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曹呦呦,現在復旦讀研二。我參加了2014年12月底的2015年的研究生考試,順利考上心儀大學。在準備考研前,我在一家省級晚報做小記者,14年7月辭職全力準備考研。考研初試總分382,面試后排名從第十三上升至第五,考研成功。
考研前,我是一個小記者,每天到處跑著采訪,絞盡腦汁想選題,費盡心思拉廣告,想方設法讓老大爺老大娘訂報紙。記者是一個比較忙碌的工作,一天工作結束后,身心都很勞累,很難擠出時間再看書了。在決定考研后,我還是決定干完六月再辭職,因為他們沒有很快招到合適的人接替我,所以正式開始復習時已經七月中旬了。
因為我準備時間要比應屆生考研要短的多,我的方法可能和普通考研帖子有所不同,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借鑒,希望考研的孩子們都能如愿以償。我會講短時間準備的技巧,但技巧不是讓你們偷懶的,而是希望大家能比較“聰明”地少走彎路。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因為我的干貨還蠻多的,哈哈!
你為什么要考研?
干一件事情的原因和目的,決定了你究竟能走多遠。
考研中,其實很多人不是在考場被打敗的。他們是被自己打敗的。在很多考研文章、學姐學長的分享中,甚至你準備到十二月就會看到,十個人準備考研,上考場的能有五個已經很好了。甚至有的人報了名都不會去考試。
要是爸爸媽媽讓你考研,你自己不想考。看著別人考研,你想著我也考一下,沒想為什么會考。我勸你趁早別準備了。節省點時間,實習找工作,玩玩耍耍談戀愛,都蠻好的。
我是畢業一年后準備考復旦的,其實大三我也準備過考研,最后沒堅持下來。當然這與我當時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而難以堅持有關。當時選擇了法律碩士,但是其實并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學起來痛苦。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很重要,就好像你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一樣,艱難困苦那都不是個事兒。
有的同學適合工作,有的同學考研更加合適。這需要大家按著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考研最后也要工作,早點積攢工作經驗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為什么要考研?
我工作后為什么考研呢?因為我的工作中,需要拉廣告,但這并不是我想做的。我想轉崗到杭州總社,卻希望渺茫。我在浙江省的建德辦事處做記者,我的編輯遠在杭州,和我一起做記者的是和我同年畢業的,大家都在摸索中。那個時候報業已經顯示出一些頹勢,因為我們新進的人都是需要拉廣告的,甚至很多文章也是為了廣告而服務的。我本想在報社好好練練筆頭,寫出一些自己的作品,但是半年下來,能拿出手的稿子很少。能拿出手的還都是被發行主任罵的不讓上的文章,最后編輯偷偷上的,因為這一個版面他們是可以拿來換錢的……
廣告壓力下,我半年拉到了四萬的廣告。主任讓我后半年拉十萬的廣告,我不是本地人,在一個縣級市,拉十萬廣告是很難的。我能拉到廣告是因為我比較幸運,我的廣告客戶人很好,現在還和我有聯系,去年還帶著孩子來復旦參觀。我想著我并不是為了拉廣告而進入的,雖然我有一定的銷售潛力吧。
之后我開始考慮考研的事情,想繼續深造。我選擇的是大學本專業考研,因為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再去換一個專業。我的本專業我還挺喜歡的,比較了解。跨專業考研風險較大,我大學同學應屆考研時,考上的大多都是本專業考研。
選擇重于努力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經常聽到。在選擇前要衡量自己的實力。
有人問我,你不怕考不上嗎?我沒有害怕過,我本來打算考的是武漢大學,在知道復旦大學也有這個專業后,衡量了一下,選擇復旦。甚至選擇時有種興奮的快樂,比準備考武大更加令我激動。到現在,我十分慶幸當時的選擇。我每天走在復旦的校園里,在林蔭下,在光華草坪前,我都十分的快樂。這是我一生都不后悔的選擇。好的大學提供的資源和視野、良師益友,真的是今生寶貴的得著。
我的專業,武漢大學除去推免招生6-8人,免學費。復旦收學費,還挺貴,招生名額為25個,推免約6-8個,考研名額是17個左右。考研初試按名次排序,進入面試。意味著考武大必須進入前六,而考復旦需要進入前十五。那么其實招生人數越多,幾率越大。當然報考人數也會多。
增強我選復旦的原因之一是我發現我同一級的有個女生考上了復旦這個專業,我們雖然不是一個班,但是成績屬于同一水平。在聯系上她后,我看了專業課真題,覺得我努力準備是可以考上的,并調查了很多才定下了考復旦。
考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信息搜集。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很多機會的喪失。還好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盡自己所能的搜集有效信息。我會專門寫文章,講信息搜集的,這是一大塊內容。其中對于選擇至關重要的主要有招生人數、推免人數、報錄比、歷年分數線、歷年真題。很多人依靠網絡獲取資料,但若是能找到考上的學長學姐,這是更加好的選擇。不認識學長學姐?后面我會專門寫文章教你怎么“勾搭”學長學姐:)
我工作后辭職考研,壓力是比較大的。應屆生考研不成可以繼續找工作,辭職考研若是考不上,你也沒工作,還要頂著輿論的壓力。辭職后我是在家中準備考研的。不像很多人在學校旁邊租個房子,在大學圖書館里準備。我就在家中復習的,因為家鄉是個小縣城,圖書館都很小,圖書館大媽愛聊天,環境還不如家中好。
我們每天都做出了很多決定,而在大的決定上需要反復衡量。確定好方向后,便有很多細節的選擇,這些選擇需要按自己的情況實事求是。我學習并不一定需要一個圖書館的環境,在家中我可以學習。對我學習來說,更重要的是睡眠環境安靜和復習時間的自由安排,在家中這些都是可以保障的。還有一個個人原因,就是我姥爺當時已經91歲了,我想陪在他的身邊。他去年去世了,我很想他,但是我很高興還是多陪了他一年多的時間,因為有些人是很難等著你的。
看著上邊的文章,你可能覺得我沒說什么具體的東西。但是這些問題的思考確實十分關鍵的。這決定了你在考研中的動力和選擇。
好比一輛汽車,你加滿油保養好,再加上一個GPS導航,你會開車便能行至遠方。油便是你的動力源泉,你為什么要考研。GPS是你的方向,在考研中便是你的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在確定了這兩件事后,如何學習只是合適的方法加功夫的事情了。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的選擇,我后面的文章也會介紹。
我把自己的選擇過程和選擇的原因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做出自己的選擇,并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