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死海效應

今天在灣區日報上看到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文章不長,就粗略的把它翻譯下來了。下面是正文:

大型組織和企業伴隨著IT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我已經在這里討論過很多次了,那就是如何盡其所能的尋找并且雇傭到最優秀的工程師。即使你發現并且聘請到了優秀的IT工程師,但真正的問題是:你能留下他們嗎?

我在很多大型機構里看到了一種反面典型,我將它稱之為:“死海效應”。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約旦中間的一片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水域。約旦河的河水匯入死海,其自身水的流失只能通過蒸發。這也就意味著,在成百上千年的時間里,死海的鹽度已經變得非常的高。因此它幾乎是無法維持生命的存活的,也只有在春季泄洪時會降低它的鹽度。

在許多大型公司和政府機構的IT部門里(注意,不是小型公司),工作就像在死海一樣。新員工的招聘對管理層來說是有必要的。他們的資質(天賦、教育、專業、經驗、技能類型)往往會有很大不同。這取決于當前的需要。例如,員工離職,人事預算,招聘人員的招聘能力等。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是平等的,IT部門中僅具有一般能力的人應該和那些剛入職的人拿差不多的薪水。

但是在我的經驗看來,這些并不會發生。相反,更多有才華有能力的工程師將會離開————“蒸發”。他們是那些最不可能容忍頻繁發生的愚蠢行為和大公司里的職場斗爭。但他們也是最容易找到其他工作的那批人。

那些想要留下來的人————“蒸發殘留物”,是一些最不具有才華和效率的工程師。他們往往感激自己能夠擁有一份工作,而且對管理層有更少的要求。即使在職場中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不大可能跳槽在別的地方找到工作。他們傾向于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承擔起關鍵系統的維護責任并且成為“老手”。這樣,就不會有任何人希望他走了。

我在這里描述的很寬泛,不過我已經在許多不同公司的IT部門看到這種效應的發生。大公司積極的尋求優秀的人才,效果卻相反。它們正在不斷的失去真正有才華的人才卻留下了那些碌碌無為的人。而且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一個公司的IT部門越糟糕,就越難招到優秀的工程師,就更難留住他們。現在達到了一種情況:真正優秀的人才只會出現在入門級的部門,一旦他們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就立馬走人了。

原文下面有一些有意思的評論,就不翻了

灣區日報
The Wetware Crisis: the Dead Sea effect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型組織和企業伴隨著IT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我已經在這里討論過很多次了,那...
    Levan_li閱讀 712評論 0 2
  • 21克的愛 這是靈魂的重量 意思是我要 用百分百的靈魂愛你 有一天 離開的時候 靈魂還伴隨著你 如果死后的靈魂 是...
    曉曉老師Y閱讀 266評論 0 2
  • 一一一資洲八景之一。 江中無魚那來舟? 中壩消彌悲晚秋。 魚燈晚唱無消息, 幽幽沱水向東流 注:中壩,原江心寬闊,...
    黃泥村人閱讀 581評論 12 20
  • 坐過高鐵方知火車的慢,那是一種和時間進行拉鋸賽的感覺。它就這樣在鐵軌上緩慢地前進,腳下“咯噔咯噔”的車輪轉動聲...
    三水亭閱讀 1,033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