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在有效學習嗎?別再自我欺騙了!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焦慮已經成為了新常態。我們打開一篇篇干貨滿滿的微信熱文或是翻開某某人的著作,自我安慰今天又學到不少新知識和超級棒的方法論呢,然而眼一睜一閉,什么干貨都已如煙云般朦朧。坐在地鐵昏昏欲睡,猛然發現,生活似乎并沒有任何改變,依舊忙碌卻不知在忙些什么,曾經看的文章跟雪花片似的在腦中飄來散去,根本沒有什么是實實在在的知識抓在自己的手心,再看看那些網上或者身邊的牛人,一股懊喪之情油然而生。

從前的我便是如此,受夠了那種無力感,我開始研究如何真正有效的學習,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那什么是有效學習?就是可以脫口而出的,可以在生活中實踐并為我們創造利益的,可能是錢,也可能是別的方面的好處。

一、學習心態——專注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曾經都說過,他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專注!

不僅是在事業上,在學習上更是如此,毫不懷疑地說,越能專注的人,學習能力就越強!

然而在這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我們的時間被無數細小的事情分隔再分割,最難做到的便是專注。

如何使自己專注?

1、可視化目標

翻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前,不妨先停下想一想,你的學習目標是什么?

在確立了目標后,按兩個步驟走:量化和拆分。

量化:你打算多長時間完成這個學習目標?注意,學習目標需要具體。

拆分:將學習目標拆分成效目標,記錄在本子上,每天檢驗小目標的完成進度。

名不見經傳的山田本一是如何獲得國際馬拉松冠軍的?用的就是目標拆分的辦法,他將沿途的醒目路標作為他前行的一個個小目標,始終保持著前行俄動力不會枯竭。

山田本一說,他憑智慧戰勝對手。若一個人能夠為自己確立清晰,具有可行性的目標,那他就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人。

2、合理安排精力

要知道我們大腦注意力的集中是很難超過2個小時的,因此我們需要一點休息進行放松,調整好精神狀態,才能更好的進入下一個專注的狀態。

這里我推薦“番茄工作法”。下載一個app,非常方便,學習25分鐘,然后休息5分鐘,循環往復,可以保證一整天的精神狀態良好而不至于學習疲勞。

放松的時間,最好起身走一走,舒展一下身體,看一看綠色植物,保證心情愉悅輕松。


二、有效學習方法論

我看了許多高效學習的方法論,發現牛人們的學習方法萬變不離其宗,濃縮成幾個基本要點其實都很簡單,但關鍵還是實踐!

1、用問問題的方式學習

問問題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貫穿學習始終的,也是最能檢測我們是否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準備工具:一張A4紙,一支水筆

——學習之前——

我對這個主題/領域/學科了解多少?

對這個主題/領域/學科,我有什么疑問?

寫在白紙上,當給我們閱讀的時候,大腦就會有意識地尋找和此相關的答案。

——學習的過程中——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重要的信息有哪些?

有哪些信息不夠清晰,弄不明白?

寫下來,如果回答不上來,那就再看一遍,直到可以回答前面兩個問題。至于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可以直接百度一下。

——學習之后——

這些信息與已有的知識體系有什么聯系?

如何將它運用在生活之中?

只有獎知識縫合在自己的體系上,他才可能真正被吸收。千萬不要做一個只會死記硬背、滿腦子理論的知識癱瘓者,那可就成了“百無一用是書生”了。我們需要舉一反三,努力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將知識運用起來,知識才可能完完全全屬于我們。

當然,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很可能要經歷數次的改進轉化成適用于自身的模式,才能真正在生活中發揮好的作用。

2、簡化

不管你進入哪個領域或學科,首先第一步,搞清楚它最基本的概念。對所學的知識有個大概的框架后,才能把更多的信息搬進去。不管是思維導圖,還是方格筆記本,都是很好的搭建整個知識構架的方法。在做完這一切后,拿出一張白紙,把你學到的知識濃縮成幾個關鍵詞。

這幾個關鍵詞必然是精華所在,你一開始可能會寫出很多,沒有關系,仔細辨別他們之間的關系,選出你覺得最重要的,并且可以概括其他關鍵詞的那幾個,寫在筆記最顯眼的位置,試試看,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他們之間的聯系。

所謂“大道至簡”,當你真正做到這些的時候,整篇文章的核心也就被你把握了。如果能堅持這個習慣,不管是邏輯思維能力,還是抓重點的能力,都會提升,你會發現,學習變得越來越簡單。

3、表達

表達就相當于反復練習,或將給別人聽,或自己錄音頻,或寫下來,都是表達,往往在表達的過程中,又會有新的領會和認識,何樂而不為呢?


關于學習碎片化知識,我并不反對,只要你能將它縫合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上,或者能夠運用起來,那它就是有用的。況且很多文章的內容確實是精華,關鍵還在于你能夠行動起來,按照以上幾步驟開始全新的學習模式。

萬事開頭難,但只要行動起來,必然受益無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