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都覺得,那些短期無關人生大事的選擇一定可以區分出利弊好壞,但至于那些可能會改變人生方向屬于自己宿命的選擇便真的無法進行比較更不能分出好壞。
? ?首先,做選擇所依據的標準是主觀唯心且辯證發展的。個體之間的參差差異,約束選擇的不同條件,致使誰都無法拿出一個固定的準則也很難參照他人的標準。只能依賴于自己。但可笑的是你永遠無法站在現在這個時刻去窺探未來的境況,可以預測和推斷但不要忘了這個設想中的未來以及此時的判斷準則是帶著現在你的眼界、心境、遭遇的烙印,還受著此時內外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同時不得不受限于現在你的學識基礎和思考能力。隨著作為個體的生命進程的發展,無論是變得更強或更弱,你做判斷抉擇所基于的這一切都會相應改變。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絕無一勞永逸之可能。
? ?再者,我們對何為有利何為不利的判斷是虛妄的,即無所謂最優選。利和不利就如硬幣的正反面,僅作為區別彼此的一個符號稱謂罷了,代表一種相對關系。我說你是正面,那么他即為反面。反之亦然。故正反/利弊并沒有被牢牢固定、皆可反轉變化。正如很多人都曾有過為某件事悲傷不已后來卻被證明是喜事,或曾一度興高采烈覺得喜從天降的事不久后卻發現是令你陷入兩難境地痛苦深淵的罪魁禍首,諸如此類劇情反轉的經歷。
? ?這些大到足以改變人生道路/顛覆人生追求/更換人生伴侶的抉擇往往都依賴于曾經你的過往,那些你讀過的書、見過的人、看過的電影、去過的地方、待著的環境、接受過的教育、思考理解了的道理、愛與被愛過的感受、想要的及擁有的東西,等等。終有一天,某個量變到質變的時刻你猛然成長,它們變成了你身體的一部分、塑造了你獨立思考的內核,給予你改變和選擇的勇氣,在關鍵時刻幫你下意識地做出那些屬于自己宿命的選擇。不依靠旁人的判斷也不依仗當世潮流,自然少了糾結和埋怨,有的只是水到渠成順勢而為的通透豁達,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自信了然罷了。
? ?所以啊,在人生交叉路口徘徊不定踟躕不行時,糾結于選擇而不敢往前走;或選擇后囿于比較孰優孰劣,不能對當下的選擇盡心力,都是在做無用功,給自己徒增煩惱罷了。
? ?智者在數百年前就說道“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 ?也許,前進才是唯一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