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自己是一個上進的人,其實是被恐懼感,不安全感所支配的;總以為自己是一個關(guān)心別人的人,實際上是通過關(guān)注別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嘉許之后的成就感和價值感;總以為自己是一個喜歡看書,愛學習的人,實際上重數(shù)量不重質(zhì)量,是十足的焦慮感驅(qū)使我的;總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孝敬父母的人,而很多時候只是例行公事,因為我感覺不這么做是不對的;很多事情雖然不錯,但是是起心動念錯了,結(jié)果都是零。
怎么辦呢,其實還是要知道我是什么樣的人,要什么,看到事情價值和意義,才會樂意去做,而不是被恐懼,傷痛的感覺驅(qū)使著做事情,因為一旦這些負面的感覺消失了,我的動力也消失了,又陷入無盡的負向循環(huán)中了,終于想通了為什么我得意的時候不看書,不寫東西,都是悲傷的時候才去反思和思考。
接下來就是去做了,也是最難的一步,在事情中煉心與練心,不是好的動機我就不去做,不需要那些演出。而如果是我要的,我要挖掘到其中的意義價值,就算我自找麻煩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