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淡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繳繳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
一場大火,葬身七萬英魂。白雪與烈火,吟誦一曲悲歌,這悲歌也是贊歌,這結束也是開始。
金陵城內風云起,不知卻是故人來。曾經劍眉星目,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脫胎換骨,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的智,透著狠辣,滲著劇毒。他利用別人那冷漠如冰的內心為圣主鋪路;利用人性的弱點分散六部實力;布局謀劃,樁樁件件不透著算計,卻又在情理之中。他的德,澄澈清明,選良臣,獻奇策,只為保一個盛世的安定;他的心,刻著忠,銘著義。為揭開世人蒙塵的黑布,為林氏無辜受難的冤魂,嘔心瀝血,至死不渝。為了一個希望,賠上自身,好似煙花一現,身雖殞,魂永存。
瑯琊榜首,江左梅郎。在他的身畔,懸著一枚玉蟬,溫潤的質地,如君子的品性。深刻的含義,若做人的準則。
蟬,生性高潔。飲清露而歌,沐陽光而鳴。在地下沉睡七年,只為歌唱一個夏天。這同梅郎的人生何其相似。赤焰的謀逆,林家身上的污穢,叛徒的身份。樁樁惹人不恥,件件讓人垢病。這沉重的枷鎖能戴一時,絕不可為一世。他窮盡一生之智,以身軀做筆,用心血為墨,譜寫了一首命運戰歌。
古人詠蟬,借蟬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思緒。或欣喜,或悲傷。駱賓王入獄,聆聽苦蟬的鳴叫,愈發凄涼。《在獄詠蟬》以蟬為志,表忠臣之心,思人生之事。
路漫漫其修遠兮,人會為許多事而苦惱。有時身不由己,違背初心。可人生處處為道,隱于山林為道,彰與廟堂亦為道。只要不做違心之論,不發妄悖之言,便是功德一場。
玉蟬,是梅郎之師黎崇先生之物。當年黎崇明知違逆龍顏,卻仍不改初衷。為大家風骨,長蘇亦如此。哪怕賠上性命,也要為家族正名,為冤情平反。他痛斥梁王薄情寡恩,醉心帝王權術,不顧君臣道義,不以天下蒼生為任。口快如槍,舌利如刀。聲繳繳而彌厲,這不僅是一個熱血男兒的責任擔當,更是一位忠臣良將的拳拳愛國之心。
赤焰冤案平反,不久后梁帝病逝,蕭景琰登基稱帝。大渝造反,原赤焰少帥,如今的梅郎毅然奔向戰場,捐軀報國。梅郎懷中的玉蟬發出耀眼奪目地金光,就像貞士之心,永不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