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寒風肆意的刮著,裹著大衣似乎也不能很好的御寒,冬天的腳步真是愈加近了。
三兩枝條稀稀疏疏,也很少再見鳥兒蟲兒的身影,不遠處的煙囪冒著兩縷青煙,直直的,像是要和天上的云朵連成一片。小城的人口原本不多,冬天的街頭人、車甚少,小城看起來便更顯蕭條了。
媽媽打來電話說,家里那邊又下雪了。下雪時的天氣還不十分冷,她看著門前堆雪人的小孩子們就想到了我們姐弟三人,十多年前,當我們還是十來歲的年紀,也是愛玩雪的,常常因此弄臟了棉衣。
我一直是不喜歡冬天的,不喜歡厚重的衣服把自己裹成大熊,不喜歡冬天凜冽的寒風。但卻獨愛飄零的雪花,原因無他,只因浪漫。
可能是小時候看多了偶像劇,覺得冬天飄雪的夜晚,昏黃的路燈下,一對情侶牽手而行,說說笑笑,這場面真是浪漫且溫馨極了。
那時年紀尚小,但心中卻從小就留下了這樣美好的愿景,未來的男朋友,我要約你去看雪。
我的故鄉是內蒙古最北方的一座邊陲小城,地理位置決定了家鄉冬長夏短的季節特點,她是每年第一個受西西伯利亞冷空氣照拂的城市,也是最后一個氣溫回暖的城市。每年十月一日就開始供暖,次年五月一日停暖,長達七個月的冬季除了漫長,還是漫長。
幸而供暖設施完備,漫長的冬日并不顯冷。家鄉的生活節奏很慢,朝九晚五是常態,我真心覺得,家鄉是養老的勝地。我常和爸媽說,等我在外面闖出一片天地,定會回來陪你們過閑云野鶴的日子。但愿這話,別落了空。
這已經是今年家鄉下的第二場雪了。我知道,家鄉的雪一向就來的很早,可沒想到這樣早。兒時許下踏雪愿望的那一年距今已過了10年的模樣,我的愿望卻還只是個愿望。
因工作的原因,我每年只有一次回家探親的機會,少了見父母親朋的次數,也很多年未見家鄉的雪景了,每每想起,總有些悵然。
所以,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小城。
小城的雪景也是美的,只是時間來的比較晚,每年的初雪大概降臨在圣誕節前后,配合著圣誕節的氛圍,很是應景。
還記得去年平安夜和同事一起去教堂禱告,在回寢室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雪~鵝毛般的雪花一片一片落在光禿禿的樹枝上,落在路燈上,車上,行人的外衣上,落在我們的頭上,手上,鼻尖上,很快路面就被薄薄的蓋上了一層白衣。在昏黃的路燈的照應下,顯得十分祥和。
不遠處走來一家三口人,中間的孩子大概只有五六歲的樣子,父母在他的兩邊,每人牽著他的一只手,忽的用力,孩子被兩人高高舉起,孩子興奮的叫著,一家人開心的笑著,走著,越來越近,直到與我們插肩而過。
我忽然心頭一震,這樣的場景多么似曾相識呢,我轉過頭凝視著這一家人,想著,如果有一天這幅美景里的女主角是我,該多好~
我將這想法說與同事聽,同事笑我無聊且矯情,她覺得下雪的時候那么冷,何必要忍受著寒冷站在雪中呢?
其實下雪的時候不冷,融雪的時候才冷,但不管下雪還是融雪,我們在乎的也不是天氣的溫度,而是那一刻的愿景實現的美好。所以你看,人與人的思維差距多么大,旁人不理解也沒關系,萬千人海中,總有一天,我會找到如我一般的人。
時間滴滴答答的走著,還有一個月就又到新一年的圣誕節了。如果今年的初雪還能如期將至,平安夜那天,可以約你一起來看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