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木笑
我是奶奶帶大的,就像那一代的很多孩子,我回到父母身邊是因為必須得到城市里上學,這輩子傷春悲秋的毛病就是那個時候落下的,因為會想奶奶,會在角落里默默流淚。我的父母也像那一代的大多數人,都忙于奔波,忙于上班,忙于應付時代變革帶來的沖擊,再加上從小沒有在一起,一家人雖仍然緊密,卻總是少了些親昵。
當我為人父的時候,我和愛人商量來商量去,就是堅持一條,孩子一定要在自己的身邊從小長到大,絕不把孩子送出去讓老人帶。于是,白天育嬰師看孩子,晚上和雙休日我們自己帶,雖然很累,但我想我正在用自己的方法,解開心結。當然,還有勞拉大嬸兒和她的《勞拉博士有問必答》,勞拉大嬸兒是我對勞拉?馬卡姆博士的昵稱,因為她的這本書,幫了我們小兩口很大忙,雖不相識,但倍感親切。
勞拉大嬸兒是美國著名的育兒專家,“平和教養”的理念就是她提出來的,讓無數家庭的親子關系獲得極大改變,勞拉大嬸兒曾建了個網站專門回復家長的提問,從孕期到十幾歲全方位的育兒指導,一共回復了400多個問題,從中精選出了72個問題,就形成了這本《勞拉博士有問必答》。72個問題主要針對3、4歲以前小寶寶行為的一些育兒指導,分為父母早知道、好習慣養成、情商培養、父母的挑戰、家有二寶等。
其實,全書在另一個角度說,也是勞拉大嬸兒平和式育兒法的生動注解,梳理一下,核心是三個方面,也許我們看來看去,會覺得平常,但反思我們的親子教育,卻會無奈地發現,這些貌似平常的理念,對于我們,這么近,那么遠。
◆? 不是孩子熊,是我們自己怒了
很多時候,思維的導向會造成蝴蝶效應,就拿對待孩子這個事兒來說,“熊孩子”有沒有,肯定有。我們總是說“熊孩子”就是欠揍,家長溺愛造就了“熊孩子”,這方面的原因有沒有,更肯定有。只是,在夜深人靜,孩子小臉兒帶淚睡去,我們是否反躬自省過自己的所為。
“熊孩子”的特征就是暴走,但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意識到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大吼大叫時,我們就失去了他們的尊重,孩子會從我們身上學習如保管理自己的情緒,當然學習暴跳如雷就更容易了。所以,當我們保持冷靜、尋求對策,而不是指責時,孩子也會學習這樣做,他們的大腦會發育得更健康,他們會更加自律和堅韌。
◆? 不是孩子野,是我們自己遠了
反正“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我家老爺子牢不可破的信條,如今我也為人父,工作生活都相對穩定順利,對待父母也常常得到親朋好友稱贊,這更成了老爺子經常掛到嘴邊的“成功案例”,一遇到周圍老伙伴的孩子出問題,就拿我說事兒,常常上來就是“哎呀,我說老李,這孩子得揍啊,我家那犢子上高二了,我還當眾抽他大嘴巴子吶,你看現在多好,那小子……”
老爺子卻不知道,人家李叔父子兩個直到現在還可以一起勾肩搭背喝酒,可以一起吹胡瞪眼下棋,可以一起聊女人和葷笑話……我從小除了想我奶奶,就是羨慕人家爺倆……滿頭黑線,欲哭無淚……
勞拉大嬸兒從理論上力挺了我的“悲憤”,育兒,最重要的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溫馨的良性關系,家長要注重與孩子的愉快和諧相處,多與孩子互動。“認為父母喜歡自己”可能是兒童發育的最重要因素,孩子與我們親密時才會接受我們的引導,所以情感紐帶是讓孩子與你合作的最佳途徑,平和育兒法認為,80%的育兒工作是培養情感,20%的工作是指導。
◆? 不是孩子怪,是我們自己歪了
狐貍說:“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萬個小男孩一樣沒有什么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只是一只狐貍,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狐貍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會彼此需要。對我來說,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獨一無二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 ——安東尼?德?圣-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孩子是很小,很多事情都無法自主,但他們是生命,是獨立的生命,我們何曾以真正平等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孩子,有時候覺得“生命的延續”的說法并不確切,也許,孩子只是我們“生命的紀念”。白天我們匆匆上班而去,對陌生人展露熟練的微笑,對同事歷練自己的寬容,對領導折損自己的尊嚴,然而回到家中,我們卻以“還不是為他好”為由,試圖控制或懲罰我們的孩子,他們那么小,對我們完全的信任和依賴,我們其實很壞很壞……
平和育兒法并不試圖控制或懲罰孩子,相反,認識到孩子想做好人,也想做好事,孩子調皮搗蛋,是因為他們感到難受,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有行為都受到情緒的驅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引導和限制。全書對此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論說,可謂操作性極強,比如第三部分“情商培養”就談到孩子總發脾氣、一不高興就打媽媽、總是哼哼唧唧、被報警器嚇壞了,遇到這些問題應該怎么辦?第四部分“父母挑戰”提到孩子不聽指揮、咬父母、說臟話、打媽媽、愛打人、撒謊、不肯分享玩具、有攻擊行為、如何幫助孩子過渡到日托等問題,現實的栗子和勞拉大嬸兒的循循善誘相得益彰,閱讀體驗很棒。
2016年夏,很熱,奧運會好像把咱們也一起帶到了里約,奶奶一輩子沒讀過書,對體育更沒什么概念,但卻認識女排,認識郎平……
奶奶,明天女排就去打決賽了,還有郎平,可能拿金牌的。
2016年夏,很熱,大家都說空調的發明人才是全人類之父,大家伙兒都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可是在我心里,永遠覺得小時候夏天睡覺,奶奶給我扇著大蒲扇,才最涼快……
奶奶,我很想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