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創生記,我們為什么應該寫博客?

何宏偉

Note Yourself

[嵌牛導讀]
博客,英文“Blog”“blog”,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題為“詞匯游戲”的帖子中如此回憶道:我一直很喜歡詞匯,喜歡一遇到生詞就鉆到詞典里面。我喜歡詞匯游戲,詞源學更是有趣。沒有想到這種愛好居然產生了影響,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確切的時間已經記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頁上貼出一個帖子:“我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 blog,或者縮寫為‘blog’”。我也沒有多想,就把這個詞匯用進了我的帖子中,后來大家發郵件也開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行話查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發布Blogger的話,這個詞匯可能就無疾而終。),臺灣地區音譯為“部落格”*。中文釋義,“博”即廣博,博大;“客”,一方面可指作者,另一方面可以成為客人,每個閱讀博客的都是這篇博文的“客人”。

本文不會深究博客的歷史淵源(畢竟和互聯網年齡差不了幾歲),我們聚焦在博客的內容上,博客內容的質量以及博客的受眾是考慮到怎樣的因素才會對一篇博客做出評價,為何喜歡,又為何討厭。作為一個博客新手,如何才能與自己的博客待在一起?

[嵌牛鼻子]
博客知識內化輸入輸出學習

[嵌牛提問]
剛剛接觸博客,也寫了很多,但就是為什么不能吸引很多粉絲呢?為什么還是沒有名氣呢?

[嵌牛正文]
博客的原意就是個人文摘,不同于傳統文摘之處在于博客擁有網絡這個媒介,這樣就會有更大范圍的傳播,會讓更多人了解到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網絡這個媒介來進行探討交流(即個人網絡文摘)。

作為一個博客新手,我不得不承認我遇到了問題【①】,剛開寫的文章只有很低的閱讀量,沒有人和我探討我寫的內容,哪怕指出我的錯誤也行。可是,進入到網絡的海洋,我只是這滄海一粟,我想沒有人會關注我的,沒有人會看到我的“成果“的。慢慢的,我寫博客的心態”崩掉“了,不再像一開始積蓄心力,”想去用力游,游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我們很多人,很多時候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看法,都有想去寫點什么的沖動,可又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夠去做,也許是覺得麻煩,也許覺得沒時間,下面羅列一些原因,可能大多數人會躺槍

  • 總感覺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不出來。
  • 怕寫出來質量太低,遭到批評,被人噴。
  • 寫博客得費腦子,消耗時間,還不如用這些事件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去打游戲,或者......
  • 別人都寫過同意主題的看法了,我也沒必要寫呀!
  • 覺得自己技術太渣,你看那些寫的好的,或是辭藻華麗,或是觀點犀利,或是排版華麗漂亮
    ...

  • 從擁有博客心態開始

博客心態

"博客心態",是我自己用來應對諸如以上那些問題的利器,其實這種思維也被我應用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得以大用。

  1. 存在即合理
    寫的博客沒有人觀看,沒有人評論,我們細細地去想一下,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交代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側面來看,或許表達能力不清正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是不是因為我們所寫的東西關注的人太少,或是從我們的觀點思考問題是一種新的嘗試,從來沒有過的嘗試,而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其他那些高票答案上等等。不要太消極,萬一是應為文章剛發表出來搜索引擎關鍵字還沒有更新,大家還沒有檢索到呢?
  2. 堅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質
    你不能剛學會走路就想跑!
    你不會是想一口吃個大胖子吧!(諺語)。
    任何事情都是開頭難,只有堅持才能告訴你最終的答案。剛開始嘛,寫出來的文章就像第一遍抹的墻不是很光滑,慢慢地,一點一點的去改變寫作的方式,運用更加豐富,更加通俗睿智的方式去表達看法,久而久之,”墻面會越來越光滑“。
  3. 去相比自己厲害的人學習
    長大你就會發現,不得不承認,真的有一種人比你厲害。對于同一件事物,他的看法是那么的一針見血,他能夠從同一個問題得到很多你沒辦法看出或是得出的結論。
    倘若我們所寫的博客已經有前人提及,或是已經完成,這個時候應該高興才對。通過去學習這些大牛,去看看他們是人如何分析你所遇到的問題的,他是人如何去解決的,他的思維方式和你的有何不同,你是否能夠沿用他的思維得到相同的結論,更有甚之,你能否嘗試用你的思維去描述問題,解決問題。

  • 博客該有什么樣的內容?

內容

拿我自己來說,我的博文大都是針對自己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我喜歡解決問題,凡是自己遇到的坑,都想去填上,可是礙于自己的個人實力,這些問題當中一小部分我只能提出大概的解決方案(方案可行性不等),但我依然樂此不疲。

博客到底該有什么樣的內容?
“從你出發的一切,即是你的博客內容。”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寫博客的初衷,都有自己寫博客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去記錄的東西,這所有的一切都會歸于一個詞----自己。所以呢,博客,記錄自己就好,不可本末倒置,做到自己想要做的就很好。(Everrything is gonna be ok.


  • 我們為什么應該寫博客?

過程

我個人很提倡大家去寫博客,我認為我們應該去寫博客

寫博客是一個過程,當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我們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從不同維度去解讀它(知識內化),形成自己的思維,看法(輸入),然后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將這種看法記錄下來(輸出),和大家或分享,或討論,最終有所收獲。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不過身處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爛筆頭”變成了“鍵盤”
比如在刷PTA的時候,很多題目和自己的思維碰撞會產生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有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又或者是遇到了其他好的優秀解決方案,那么將這些及時的記錄在博客中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很多有名的算法(Merge Sort,Qucik Sort,Heap Sort,BFS,DFS等),這些算法我遇到了很多次,老師也講過很多次,可是自己卻只是聽過很多次。雖然這些算法已經出現了好多年,也已經被無數人實現過,可終究自己沒有實現過,沒有內化己身。 那么自己動手去實現這些經典算法,然后記錄下自己在實現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自己又是如何去解決的,也是極好的,當然美滋滋。

同時,博客中記錄的一切也正體現著你自己的成長,”哪個大牛不是從菜鳥過來的“。至于所寫的內容,倘若能夠幫助到遇到相同問題的人,那也算是一樁美事,何樂而不為。


不忘初心者,有始有終,方有自己一片天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