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是不會說謊的
這句話,我跟幾個朋友都說到過。2013年的一個夏天晚上,跟好朋友@郭宇在深圳紅樹林散步,當時剛剛學前端沒多久,還在家自學,跟他聊到職業相關的東西,他說到一句話「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想敲代碼,如果真的想,你每天花五個小時code,三個月后,也不怕找不到工作……」。
三個月后,我并沒有敲五個小時代碼,還是陰差陽錯,機緣巧合,找到了工作,進入了前端這個行業,恩,那段時間我差不多每天花十個小時在Code上面。
從業也快兩年了,這兩年來,職業屬性,或多或少還是影響到自己的一些行為和心態,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也愿意花時間沉淀到某件事上面,寫代碼久了,自然而然會有一種「代碼不會出錯,出錯的只是人,相信數據」的「理科」思維。
時間是不會說說謊的,你花了多少時間在什么上面,挺大概率會收獲到你想要的東西。過去這幾年,我會把自己讀過的每本書,都以 #讀書筆記# 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微信或者微博分享,也算是自己的一個打卡。幾年下來,數一數,也深度閱讀了應該有一百大幾十本書。
工作也是,搞IT的,靠電腦吃飯,生活、工作、娛樂都離不開電腦,對此,對于這個每天占用了你很大比例時間的東西,多個心眼,利用好一些小工具,對于自己的生活、工作規劃,還是頗有益處,今天給大家介紹兩款時間記錄軟件。
RescueTime是一款著名的跨平臺行為追蹤時間記錄服務,在OSX、PC、瀏覽器、Android都有應用,基礎服務免費,高級附加服務另外收費。

每周,我都會收到來自ResueTime的周報,提示我上周我在電腦上,工作了多長時間,分別使用了什么軟件多久,相比再前一周和歷史,有什么變化。

我在公司使用的是iMac,自己還有一臺Macbook,兩臺機器都安裝了RescueTime,選擇開機自動啟動,這樣每次開機,都能自動運行,開始記錄自己所有的行為。登錄網站,就能查看自己過每天、每周、每月的數據,以圖表的方式,詳細地展示你都用電腦做了什么。
RescueTime會統計你使用不同App的時間,根據分類,告訴你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在開發、設計、聊天、娛樂和其他上面。

除了分類行為時間統計,RescueTime還可以告訴你每個分類詳細的細節,比如說我在"Software Development"軟件開發中,使用最多的就是Sublime Text和iterm終端,而訪問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博客。
除了時間統計,RecueTime還可以給自己設置目標,可以激勵自己不斷地提高效率。
從過去的心里只知道自己大概「做了什么事情」,到現在可以精確到小時甚至分鐘做了什么,還是能給自己大腦一個警醒,人會不自覺地偷懶,而面對清晰的數字的時候,就不會自欺欺人了。
除了RescueTime,另外我要推薦開發者 WakaTime,雖說 RescueTime 已經可以很清晰地告訴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哪項項目上,可是針對「某個具體項目」的統計,就無能為力了,這個時候就是WakaTime神器出場的時候。

WakaTime可以做到精確地統計到你花在某個項目上的時間。WakaTime針對不同的IDE,擁有不同的插件,我最常用的IDE是Sublime,配合Sublime插件,就能統計到我使用Sublime進行的所有項目的行為。


進入某一個項目,能詳細地知道你花在某一個文件上的時間,上圖就是我昨晚優化Ghost主題Nevecoo的詳細數據。
除了時間上的統計,WakaTime還能統計你使用的語言,比如說我這個項目,花了39.1%的時間在寫html
和模板,30.4%的時間在寫Sass
,27.66%的時間在寫js
。
WakaTime也是一款免費軟件,只有高級功能才收費,開放API,可以自己基于統計數據開發。話說剛剛突然想到,如果什么公司要求員工都使用這種軟件來考核的話,好像還挺恐怖的。
總之個人項目和開發,使用這種時間記錄服務,還是很多好處的。
一下子就2015年了,眼看著周圍的同學陸續結婚生子,95后已經初入職場,00后都已經開始談戀愛了,倒有一種時間匆匆不等人的恐懼。
還有好多東西不會,還有好多東西沒學,還有好多東西沒有。時間寶貴,不做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