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上林老師的課程,整個課程呈現的畫面效果簡直大美了。課件畫面加上聲音的搭配,最后變成流動的畫面,真的好享受上課過程;還有林老師肢體語言+聲音的配合,整個過程很有畫面感。我在上課偷偷的練習自己跑到講臺后面,撓撓老師的后腦勺,感覺很有趣。我在課上真的能看到鏡子里的我勒,真的好神奇哦,我跟我自己重合的時候,我感覺我真的很有力量。我看到我在大堂天花板上愉快的飛舞。
這次聽課對我觸動最大的五個收獲點分別是
收獲一:
了解了潛意識與意識本來就是同時存在的,就像天使水晶球與雪花飛舞的畫面兩個存在本身這么自然;平時除了吃飯和拿筆,其他小事情(刷牙、系鞋帶從右腳開始系鞋帶)盡量有意識去訓練我的右腦思維,以及盡可能的做一些開發我女兒右腦思維的訓練。全息是無處不在的。
收獲二:
“0-10000-15000-20000公里”隱喻人生。假如20000公里就是人生的話,無論我們是裝病,還是瘸了一條腿,還是兩條腿都不在了,也要像毛毛蟲一樣蠕動著也要爬完全程。
收獲三:
人生就像是游樂場正能量的生活,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用正能量的能量去溝通,去愛。給自己美好的食物以及快樂的過好每一天的。這些我們都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對自己好的方式去開啟新的一天。不能用無所謂的態度馬馬虎虎、草草的吃飯,這些我們都有選擇的。這些都是老師給的啟示。還有人生是用來體驗的,我要體驗游樂場的生活。學會正向暗示;相信世界上充滿奇跡。假如周圍有不安定靈魂,不要被她影響。
關于人生的另外一個說法是“人生像酒,需要重新發酵。
收獲四:
我在30歲的今年,才明白了先放小石頭、還是大石頭的道理。 杯子就這么大,應該想辦法讓杯子充實的裝滿不是嗎? 就應該是像老師說的先放一個大石頭,在看著合適的位置放一些小石頭;再放一個大石頭,然后再合適的位置放一些小石頭;如此循環,直到裝滿。這么簡單的道理啊。我現在才懂。這也有點像人生的隱喻啊。假如一個杯子是一生,如何精彩的、不留遺憾的度過呢?先要有美好的大石頭事件,又有好看的小石頭細節補充,如此才好。有時候太關注大石頭,不注重細節的毛病得徹底的清除一下。
收獲五:
18件急救箱(30歲)——備注:排名不分先后。
1.我的偶像:李欣頻老師
2.我的調頻的音樂(購買調頻音樂)
3.我的女兒(2歲)
4.我喜歡的書(我喜歡的書,每天6-30分鐘)
5.我的好友(打一個電話給好友)
6.我的媽媽(打一個電話給媽媽)
7.跑步運動
8.冥想
9.跳舞
10.畫畫(每天畫畫)
11.帶女兒去大自然
12.待女兒去海邊玩沙子
13曬太陽
14.睡覺
15.吃一頓美食
16.去看一個畫展(藝術展或者藝術節)
17、約一個好友去喝咖啡(或者和好友找一個有趣的、刺激的東西去體驗一下。)
18.去游樂場玩一下。
收獲六:
關于臺灣福祿猴事件的忍辱:
首先,明白自己有一個情緒(期望與現實)落差。其次‘不認為是忍辱,看成是一種轉換(把想罵變成一個創作。)再次,我們的念頭:每一個低潮,都是為了高潮準備。除此之外,我們要自信心足夠,充滿感恩,用自己的喜歡去感動別人。最后:明白”名?陰陽抱和,毀與參半。
關于答疑:
收獲一:
平時我經常不經意在玩這個全息,看一眼游客,然后閉眼想象一下她的素描畫作。只是我不能很好的記錄全貌;今天課后問了老師如何更好地應用全息來記憶細節呢,老師的回答是:“多練習就好”。
收獲二:
一個概念:金錢是流動的能量。
有關金錢卡債問題,給自己定一個清晰的落地的目標。即便背負著這么多卡債,但是老師離自己定的目標越來越近,最后實現翻盤。落地細節部分:1.列出具體的多少努力列表;2.有足夠的安全感保護自己身體。不要長期縱容自己不好的狀態。3.要明白負債并不是不對的東西,我有足夠的錢來喂養我自己。
收獲三:
關于逆年齡。林老師看過去,真的像一個28左右的人,實際年齡居然是54,真的不可思議。老師說了:“自己決定自己壽命“。好好學習,用?最好的能量”,讓年齡不在是課題。
收獲四:
關于”怕“。有一位同學看不到想象中鏡子的畫面,老師說:”你的害怕已封鎖可能性。并且說什么東西出來都不要害怕。勇敢的敲開那個點。關于哀悼,要花時間哀悼;關于節哀,“哀不能節”。
備注:老師提到的名言:“你在這個城市可以呆下來,你在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
總結:
萬物生發,由近及遠, 隱約神秘 ,彼此互連。謝謝林老師,謝謝舉辦課程的團隊人員,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