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李笑來老師在知乎上做過一個12萬人的Live,之后在知乎上就有各種評價帖子。但是感覺畫風都有點不對勁,于是我這樣回答了這個問題:
不管怎么看這個講座,如果你是一個聽眾,你需要警惕那種
“一群人指著一個人說,你看你有這個這個這個問題,所以你不過如此,于是我內心舒爽感覺自己變得很厲害”的知乎不正之風……
知乎上比較流行的就是這種論調,這樣會讓你很開心,但是對你自己的進步?jīng)]什么好處。
事情過去了兩個月,我不知道不正之風的小伙伴們有沒有什么變化;但是李笑來卻把“一塊聽聽”這個應用做出來了。
我個人也經(jīng)歷過類似的成長場景。在開始寫作以前,我特別愛看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資訊,對什么公司做什么都了如指掌。看多了那些評論以后,我竟然也開始“看好XX”、“不看好XX”起來,一副指點江山的滿足感。而且,在和同學聊天說這些話題的時候,情緒更是膨脹到極點。
但是這些事情只是提供了一個虛假的快感而已。一方面,我并沒有因為這些資訊有實質的提升;另外一方面,這些文章其實許多也屬于公關軟文黑稿,寫出來就是給你洗腦的。而且更可悲的是,哪怕我自己嘗試去寫幾篇,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是我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做。
“離時代太近”是許多仍然在迷茫中的人的弊病,信息的發(fā)達沖刷了他們的認知,一心浮在信息的表層,忽略了基礎的夯實。另外一個方面,信息的生產者又在不斷炮制概念,造成一種下一波風口馬上要來的假象。
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媒體由于即時反饋的強烈屬性,往往情緒傳播的力量要大于信息和事實傳播,不管是憤怒、同情、抱怨……而且往往消極的情緒,比積極的更有傳播力。
所以,“我不看好XXX”,“我覺得這個有問題”……往往會成為我們言語的高頻詞。我曾經(jīng)就是這樣的典型,我會去找出互聯(lián)網(wǎng)各大公司產品的各種問題,張嘴上來就批判一番;我會去指出國家社會上的種種不足,義憤填膺,然后認為這是為了國家好……
然后過了幾年我發(fā)現(xiàn),好像這樣沒有什么變化。我可以不看好某某公司,但是仍然不妨礙這些公司一天賺幾個億;我可以認為社會有某些問題,但是仍然不會阻止社會前進的腳步。
那么我這樣做的意義在哪里?我指物理世界真實的意義。
如果我對于某個公司的意見,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并且也能讓我自己變得更好,那我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在公司的董事會,或者是某個產品的決策性人物。
如果我對社會的意見,能讓社會變得更好,并且也能讓我自己變得更好,那我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在某個地區(qū)的人大代表,或者是能夠影響某個地區(qū)發(fā)展的決策人。
如果我對中國教育的意見,能讓教育變得更好,讓我自己也變得更好,那我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個教育政策的決策人,或者再不濟做一個教育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者。
但是當我只是一個信息的末端接收者,只是一個沒多少能力的消費者,只是一個沒有什么決策影響力的人,只是一個連自己心智都無法駕馭的普通網(wǎng)民,卻有一顆經(jīng)世濟民的野心,我覺得這樣會有一些問題。
因為如果這么長久下去,我可能憂國憂民一輩子,但是自己卻是老樣子。于是說自己懷才不遇,才能讓自己心理平衡一些。
核心原因在哪里?因為當我讓自己處在上述的位置,我根本沒有抓住主旋律。也就是,我說了不算。
什么是主旋律,主旋律就是主要矛盾,就是主要論點,主要關切,主要問題,主要變量。這些會影響事件進展的關鍵,會決定我們最終會到哪里。
如果能明白這個概念,你就會知道,在一件事情的進展中,到底是什么決定了最終會拿到的結果。
明年某個公司業(yè)績怎么樣,到底是來自網(wǎng)上讀者的一通評論,還是來自于公司整個團隊的協(xié)力奮戰(zhàn)?
明年國家政策的走向如何,到底是來自一個評論的帖子,還是來自于決策機構的委員會呢?
同樣的,放在個人角度,明年你個人成長如何,到底是由誰來決定?
是由網(wǎng)上的一條評論,還是由你自己做的事情?
當然我們在網(wǎng)上發(fā)表對國家、社會和時政的看法,是我們的權利。但是我們在自己的處境上,做出了什么事情,其實更實質地決定了我們會走到哪里。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你看好A,不看好B,有意義么?有情緒意義,就是讓你爽一會,但是實質意義不大,因為你不太可能因為這個產生變化。
而且更嚴酷的是,當我們對于規(guī)格維度超過我們認知的事情進行評價的時候,我們往往不容易抓到要點,因為我們什么都不是……
一旦明白這一點,我在認知上就有一個提升。于是就會有兩方面的事情,一方面,對一件事,去關注其中的主邏輯,主旋律,看誰在決定走勢,誰在發(fā)揮作用,而一旦能抓住這個主要矛盾,就專注在這個方面,努力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另一方面,克制自己對于非關鍵變量的非關鍵因素產生即時反饋,并且避免因此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從本性上,我們特別容易從一件復雜的事情中,找到一兩處小毛病從而沾沾自喜,你看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Bug,你也不過如此。于是你感覺這個是在獨立思考。但是當你能意識到這些如果不是主要矛盾,克制自己的沖動,反而更有益。
找問題找毛病很簡單,而且我相信,你也不會因為這個能力,在市場上找到人為你的能力付費。相反,從復雜的事件中抽離出主線,抓住主要矛盾并解決核心問題,這個在紛繁的世界里,還真的是不多見的能力。
說了那么多,落腳點還是在自己的成長進步身上。我們自己成長進步的主旋律,到底應該在哪里?誰決定我們的成長和進步?誰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當我明白了這個問題以后,再去看一些問題,就比較容易抓住主線了。當然在這會有個主要前提,就是要判斷對方的信息可靠性。如果對方從整體上比我做的好,那有一些地方我目前無法理解,那我也會嘗試去分析。如果對方是個匿名什么的,那還是算了吧……匿名能滿足我們的陰暗面,但是這些卻無法長久。
末了留一個問題,如果你覺得這些分析有可行之處,你可以再想想,這個社會和國家的主旋律是什么,什么主要矛盾,會決定我們的未來生活,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姿態(tài)對待網(wǎng)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