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啥聽你的?從P2P租車APP論產品的驅動力

早晨試用了幾款租車APP(P2P,也叫共享經濟模式,反正聽起來特別高大上),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太TM難用了!你們是哪里來的自信讓我聽!你!安!排!?

  所以,今天我要說的是「用戶驅動力」。

  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是用戶聽你安排的原因,二是如何設計和規劃用戶驅動路徑。

  先說驅動性,用戶為什么會遵守或者認同產品的業務設計,執行產品的一些強制性動作(比如提供隱私數據、分享、拉人)?其實很多APP都在做,有一部分做得也比較好。概括的說就是拋出誘餌,等待用戶上鉤,有點姜太公釣魚的意思。

  在這一部分,考驗產品經理的是對產品價值理解——你的誘餌是不是產品的最大價值點?是不是足以驅動用戶?是不是用戶信任產品的最短路徑?不得不說很多產品經理(姑且說他們是產品經理吧,其實很多只是美工級別,連交互設計的門檻都沒達到。(為了拉仇恨我也是夠拼的))沒想明白這點。比如《cocar租車》這款產品,用戶如果第一次注冊時需要一次性完善所有信息,這里的問題就是用戶還沒看到誘餌(合適的服務),就需要付出時間和隱私成本,等于設定了門檻先有效的干掉了一大波兒潛在用戶,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至于用戶不能取消用車需求這種事我會亂說么?

  再說設置用戶驅動的路徑和動作,也就是說誘餌有了,在什么時候要求用戶完成指定動作?其實這個特別好理解:只有用戶在極度誘惑下產生了強烈需求的基礎上,產品的訴求點才會有比較好的實現和轉化。

  舉個例子,這方面社交類APP/網站做的最好,讓你看到全部的用戶信息,想約么?不好意思你需要成為會員,付費吧(也有要買花、買車買娃娃的,這個就是不同的變現方式了,這里我們略過不談)。試想如果打開APP就是注冊會員才能瀏覽美女和小鮮肉……結果太美我不敢想,要知道即使1024(懂的點贊)也是90%內容免費瀏覽,只有部分內容和功能才需要注冊用戶才能訪問和使用。

  嗯哼,明白了么?

  別說我是標題黨,耳熟能詳的產品設計應該規避的問題,在號稱融資千萬美金的產品上竟然比比皆是,簡直是慘不忍睹。

  算了,看你骨骼清奇,這本《葵花寶典》……哦不,有個規避這個問題的方法分享給你:簡單的說,如果你不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和先行者,建議好好做競品分析,學習一下同行的優點,別一心想要「創新」而誤了產品的前程。

  再提醒一句,想做好產品,先摸透業務,建議現在的產品經理們看看《ERP實施方法論》,這次是真的不騙你。

  有不同的聲音?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 加持咨詢(companyplus)一起聊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