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詩歌網
時間:2015年11月04日 9:10
清 晨?
扎西才讓
或許野草想脫離地面飛向碧空,
像箭簇,也像思想。
或許鼴鼠還躲在洞里,
是一只只無法沉默的鐘。
從花瓣上能看到陽光烙印的七色,
從漸漸展開的廣大土地上,
也能想象到無法收攏的野心。
偌大的草原,
土地深處流動著血脈,
石山下埋著人類逐日時
遭遇過的那片桃林。
若我像螻蟻生活于草底,
將能目睹圣僧的袈裟
也遮不住的日出。
若我睡在地底下,
也能在漸漸喧囂起來的世界里,
聆聽到大地的清吟。
(原載《詩刊》2004年7月下半月刊,入選《70后詩歌檔案》)
【點評】
無法沉默的鐘聲在清晨敲響。
當扎西才讓的詩落入眼簾,總有一種欲望在心里翻騰。他的詩,讓人似曾相識而又遠隔千里,仿佛藏民族雄鷹展翅般的靈魂。無論在天空,還是草地,無論在森林,還是河流,都深深地留下一個民族堅韌跋涉的足跡。他把高原的諸多物象收藏在心里,用格桑花的美和內心的虔誠來完成詩行。這種美與虔誠,是異域的、標新立異而獨樹一幟的。就像“一只只無法沉默的鐘”在清晨敲響,伴著喇嘛的禱告,一沖碧空。
當陽光在晨霧中呈現異彩、在雪山、草地上舒展,我就可以感知扎西才讓那顆無法收攏的野心,并把這種野心迅速推向詩的意境。這種意境,是扎西才讓的意境,是藏族人民的意境,是中華民族博大胸懷的意境。
扎西才讓將草原奉為心靈深處的血脈,把土地和人類的共同命運緊緊地連結在一起。他的詩句,或俯于草底,諦聽圣僧的腳步;或深潛泥土,聆聽大地的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