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昨晚有些感冒,今天比往常早了近40分鐘起床。
我在樓下忙碌,所以也就沒理他,讓他自己安排。
8點05分,我上樓提醒他該洗漱了。沒多久聽到他在衛生間發脾氣,原來是刷牙時不小心把衣服弄濕了;接著聽到電吹風的聲響,然后是小兒一遍抱怨吹不干一邊憤而脫衣服的聲音;最后聽到“砰”的關門聲。
過了大概2分鐘(這段時間,是給他稍微平復心情的時間,也是我在問我自己,我是要催促他快點搞定一切不要上學遲到,還是先把時間表放在旁邊,去和他同在,體會他的情緒與感受),我打開他的房門,他躺在自己的床上,正郁悶著。我坐到他的身旁,摸摸他的小腦袋,捋捋他的短頭發,問他,是不是很不開心?他說是的,接著氣憤地說要把那件衣服弄成碎片。
(這時忽略他說話的內容:把衣服弄成碎片)我繼續手中的小動作,說,因為感冒了,原本就不舒服,結果衣服還被弄濕了,就更不開心了。他停下了發怒。
我接著問,你是不是今天很想穿那件衣服?他說是的。
問他為什么呢?他說因為好久沒有穿了。
我問,那媽媽今天把它吹干,你明天穿好嗎?為了防止刷牙時弄濕,先不穿上,刷完牙再穿怎樣?他反問我,要是短袖濕了呢?(他通常最里面穿短袖,外面套一件長袖,出門穿個外套)
我剛想張口給他出解決方案,那時腦中已經冒出2、3個方法(當媽的就是牛,常常會火花四射),突然意識到如果這樣下去他或許會故意沒完沒了反對我想出的方案,于是就轉而問他,是不是平時刷牙時會經常弄濕衣服?他說只有1、2次,說完就不和我糾結了。
接下去一切順利,穿衣服,吃早餐,出門。今天,9:10到的學校,比規定時間晚了10分鐘。
孩子坐在教室里,帶著輕松平和的心情。我也是,回到家中,在院子里投籃70個,享受早上清新的空氣。
在乎上學準時,還是在乎孩子的感受?
我今天做了這樣的選擇:讀出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不做判斷,不做評價,與他同在。陽光在心中燦爛!
不知道,你會怎么選,你會怎么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