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你每天只要動一次偷懶的念頭,就足以養活那一頭月入十萬的知識網紅

在物理世界許多人人皆知的道理,上升到精神層面時,許多人卻突然看不清犯迷糊。

1.現在是學習型社會,人們都開始談論知識的價值。但是如果你在讀書時代是個學渣,而現在突然感覺自己很會學習,卻沒有經歷任何痛苦和曲折的過程,那么十有八九,你現在所擁有的“我很會學習”的感覺,就是如假包換的幻覺。

2.所謂鉆研最好的方法是一條不歸路,不歸路就是沒有路。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過去,利用持續行動的力量給自己的成長復利,這是最樸素也是最有效用的方法。兩點之間的直線最短,至少在歐氏空間如此,但是如果你的認知被扭曲以后,你就會非要走出一條S形曲線,然后說這個最短,并且感到得意,這一定有問題。

3.在物理世界許多人人皆知的道理,上升到精神層面時,許多人卻突然看不清犯迷糊。去樓下便利店買個水,你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走過去就好了,沒什么人去給你分享“快速買到水的十大方法”,學個英語、練個寫作也是一樣的,從你的現狀出發,一步一步走過去,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卻會對“快速進步”情有獨鐘,這是一種病態,試想一下為什么沒有人去搞“快速吃飯的五個訣竅”?成長進步就和一口一口吃飯一樣,沒有那么神秘。

4.快速閱讀和快速學習的研究有沒有價值?當然有,但是有一個極端重要的前提就是,學習此類技術者,必須要有深厚的內功,建立的完備的體系,有一套自洽的成熟理論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對一本書可以輕松捕捉到要點,從而吸收到精華,于是一天一本書,一點問題都沒有。

5.但是超出此范圍之外,任何以快速為噱頭的傳播者,都會變得無能為力,因為他們也要遵守客觀規律。所謂的客觀規律就是,一個領域,如果你扎扎實實花了十年的功夫,是斷然要比一個學了十天不到的斜杠青年要有深厚的功底。這個溝壑沒有任何人可以逾越。最近我在一些網紅暢銷書中看到一些重大錯誤,屬于概念完全混淆的類型,其實就是網紅強行跨界學習但是一知半解的惡果,于是我感到很遺憾,又有一批人要誤導了,不過好在大部分人是假學習,學了也會忘記,所以反正還好啦。

6.現在的知識經濟時代,其實人們推崇的不會是那些治學有方的師者長者,而是那些看上去用了很快速的時間變得看上去很厲害的人,這和學習其實并無關系。學習的研究者如果真要檢驗其水平,只要去學一個新領域的知識,看你多長時間能學到應用的水平,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很難辦,大部分人還是會固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擅長研究學習,教別人學習,而不是自己學習。

7.以我的實踐經歷來看,我認為目前互聯網上大部分對知識有興趣的人,其實正是一群亟需扎扎實實打下知識基礎的人群。也就是這一批人需要的不是“快速”的拯救藥方,而是“穩健”甚至“慢速”的,把自己的高樓大廈地基重新施工一遍。

8.但是殘酷的是,這部分工作一直會被人忽視。采用鴕鳥政策無利于問題解決,于是我們也一直在承受忽視問題的后果。幻覺于是只會存在腦海中,但是帶不到現實社會,改變只生發于大腦,卻從來不會在生活中見證。迷茫、窮困、焦慮就是我們的標簽,如果說得好聽叫做“一代人的困惑”,如果說得不好聽,那就是“一代人的咎由自取”。

9. 生活非常有意思。你平均每動一次偷懶的念頭,互聯網彼岸就可以養活一頭月入十萬的知識網紅,還有自動分享人生經驗的高級功能。網紅工作非常勤奮,不會偷半點懶,就是為了在你偶爾心生困頓想偷懶的時候,把罐裝好的內容材料,無縫送到你的心田,你感到甘之如飴,熨帖心靈,然后網紅那一頭的存錢罐也鐺鐺作響,更加人生輝煌。最后,你得到了心靈安慰,網紅得到了財富自由,兩全其美,這就是知識服務。

10.這是一個階層固化的時代,知識的階層固化,也先進地跟上了腳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