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因工作原因上午來到公司,看到翁伯正在包餃子,我興奮不已,事情還沒做呢,就跑去學著做餃子。
翁伯做的餃子很漂亮,像一個個小花瓣,像云吞的樣子。原本我只會做一種很簡單的餃子,將圓形的餃皮對半捏緊,最多再在邊緣上捏出一點小波浪。這次跟著翁伯學習,發現怎么做都做不出來像他做的餃子那么好看的模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又可以多學做一種餃子的樣子。
餃子餡很豐富,有瘦肉、香菇(泡了一夜)、蝦米、芹菜,還有一種海魚干。餃子湯的料也很充足,有芹菜梗切成的小粒,干貝,瘦肉沫。一鍋餃子,還沒煮熟,香味已經溢滿了整個房間,惹得我們都要流口水了。盛餃子的碗里,翁伯給我們放了他自制的用豬油炸出來的蒜頭末調料。餃子湯入碗,一股香味撲面而來,夾個餃子一口咬下去,滑溜溜的餃子皮,帶著湯汁的餡料,不粘牙不油膩,口齒留香。
中午又呼喚來兩位同事,還有一位也在加班的男同事,我們四個人擠在翁伯的小屋里,吃著美味的餃子。個個贊不絕口,都說好吃!平時有時間他都自己做飯,喝點小酒。他做的鹵水,粥類,餃子,都很好吃。
不管是吃飯的時候還是飯后喝茶的期間,言語風趣幽默的翁伯常常把我們幾個逗得哈哈大笑。他就像個老頑童一樣愛開玩笑。
翁伯快70歲了,他現在是我們公司的花工,負責打理花花草草。他說年輕時做過很多事情,去過很多地方。經歷艱難的歲月,貧窮的生活,但他都一直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他說:“覺得自己很幸福,你們這些年輕的小孩兒,都愿意跟我玩,跟我開玩笑。”這么一位翁伯,公司上到老板,下到保安,大家都很尊敬他。
中午這頓餃子,讓我想起了老嬤(先生的奶奶)。一位身體硬朗,聲音洪亮的老太太。以前總是聽先生說,從小他們兄弟幾個都是吃奶奶做的飯長大的。她總是說奶奶做的飯很好吃!很好吃!百聞不如一見,今年國慶的時候,我終于嘗到了老嬤的手藝。
那天一去到小叔家,老嬤和堂妹在包餃子。我也興致勃勃地和堂妹一起包了起來。中午吃蒸餃,還有一個美味的湯,瘦肉絲瓜湯,非常的清甜美味。我們問老嬤這是豬哪個部位的肉?因為不是五花肉,也不是里脊肉,更不是肥肉,但不是普通的瘦肉,老嬤竟也說不出是哪個部位的肉。但她說是肉下面一層的肉。我們都很佩服老嬤不知道是哪個部位的肉,竟然也能買到。據說那是一層,薄薄的肉,連著一點筋,不肥不膩,所以煮出來的湯才會這么的清甜爽口。
若說之前知道老嬤每天還會做家務煮飯研究新菜式,給我的感覺就是她很能干。那么這餐飯,我又感覺她非常講究。
老嬤生養了六個孩子,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艱苦條件自不必說。他們辛勤勞作把孩子拉扯長大,成家立業。然后又幫著帶了接連好幾個孫子。很佩服他們老一輩人的頑強堅毅。老嬤今年88歲了,她每天自娛自樂的到小區樓下,運動,散步,買菜做飯,做家務。
兩位老人家,熱衷美食,做飯考究,都體現了他們熱愛生活的態度,樂觀向上的心態。現在的年輕人,就沒有這種耐心花幾個小時去做一頓飯甚至鉆研食材,因為外面滿大街都有各種美食,隨便下個app就能點餐,方便快捷。可是我們也失去,做飯,在那種慢工出細活中,感受生活的真實與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