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光為幽靈打工|小小說

冬夜,大雪把綠油油的麥苗壓的無法抬頭。

墳瑩前,阿娟跪在雪地上,為墳主人燃燒紙錢,忽明忽暗的火光,照亮了她臉上的淚,她放聲大哭,一陣高過一陣,最后,竟然嚎啕大哭起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在用另外一種方式和墳主人說話。只有她說,不知道逝者能聽懂她的話不?

三年來,她用這種方式,和已經逝世的他不知道訴說了多少次。

墳主人就是她的丈夫阿增。

那是三年前冬季,從事建筑工程多年并頗有成績的阿增,因一次意外交通事故,撇下她和兩個孩子,還有她的公公婆婆,撒手人寰。

當阿娟見到他時,他已經幾乎沒有生命跡象。

那年她才三十八歲,一個風韻綽約的女人,命運由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

公公婆婆面對兒子突然離去,驚魂動魄,幾天都不進一口米面,說是絕望透頂一點不為過。

老兩口知道兒子走后,日子肯定過的艱難困苦,那是無疑。可他們怎么也不理解,兒媳阿娟,原本可以重新考慮自己的命運,反而在安葬兒子那天對鄉鄰們立下誓言:不還清兒子欠下一百萬元債務,她就不是阿娟!

原來,阿增在建筑工程過程中,為了能攬到活路,除了他自己把多年的一百多萬積蓄投進去外,還和跟他一起拼搏的十里八村鄉黨借了一百萬,剛剛把省城一家工程的十棟樓建筑包了下來。

正當大家一股勁地往前干的時候,麻繩偏偏從細處斷了。領頭雁阿增意外的走了。

就在阿增剛安埋不久,許多借錢的人都心生疑問。這到底咋辦?

所有賬務只有阿增自己知道,沒有給任何人托付。就在大家七嘴八舌地當兒上,強忍悲痛的阿娟,想起剛走的丈夫,看著年邁的公公婆婆,心里真是十五個吊桶打水__七上八下。

更有好心人勸她,阿增人走了,你沒有依靠了,還有兩個孩子,今后日子可要從長計議才行。

阿娟心情非常不好。她除了照顧好老人和孩子,就一門心思:非把這一百萬元給大家還清不可!話又說回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呀,一個弱女子如何才能還完呢?

要是她不還錢,事情也在理上。因為,這事她壓根就不知道。再說人已經走了,死口無對,能把她怎么樣?

可她反反復復琢磨,要是都不管,這些錢不就打了水漂了?這不是明擺著讓這些人往死坑里跳嗎?

所以,她沒有和任何人商量,思前想后,最后決定挑起這副能壓死人擔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阿增所借債務還上,才不愧他們夫妻一場,也對其他鄉友也是一個圓滿的交代。所以,她才在那天安埋阿增的日子里立下軍令狀。

很多人并不相信阿娟的話。說東說西,道南道北,一時閑話四起。一句話,她拿啥錢來還?

還有的人說,沒有男人了,過日子都緊巴,哪有本事還這么多的錢。

如今這世道,啥話都讓別人去說??赡悴灰浟?,啥事也是人做出來的!

阿娟安慰了公婆,并把她如何掙錢還債的想法告訴他們,她要揚起生活的風帆,化悲痛為力量,把壓力變為動力。

老人只是擔心,阿娟能行不?

阿娟大學學的動物工程專業,她想發揮一下特長,在自己家里養豬、養羊。

她從同學哪里借來資金,不幾天時間就修好豬舍羊舍,引進來五百頭豬,三百只羊,又和一家國企飼料廠簽訂長期供貨合同,把過去的老師,請來給自己養殖場做獸醫。

開業慶典很簡單,放了炮,打了鑼鼓就算是養殖場正式營業啦。

圖片發自簡書App

阿娟逐一找來借款的人,把他們借錢的金額都記在賬本上,一算,不多不少正合適。說明大伙兒沒有胡攪蠻纏,這越大發堅定了還債的信心。

就在養殖事業蒸蒸日上,風風火火的時候,私下里有人嘀咕說一個女人,能把事情做的這么快這么好,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給鼓勁呢。

還有一個過去一直追她的同學,人稱百萬富翁,說他給阿娟捐助二百萬,都被阿娟婉言拒絕了。

阿娟說,我一個人能做,就不麻煩更多的人操心,我做的事是我自己給阿增承諾的,也是對鄉友的承諾,所以,就是天下刀子我也要做到底。

處于關心阿娟,不少人都勸她能夠再嫁,這樣可以不用負擔太重,不用這樣勞累,擔心這樣下去那年那月才能把帳還完。

阿娟說,我再嫁是很輕松,但是孩子們怎么辦?公公婆婆怎么辦?一百萬萬外債怎么辦?最核心的是我走了就對不起遠在天國的阿增呀。

是呀,阿娟說的太好啦!她不能走,她有自己理想和抱負,用她自己的話說,她不僅僅是給亡故丈夫的幽靈打工,而更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們,為了老人們,為了一百萬元的一大批人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婆婆看著阿娟一天天忙碌,操心養殖場,還要照顧孩子,又要一如既往的關心她們老兩口,真的難為她了。心想,兒子命苦,把一切困難都壓在媳婦身上。心里稱贊媳婦真有本事,在面臨災難,她不離不棄,執著的為了更多人過上好日子,默默地犧牲自己。

中國有句古語:人都是逼出來的,這話一點都不假!

禍不單行,就在當年夏季,持續高溫天氣,豬舍通風一時沒有跟上,盡管獸醫做了多次的預防,但是,上百頭豬被奪命而死。到年底,一算賬,豬剛好保本,羊長了錢,為幾戶債主還了錢。

盡管如此,阿娟心里還是感到很慰籍。自然,希望的火苗就在她心里不斷的迸發,她總結了經驗,完善了夏季模式,增加了調溫設施,到第二年,收入把百分之七十的帳還了。

阿娟收入越來越好,周圍人們都發眼紅。有人要給她當上門女婿,想來摘成熟的桃子。

阿娟客氣地對那人說,你要做上門女婿,有啥條件支撐你來做?來人張口結舌,還好,阿娟看他長得順溜,就留他在養殖場里負責運輸飼料,然后兼管公公婆婆,她就能夠專心致志地抓養殖場工作,給孩子輔導好作業。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阿增三周年。

阿娟掐指一算,盡管三年來苦沒少吃,罪沒有少受,可以說風雨兼程,不光是身體累,心也很累。

面對周圍的人和事,她都用毅力和智慧對付了。每年還錢的名單,她用筆勾去一個,猶如她內心抽去一絲傷痛。

人們的風言風語,讓她養成了堅強的性格。她用學到的知識,硬是攻克了動物疫情的蔓延,填補了養殖業上的空白。

當她把最后一位鄉友的錢還清后,如釋重負!她仰天長嘆:阿增,我不僅僅是為你打工,更重要的是為那么多的人正常生活呀,你在天之靈能能知道我的心情嗎?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阿娟三年來艱辛付出,終于有了眉目。這給那些抱有不信任態度的人以有力的回擊。

消息傳開了,阿娟沒有外債啦,她的養殖場得到了政府立項,要追加一大批資金,阿娟繼續辦好養殖場,打算為村上的老人們辦一個養老院,讓所有老人在養老院享清福。當然,她的公公婆婆也就能去養老院安度晚年。

阿娟替亡夫還債的事情感動了好多人,也感動了當初那些閑言碎語的人。她用不爭的事實,譜寫了一曲賢惠善良,誠實守信的贊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有沒有過為一個未曾謀面的人不遠千里的追逐過?你有沒有為一件事不看結果的豁了命的堅持過?你有沒有為一個人不求回報...
    是不古閱讀 371評論 0 3
  • 13歲時孩子就開始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里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那才是有問題。孩子早戀了,父母如臨大敵,于是...
    看見一個大笑話閱讀 334評論 0 0
  • 關于寫作,也許這是可以讓我真正安靜下來的選擇。
    YAN歌閱讀 15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