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嶄新的和更好的方式做事的人才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人
過去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過得很苦。
每天看書上微課,學習了一大堆新知識,卻沒有學以致用。抱著舊想法,不踐行新知識,結(jié)果當然苦。為了使日子變甜,于是我決定踐行新知識,變著花樣做事。
1
比如今天寫作。
我打開電腦桌的上的書,找到第一頁,對自己說,從第七句開始寫起。為什么要選擇第七句?
一,七是我喜歡的數(shù)字,二,上帝用七天創(chuàng)造了世界,三,七,是行動派琦琦的諧音。一直被她的執(zhí)行力所激勵,故此,要選擇七,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執(zhí)行力。
回顧過去,想做什么事情,總是一拖再拖。
效率低,成果少,實在不好意思混日子了。
我要改變,要更新自己的做事方式和思考方式。
要學會用新的方式,去做事,去思考,去做文章。去給我的客戶和讀者帶去新的體驗。
過去是寫文章,現(xiàn)在是做文章。
深圳作家鐘二毛,對寫作有個不錯的比喻,他說文章不是寫出來,是做出來的。
怎么一回事?
他解釋說,做文章,就如同炒菜。
你要學搭配材料,選擇各種食物和盆子,然后憑著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做出一臺美味佳肴來。
他建議作者們,要學會謀篇布局,要學會靈活地使用和組織手中的素材和靈感,像一個廚師一樣去烹飪自己的作品。
寫作就是為了給讀者創(chuàng)造新的體驗,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可能性。
不然人家打開你文章一看第一個字,就知道整篇文章在說什么。
文章內(nèi)容又沒有吸引力,人家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去看?
所以,做文章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我寫這個東西,能夠超越多數(shù)讀者的體驗嗎?
可以帶來新的角度和發(fā)現(xiàn)嗎?
即使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只要你肯用心,肯定能夠創(chuàng)造不同的可能性,吸引著讀者的眼睛,從頭看到尾,還大呼過癮。
我做文章的時候。也開始發(fā)揮這種本領(lǐng)了。
先劈啦啪啦寫一大堆,然后再通過靈活搭配,將各種材料打亂,按照不同的組合回爐創(chuàng)造。
這就是我需要強化的能力,我要時時思考,作為一個心靈寫手,我要寫什么?能否用更好的方式?除了一直使用的方式之外,還有新的可能性嗎?
做文章如是,做人做事也是一樣的。
一定要多思考,多去想一想,怎么給人創(chuàng)造新的驚喜和新的發(fā)現(xiàn)。
同樣的一件事,很多人寫過了,很多人看過了,我就還這樣寫,不是找死嗎?
讀者連打開的念頭都沒有。
為了吸引讀者,有必要學會使用一個勾人的標題。最重要的,一定要寫出,超越一般人常識和預期的事情。
當讀者在你的文章中,看到新的可能,得到新的啟發(fā),感到新的體驗,他就會覺得看你的文章,是有趣的事情,很值!
別說點贊轉(zhuǎn)發(fā)打賞轉(zhuǎn)粉了,
他還會幫你宣傳,推薦給身邊的小伙伴!
2
作為一個心靈寫手,一定要創(chuàng)新。
鐘老師把做文章比喻成做菜,我發(fā)散一下思維,如果是我,我會怎么看待寫作?
嗯?我想一下。
記起來了。我曾把寫作當成一個人的穿衣打扮。
首先身體和衣服,就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要想文章有好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平時就要多鍛煉身體《多看書多思考多輸入,》接著一個人穿衣打扮如同內(nèi)容的精彩紛呈。有些人比較隨意,穿衣打扮乏善可陳,有些人就很講究。每次穿衣搭配,都收拾得大方,得體,魅力十足,如同T臺上的模特。
我們想要得到更多讀者,想要更多人的喜歡,就需要把自己的文章,從內(nèi)而外都收拾得干凈,迷人,放下隨便敷衍的心,用上工匠精神,精心打造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篇文章。
在細節(jié)上,認真講究,豐富閱讀體驗,注入真情實感,自然會打動讀者。
這個比喻很稚嫩,表達出來之后,我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不過第一次用文字表達,能夠?qū)懗鲞@樣也算不錯了。
各位親愛的讀者——嘻嘻,看,這個人又在為想象中的讀者寫作了——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肯定自己,鼓勵自己,給自己足夠的愛和時間,去嘗試,去犯錯,去積累。
插個題外話,在做文章的過程中,我注重心靈和與讀者溝通,這是我特色。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恰好喜歡寫作,對寫作,你有什么新的啟發(fā)和比喻嗎?
別光看,要行動起來。
蕭秋水老師經(jīng)常說,看到什么新知識,一定要學會轉(zhuǎn)換到日常生活中,不要做一個旁觀者,要成為一個樂于踐行新知識的人。
為什么要踐行新的知識嗎?
我的理解是,新知識帶來新行動,新行動創(chuàng)造新結(jié)果,新樂趣!
3
鐘二毛老師的寫作比喻,引發(fā)心靈寫手角色的思考和行動。
但是在生活中,我不但是一個心靈寫手,一個成長型自愛顧問,我還是一個自嗨型新人類。
什么是自嗨型新人類?
這個定義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我有必要再次闡述一次:
一般人,
總是等待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日子,給TA帶來快樂。
過去我也是如此。有天我受夠了,決定換一種活法。
于是我開始訓練自己,不依賴外面的事情和其他人,
就自己嗨起來,高興起來。
也就是說,我的快樂不用等待。
我把自己變成自主動生產(chǎn)快樂的人,
在有生之年,不斷更新升級自己的從操作系統(tǒng),自成宇宙,自給自足,自娛自樂,自愛自嗨!
這就是我對自嗨型新人類的定義。
親愛的讀者,如果是你,你會如何看待自己?
你是怎么樣定義自己的?
如果過去的自我看法和自我定義,讓你受夠了苦頭和無聊,趕緊換一種態(tài)度,換一種行為,換一種讓自己感到新鮮有趣的活法吧。
做文章,有很多種有趣的做法。
為人處事,也可以變得靈活有趣。
一天醒來,心情沉悶。
可能是我們打開的方式不對。
這個時候,要回到床上,閉上眼睛。
裝作剛醒來的的樣子,但是不要馬上睜開眼,要先在心里主動去想一下愉快美好的事情,要想象一下喜歡的姑娘答應和你約會,老板給你加工資了,你的文章上首頁了,或者今天是個周末。你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出去自由自在浪一回!
心態(tài)和意識都進入歡喜頻道,
這才是一天打開的正確方式。
然后你就可以笑著睜開眼,去洗個澡,帶著歡喜的心情開始新的一天了。
這是自嗨型新人類最近正在干的事情。
親愛的讀者,你呢,
看完今天的文章,有什么收獲嗎?
你打算如何發(fā)揮創(chuàng)意,
去把今天過成你喜歡又歡喜的樣子?
活出全新有趣的自己,
只需要我們一點思考和行動!
最后謝謝你的閱讀,期待你的留言和評論。
這是持續(xù)寫作第95篇文章,如果你喜歡,歡迎打賞轉(zhuǎn)發(fā)和喜歡評論。
梁超文,
心靈寫手,
成長型自愛顧問,
一個自嗨型新人類,
正在用文字為這個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