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采親密關系課》
? ? ? ? ? ? ? ? ? ? ? ——馬來西亞的心理學家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密關系,也許不用拼命在親密關系當中去使勁兒,而是“功夫在詩外”。
也就是說,有些人處理不好親密關系,不是因為遇人不淑,也不是因為沒有掌握相處之道,而是他自己根本就沒有為進入一段親密關系做好準備,沒有拿到進入親密關系的“資格證”。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另一半是誰,他的親密關系都會出問題。
那么,什么是進入親密關系的“資格證”呢?一句話,擁有成熟心智。書里的原話是,“婚姻不是給小孩子準備的,婚姻是給一個長大的人準備的。”
具體來說,成熟心智包括五種能力。
第一,與他人建立連接的能力。如果一個人的連接能力很差,和同事、朋友、親戚甚至爸媽都搞不好關系,他指著通過一段親密關系來拯救自己,一定會失望。大概率地,如果一個人單身的時候不快樂,結婚以后也不會快樂。
第二,是愛與被愛的能力。愛,是不計回報地付出;而被愛,是能感知到別人對自己付出。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不計回報地付出過,而當別人付出時他也無動于衷,可以說他就還沒有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
第三,獨立自主的能力。既包括人格上的獨立,也包括經濟上的獨立。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等著在婚姻里被別人拯救、被別人養活,就會比較危險。
第四,擁有安全感。這不是指擁有什么東西帶來的安全感,而是指我能夠全然地信任自己,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擊不垮我;即使婚姻失敗、事業失敗,都沒什么大不了,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這就是安全感的來源。而如果一個人沒有這樣的安全感,想到親密關系中去索取安全感,不斷要求對方的承諾,會很可怕。作者反復強調:“自己沒有安全感,卻想讓配偶給到自己足夠的安全感,此路不通!”
第五,擁有價值感。偶像劇里,男主經常會對女主表白說:“沒有你,我的生命毫無意義。”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只能說明,男主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而女主日后一定會不堪重負,沒有人能夠真的為別人的生命意義負責。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他的意義感和價值感是完整的,他在親密關系當中就會很從容。如果配偶肯定他、贊美他,他會感恩;如果配偶這方面做得不夠好,他也不會有那么多的怨言,他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這樣一來,親密關系的容錯空間就很大。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一個擁有連接能力、愛的能力、獨立能力,具備安全感和價值感的人,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寶,他只要不遇到太差的人,都會獲得幸福。相反,如果本身不具備這些能力,想在親密關系當中去索取安全感、價值感和意義感,那么,他大概率會落空。就像作者說的:現在我不快樂,所以解決方案是結婚。這種想法是錯的,婚姻并沒有拯救一個人的功能。正確的做法是:先學習做一個快樂的人,然后把快樂帶進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