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卓克在《科學思維課》專欄中解答了一個問題,進行了一個辟謠,我簡單描述一下。
有人提問:強生公司發的新聞說HIV疫苗進入第三期了,想知道艾滋病是不是也離治愈不遠了?
卓克老師教了我們一個鑒別方法。
這個新聞是8月9日的,而強生是7月24日宣布全球首次HIV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7月24號公布的消息,8月9日才開始刷屏。
憑這一點就可以大體推斷出這個新聞是炒起來的。你再仔細看一下,就發現內容里提到了某幾個醫藥公司,再核對下股票市場,這幾個和疫苗有關的醫藥公司大漲。
然后,紐交所的強生,基本沒有波動。
通過以上信息推斷,這很有可能是一波借勢的炒作,而且蹭熱點蹭的還不及時。
那么問題來了,大規模轉發的這個熱點,是一波炒作行為,而且與事實相去甚遠,事實卓克老師給出了答案,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只是初步在動物實驗觀察有效。
這么一個所謂的新聞,就這么在朋友圈大肆宣傳了,轉發的人是如此之多,幾乎沒有人會去做這個驗證,很可能很多人看都不去看就隨手轉發了,覺得自己抓住熱點了。
你說轉發這樣的新聞,也無傷大雅,他炒作的目的無非是針對股市的,你不炒股的話,也無關痛癢。
再回到今天的熱點,蘋果公司在北京時間昨晚發布iPhone x了,今天一早,朋友圈就開始各種轉發,面部識別,什么男人再無隱私可言,晚上睡覺就給你解鎖了,什么女性朋友也不要買了,卸了妝解不了鎖。
我就想問一下,作為全世界第一個使用FACE ID的手機,你們對他們的技術難道一點興趣都沒有嗎,它的原理是什么,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蘋果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這種技術上的問題都沒解決,就敢把手機賣八千多。
我來簡單科普一下FACE ID的原理,通過屏幕上方的攝像頭在用戶臉上投射超過30000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電,繪制出一個專屬于你面部的深度圖,而當你解鎖的時候,通過紅外線掃描進行對比。
我再來說一個情況,我們平時的二維碼部分破損以后,都可以識別,這是因為二維碼在生成的時候就已經設計了容錯機制,不超過一定的比例,都可以識別。
那么我想,基于FACE ID的原理,設計一個容錯機制,任何人的眼睛都是長在鼻子上方的吧,你化了妝你臉的輪廓不會發生變化吧,設計這么一個容錯機制會很難嗎,基于硬件的成熟,只需要在算法上做點改進就OK了,再不濟,讓你多錄幾張照片,化妝前和化妝后,睜眼和閉眼,也能解決問題。
iPhone x 在演示臉部識別的時候,在那樣的光線下,也只是第一次識別失敗然后馬上就識別了。
那么我就有理由相信,當iPhone x正式面世的時候,所謂的化妝和睡覺時的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所以我認為:以上我提到的兩個問題,轉發的人當中,伸手黨居多,有蹭熱點的心理,覺得自己緊跟潮流。
但是,上面兩個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并且無關痛癢,多少人在生活中,不停地被收割注意力,拿來主義,不假思索地相信,哪怕是自己多花一點點時間去思考一下,哪怕是有一點點好奇心,可能都不會造成這么大范圍的傳播。
已經習慣了轉發這些的人,如果有一天,當他看到跟他自己相關的一些話題,而這個話題又是偽科學的,并且照著去做了,這個后果我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