》

J.k羅琳《哈利.波特與死亡神器》

八年級

上 冊

必讀(必考)

斯諾《紅星照耀中國》

法布爾《昆蟲記》

自主閱讀

王樹增《長征》

李鳴生《飛向太空港》

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

卞毓麟《星星離我們有多遠》

下 冊

必讀(必考)

傅雷《傅雷家書》

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自主閱讀

路遙《平凡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朱光潛《致青年的十二封信》

羅曼·羅蘭《名人傳》

九年級

上 冊

必讀(必考)

艾青《艾青詩選》

施耐庵《水滸傳》

自主閱讀

泰戈爾《泰戈爾詩選》

劉義慶《世說新語》

蒲松齡《聊齋志異》

《唐詩三百首》

下 冊

必讀(必考)

吳敬梓 《儒林外史》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自主閱讀

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記》

契訶夫《契訶夫小說選》

錢鐘書《圍城》

夏目漱石《我是貓》

說明:此表為最新部編初中語文必讀名著和自主閱讀名著目錄,如有變動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新。

建議:部編語文名著系列,實行的是2+4的模式,即每冊必讀名著2部,自主閱讀名著4部,初中三年必讀12部,自主閱讀24部,量大面廣,上學的時間閱讀難免捉襟見肘,寒暑假充裕的時間,語文老師可以靜下心來讀一讀,作為初中學生更要好好利用這個時間,查漏補缺,精讀細讀尤其是必讀名著。否則進入初三,面對名著我們可能真的是一籌莫展,只好望洋興嘆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