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有個天才曾經這么計算過,人的平均壽命若是能活75載,于是得出一個答案 :一個人平均享有的生命不過是657000小時。這還不包括其他諸如意外,天災人禍,疾病造成的突然減法。當你耗了大半生追逐金錢與權力,卻突然驚覺能享受成果的時間已所剩無幾時,那是多么無奈,多么不甘心啊!
古代帝王尤其渴望萬萬歲,萬壽無疆,壽與江山同。唉,幸運的還能風光上路,倒霉的只好吊在煤山樹上。
其中,秦始皇甚至通過方士徐福煉丹藥,修仙術以求長生不死。聽說那徐福因此訛了秦始皇3000童男童女演了一出投奔怒海的戲碼,據傳聞是躲在太陽底下的某個海島創造新民族去了。
長生不死,不是每個人的夢,卻是某些人窮半生追求的荒誕。
世界無奇不有,究竟有沒有人真能不死?
別問我,看故事吧!
而故事……是故意將事件夸大,渲染,加油,添醋,天馬行空。
故事,不是新聞。
第1章? ? 出土
1974年,陜西,大旱之年。
3月29日,臨潼縣楊家村的清晨,火紅的太陽掙扎著,自東邊的山頭慢慢往上爬。
薄霧還沒散盡,大地已經如鐵板擱在火爐上烤了五分鐘,冒出陣陣熱氣。
晨光中,一個年輕人右手將十字鎬扛在肩上,左手握著鏟子大步而行。
“小楊啊!一大早的,咋不多陪陪你媳婦兒呀?”
“早啊!張大媽,沒法子呀,咱家都快沒水了,這不趕緊打井能行嗎!”
小楊咧嘴憨笑回應鄰家的張大媽,那張大媽長吁了一口氣道 :“唉,這老天還真折騰人呀,不曉得啥時候才下雨呢。”
小楊邊走邊笑著說:“咱說呀,張大媽您就多燒點香吧,咱去忙了。”
張大媽也笑著回應:“好,好,你忙去吧,我還真得去燒香了!”望著已走遠的小楊,張大媽慈祥地搖頭嘆氣不已。
小楊翻過了一個小山坡,眼前出現了一個深坑,這是掘了三天的成果,然而掏出洞坑的泥土卻不見絲毫潮濕。
小楊毫不氣餒地將十字鎬和鏟子扔入坑里,檢查一遍木架上的輪軸與繩索是否牢固之后,便沿著木梯慢慢進入坑底。
雙腳一著地而揚起的塵土讓小楊皺了皺眉,他吐了一口唾沫在掌心,搓了搓手,拿起十字鎬便使勁地往下鋤。
“咱就不信再掘個十尺八尺還不見泉眼!”
小楊是愈鋤愈起勁,片刻腳下已是堆滿砂土。
他一邊將砂土鏟入吊筐一邊自言自語:“小楊啊小楊,你要能再變作一個小楊該多好,這會呀,也就不必爬上爬下了。”
小楊將裝滿砂土的吊筐綁好往上拉,然后將繩索拴在木梯上便爬出洞坑,倒了砂土又沿著木梯回到洞坑繼續挖掘。
隨著時間的推進,溫度也開始上升,小楊仍氣喘吁吁地挖掘,倒土,重復著上上下下的動作,只盼快些掘出水源。
就在小楊第N次爬上木梯時,不知怎地一腳踩空,人往后一仰便重重地摔入洞坑內。
這一摔登時地動坑搖,小楊眼冒金星,心里暗呼不妙,只道砂土崩瀉,自己即將面臨活埋的厄運。
小楊尚未來得及掙扎爬起,轟的一聲,已隨地陷往下掉落。
霎時天昏地喑,小楊雙手拼命抓拉,四周卻盡是傾瀉的砂土,“砰”的一聲已摔倒在地。
驚魂未定的小楊尚未回過神,身后滾落的砂土宛如一雙巨手,將他一把推倒往前翻滾而去。
天旋地轉的滾動中,小楊想起了他的媳婦兒,還有一大早熬的地瓜粥。
想著想著,又是“砰”的一聲巨響,小楊如人肉炮彈一般將石壁撞開了一個缺口,渾身火辣疼痛的感覺反讓他咧嘴傻笑:“哈!哈哈!我沒死!”
小楊睜開雙眼一看,一片漆黑之中,只覺一股陰森森的冷風吹來,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難道……這里是閻王殿?”
小楊眼眶一紅,想起了媳婦兒的溫柔,心里一陣酸楚,正想嚎啕大哭,四周卻慢慢有了微弱的光線。
小楊忙回過頭望去,原來自己方才自一道斜坡滾落,地面的陽光隱約透入了缺口。
“呵呵呵!沒事,哎,好疼!”小楊一抬手,才發現雙手好幾處都擦破了皮。
揉了揉雙眼,他逐漸適應了微光,環顧四周象是一個洞穴,于是小心翼翼往前摸索。
一想到也許無意中已闖入一個埋著寶藏的洞穴,小楊心里是撲通撲通的直跳。
朦朦朧朧之中,他隱約感覺似乎有人直勾勾地盯著自己,而且不只是一個人。
“誰!是誰!”小楊壯著膽子囁嚅喝道。
沒人回應小楊,洞穴里只有空蕩蕩的回音。他再往前走了幾步,突然僵直了身子,背脊一陣寒意往上直竄,雙腿更是不聽使喚直抖不停。
距離小楊不足十步之外,只見黑壓壓一群人直挺著,頭皮發麻的小楊雙手緊緊捂著嘴,生怕忍不住發出尖叫。
抖動的腿艱難地往后退去,眼前的人影依然一動不動,藉著微弱的光線,小楊努力睜大雙眼再瞧個清楚,不禁啞然失笑。
“是哪個這么無聊?擺這么多泥人在洞里?”小楊趨前東摸西掐,“倒是很結實呢。”
古董?國寶?念頭一閃,小楊突然記起小時聽爺爺說過,驪山底下埋著秦始皇的皇陵!
“不會吧?咱挖了皇陵!”小楊心臟狂跳,再細看那泥人,個個身穿古代軍服,煞是威風凜凜。
小楊更是篤定:“不管是啥朝代,肯定是文物!得馬上向村長報告!”
整個村子頓時沸騰起來,大伙扶老攜幼,在小楊的帶領下翻過山坡,鬧哄哄的圍擠在洞坑四周。
“阿昌,阿強,還有你們幾個,手腳俐索些,幫著小楊下去拉兩個泥人上來!”
村長楊大海在洞坑邊來回踱步,一邊指揮著村人。
“哎,你們幾個!往后退,往后退!別礙著了!”楊大海雙手舞動著,將人群自洞坑四周驅散。
“上來了,大伙快瞅瞅!”不消半刻鐘,阿昌率先爬出了洞坑,人群馬上又是一陣騷動。
正是人多好辦事,第一具泥人很快便被拉上了洞坑。
楊大海湊前細看那泥人,在陽光下清楚可見確實是古代的士兵,一身盔甲依然色澤光鮮亮麗。
“啊!褪色了!”人群中傳來一聲驚呼,那泥人的色澤果然在幾分鐘之內變得黯淡無光澤,瞬間只剩下淡淡的灰褐色。
眾人無不嘖嘖稱奇,楊大海望著褪了色的泥人直呼:“可惜,可惜啊!”
另一具泥人拉上以后,和第一具泥人一樣,色澤瞬間剝落消失。
“走,咱們將泥人拉到鎮上,讓趙館長鑒定鑒定。” 楊大海興沖沖喊道,他心里明白,楊家村的命運隨著泥人的發現將面臨巨大的改變。
誰也沒有留意在不遠的山坡上,一個臉帶威嚴的中年男人和一個妙齡女子,正默默地看著村民遠去。
“怎么辦?這里頭的秘密怕是藏不住了。”那妙齡女子憂心忡忡的自語。
中年男人卻好整以暇笑道:“呵呵,反正早晚都得讓他們知道。不過,地宮之內倒是不必擔心,以他們現今的技術,未來五十年是不可能進入的。”
那妙齡女子聽罷不由松了一口氣:“但愿如此吧。”
“呵呵,走吧!”那中年男人點燃一根雪茄猛吸一口,轉身邁開腳步笑著離開。
當博物館的趙館長見了泥人以后,有好幾秒的時間,楊大海有一種錯覺,趙館長也變成了泥人。
趙館長半晌方才如夢初醒,激動嚷道:“秦朝!兵馬俑!秦始皇帝陵!”
盡管是武斷的直覺,但是趙館長難掩心中的狂喜。人類文明的進化,許多不解的謎底,也許答案就在眼前了。
“老楊,你等會,我,我交待些事就隨你去現場,你別跑開,等著!”趙館長邊跑邊喊,神情既是興奮又是緊張。
站在洞坑邊的趙館長,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然而當前的局勢卻讓他有太多顧慮了。
“老楊啊,眼下還不適合公開吶,咱們先別把這事給捅破了,萬一辦不好,咱倆免不了得挨批,唉,就怕這皇陵也給毀了。”
楊大海可不想讓人扣上帽子,忙不迭道:“明白!明白!就按您的意思辦。”
那一年,1974年……
世界人口達到了40億。
中國第一艘二萬五千噸級的浮船塢“黃山號”建成。
中國第一艘魚雷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
美國總統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宣布辭去總統職位。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蘭根堡發現外星飛碟。
同年,1974年,中國陜西省臨潼縣,秦代兵馬俑出土。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