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城市,奔走的車流,擁擠的地鐵,誰又能發現一個感性的人。
擁擠的地鐵上,你看不見我,我看不見你。抬頭,人影晃動,低頭,手機閃著更加耀眼的光芒,晃到了眼睛。誰又知道,那是因為淚花的折射。
奔走的車流中,我只是一個點,你卻是一條線。無數條線交織成了斑斕的畫面,誰又能注意到那個點,盡管我在努力的踮起腳尖,試圖看到更多的畫面。
陌生的城市里,我不屬于你,你不屬于我。或許我們只是兩條永不會相交的平行線,歸屬,注定與我無關。
那些沉寂的感動,誰人能明,又能與誰道。
不放棄任何機會,不厭其煩的聯系那些常聯系的,不常聯系的,或者已經忘記是常聯系還是不常聯系的人兒,訴說著當年的夢想,訴說著而今的苦悶,訴說著對故鄉的眷戀,訴說著鄉愁。
腦海中總會有些許的念頭,想起卻又忘卻,循環往復,直至再也不去回想。
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感動,提筆又放下,終歸什么也沒寫。沉寂,直至遺忘。
那人,那事,終歸是放不下的。
像一個重度“癮君子”,總也戒不掉,丟不下。
年幼時,被一篇描寫爺爺的文章所感動,那時還不明白什么叫感動,只是單純的認為:我的爺爺也是這樣。
年少時,迷上了郭敬明的小說,看完"夢里花落知多少"又被感動的稀里嘩啦,還固執認為:我才沒哭呢,我是個爺們兒。
18歲,懵懂的年紀,剛體會到愛情的滋味又要匆匆離別,等待成為了主旋律。或許愛情就是等待吧。
第一次遠赴他鄉,父親的一句:放假回來吧,不要心疼錢。瞬間,眼淚脫框而出,模糊了視線。親情,是永遠無法割舍的鄉愁。
畢業那天,不知道喝了多少酒,不知道說了多少話,只知道一開口就是抱頭痛哭。那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一起翹過課,一起“開過車”。離別,為青春畫上了句號。
那些逝去的歲月,終究無法割舍。那些沉寂的感動,終究無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