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研修總結篇:百人青椒,心靈之約

一眼萬年,為期一周的北師大學習之旅已經結束了,回到家鄉的我卻依然久久不能平靜。從最初的激動興奮到現在的充實感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雪小禪說:“所有美的事物,都值得慢慢思量,一生珍賞。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相逢,只為向美好低頭。”來到神往的城市,遇見湯敏博士,遇見北師大教授,遇見百名青椒種子,遇見互加伙伴和友成基金會成員等公益組織,看到她們身上的智慧與光芒,我知道這所有的美好都值得我慢慢思量,用一生珍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此次北師大培訓中遇到的美好我想從四個方面總結:

一、名家講壇

2018年7月16日,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北京師范大學“啟師計劃——沃土獎”暨鄉村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高級研修項目正式啟動,百名參訓教師在這里開啟了一段神奇之旅。教育部宋磊部長,北師大朱旭東教授,友成基金會湯敏博士,北師大鄭新蓉教授在會上致辭歡迎,并對鄉村教師寄予了深切的厚望。自此之后的三天里,我們聆聽了多位北師大教授的講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京師范大學董春雨教授就《共同的期待——創新教育漫談》呼吁教師要多思考,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宋萑教授就《鄉村校本課程的發展》呼吁從教者要能發現周邊環境中的資源,把它們變成教學的資源。徐勇教授就《中國傳統文化與教師素養》引導我們學好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傳承中華文明,還可以培養出更加健全的人。裴淼教授《全身動作反應法在課堂中的應用》通過生動活潑的示范為我們展示了全身動作參與到課堂中的效果,引人深思。李文華教授《誦讀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了誦讀的魅力,也讓我們看到教育者的職業精神,她是標桿,是榜樣!于丹《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講到人畢其一生應該追求的是成長,健全的人格養成需要向天學自律,向地學包容,學校的生命修復教育和家教門風對人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常常抱怨鄉村的辦學環境,卻不知道鄉村里也有廣闊的鄉土資源可以利用,這一次去北京看到吳桂芳和王雪芹老師班級孩子們的作品真的是有被震撼到,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顆種子,一粒果實都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教學,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和實踐能力。教學真的是一項博大精深的學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只有不斷的學習專業技能,大膽進行教學實踐,不斷嘗試全新的教學方式,勇做有趣而有深度的老師才能讓孩子喜歡,被社會尊重。北師大學者的諄諄教誨還在耳邊。學起來,動起來,變起來,我們終將迎來最好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名校風采

中關村第三小學,擁有獨特的外形和濃厚的校園文化。在這里學校的班級組群建設與大家三小的名字交輝相應,過去,現在和未來自然過渡。在這里真實的學習看得見,團隊協作,跨學科的學習與融合自然而有深度。在這里處處都是展示臺,處處都是學習場,處處都是讀書室,處處都可成長。在這里還可以看到孩子們愛校如家的日常展現,孩子自如的表達著她們對學校的熱愛,訴說著學校是他家,老師們是他的爸爸媽媽,同學是他的朋友,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盡顯其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京一零一中學,一路走來,永不自滿,從勝利走向更高的勝利,從完成走向更高的完成,學校文化建設有深厚的底蘊,不尚空談內斂的文化涵養理性而有質量。施光南藝術活動,體育藝術中,科技創新項目全國領先,管理結構致力于構建發展的多元平臺,構建特色書院課程群,從課程內容到教學模式都成為了自我教育理念下相關實踐研究的主陣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京師范大學,是一片有著豐富教育資源的沃土,培訓課程旨在激發鄉村青年教師自主學習的力量,始終傳達著教育是有意思的,有趣的理念,秉持著幫助鄉村青年教師發展卻不傷其自尊的原則,滋養著教師的心靈成長,激發老師看向更遠的地方,給予老師更多的前進動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為鄉村的一名普通教師,或許我改變不了學校的硬件設備,但在教學中完全可以思考,可以嘗試多元的教學方式,通過一些趣味而有深意的活動融合各個學科的知識點,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能跨界進行課程的生態融合,學生能進行自我的教育,形成有擔當的能力和品格。作為從教者,我們應該走出去主動擁抱全新的教育理念,將新鮮的有效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雖然我們不能做得和這些名校一樣好,但我們至少優于了昨天的自己,孩子們也接受了比過去更好的熏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精益求精的工作,我們必須要用嚴開拓謹的態度去對待,如此才不負肩上的使命,身上的責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黃渤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我們要走出去擁抱世界”,此次培訓我們有幸參觀了首都小學中學和大學的風采,擁抱了這里的精彩,我們可以就著自己的所見所思重新添加自己教學的精彩,讓自己成長,也讓鄉村的孩子們進步!

三、青椒們的請教故事

百人青椒相約北京,這里的故事一如既往的火熱。盛大的網友見面會,青椒們各訴衷腸,場面熱烈到令人動容。聽著他們在青椒計劃,在互加計劃,在網絡學習的感受,聽著她們的教育故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場精神的洗禮,她們的奉獻精神和勇敢故事吸引著我,也讓我想起了從教者不改的初心。自如的談吐,幽默的語言,我們談教育故事,談人文地理,談美食文化,再談北上感受,樁樁件件,愉快而愜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還記得晨曦中,朝陽里,飄揚的國旗,青椒計劃萬里行的旗幟,與青椒種子臉上自信的笑容相互輝映,光彩奪目。還記得吳校長和互加小伙伴專程而來的暖人情意,還記得天安門前每一顆為你而來的勇敢的心,還記得趙靜班長美麗的面容,瘦高的身影后蘊藏的巨大能量,還記得馬正文班長踏實負責的工作態度,還記得青椒俠侶淡定從容的智慧,還記得陳權組長細膩的心思,幽默中的負責,還記得土豆的熱情與堅持,還記得李桂娟老師渾身散發的激情,還記得尹文正老師穩重大氣的模樣,還記得高丙宇,羅瑞,張永婷和陳芬等老師帶來的歡樂,還記得何永超老師汗流浹背卻依然腳不停歇的感動,還記得尚曉軍老師從容堅定的步伐,還記得漂亮的杜曉嬌老師身后的百般才藝,還記得南與亞老師的同鄉相見情,還記得王愛紅老師滿滿的才氣,還記得的太多太多,與你們相見恨晚,是你們讓我有機會走近你們,照亮我心,就讓這一切美好盡藏心間,成為最好的力量催人奮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北師大學習的這些天里,我見到了不同風格但卻同樣滿懷激情的種子,看到了他們奮力燃燒時的最美模樣,看到了他們互相幫助一路攙扶的最美風景,看到了他們鍥而不舍學無止境的最美精神。在這每一位火種的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與他們共聚的時候,不僅有苗壯老師的《青椒?請教》,還能向他們請教到知識,見解和技能,感恩遇見,感恩這一路走來的美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個人收獲與思考

在時光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家記憶,從沒有一次,這么愿意回憶,因為在遇見青椒赴北師大學習的這一年里,我收獲了幸福的時間,看到了正在努力向上攀爬的自己,看到了萬千同行為鄉村教育的執著,看到了互聯網時代技術帶來的未來教育的愿景,雖然現在我還處于遭遇現實的不斷嘗試期,但我愿意改變。一切都是這么美好,為了更好的明天,我愿意學習,愿意行動,愿意分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為百名代表著3.4萬鄉村教師夢想的一顆種子,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認真思考后,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轉變觀念,樹立教育自信。鄉村教育本是一條人跡罕至的路,可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優質的教育資源接踵而至,沒有圍墻的學習共同體悄然建立,互相激勵。此次培訓,我感受到了鄉村教師身上的巨大能量和鄉村教育的美好未來,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勇氣繼續站在鄉村教育的路上,昂首向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保持全新的學習拓展能力。聰明的人總是愿意善于抓住機會為自己搭建學習的平臺,因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自己堅守的東西,為了有能力堅守本心,就必須不斷充電,提升自我,在執著中不斷前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向大勢借力,帶著孩子一起飛。鄉村的孩子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存在視野窄,基礎差,表達能力欠缺等問題。為了讓每一個孩子提筆可書寫可簡畫,張口可哼唱可表達,動手可實踐可成樣,除了學習能培養自己的愛好,能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能看得懂他人表達的酣暢,能感受多樣的技能所帶來的成就感,還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可能,我要帶動身邊的老師積極將網絡中有質量的課程引入到學校中來,增加學生的在校活動,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為提高孩子的核心素養而不斷努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四,與優秀的人同行,不斷分享。未來已來,我們如果不能主動學習,將來就要被動掣肘,屈居人后!事實上,學習有更高效的方法,這些方法就藏在優秀的同行當中,我們應該留意身邊和網絡中的名師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及時向他們請教,把他們給的力量吸收疊合,及時整合資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讓自己不斷充實,讓自己的水平不斷豐滿。同時也要善于運用自己的信息技術技能和教學成果去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也能加入到學習中來,也能乘著互聯網這艘巨輪不斷進步,共同為鄉村教育的明天獻計獻策,增磚添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