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去年學習心理咨詢時,知道了弗洛伊德開創了一種名叫精神分析的心理學流派,那時在通過心理咨詢的培訓教材,只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有其中一種把每個人的心理過程用本我、自我、超我的觀點來解釋。對這樣的解釋觀點自己比較感興趣,但因為沒有深入去學習了解,這些觀點在自己的腦海里都比較孤立、難以用來分析自我,只在心里知道了精神分析中有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有關精神分析的知識只是散亂的停留在腦海里,沒有形成系統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框架,以至于考了心理咨詢師后到現在都還沒有系統的用上有關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知識來幫助他人的心理更趨于健康和平衡。
A2:1.目前的自己針對精神分析心理學了解到的知識只是停留知道主要有哪些核心觀點的概念而已,在靜下心來閱讀趨于基本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原著書籍時能明白本我、自我、超我是怎樣產生的,又如何調節著人的思想和行為;2.在細讀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核心觀點時,又知道了弗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學,除了有本我、自我、超我的核心論點外,自己通過閱讀還知道了前意識、意識、潛意識、力比多論點和釋夢都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主要觀點,而這些知識都是與本我、自我、超我的觀點對于精神分析來說在融會貫通后同樣能促進人心理的完善與健康。它們與本我、自我、超我的觀點并不沖突,可同時用在精神分析的咨詢和治療上;3.除了弗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知識外,通過搜集資料信息每天堅持進行學習整理后,自己還能了解到與弗洛伊德分裂的兩位弟子在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基礎上又開創了哪些有關心理學的流派及這個流派的核心觀點是什么,以及新精神分析心理學又舍棄了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學的那些觀點,新精神分析心理學又形成了自己的那些核心觀點,以及是怎樣闡釋和怎樣運用的,為什么有很多從事心理咨詢的心理學家會大致形成一致的去反對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學中闡述的關于力比多的觀點;4.只要花時間精力和一顆想要繼續下去的心,自己就能了解到的這些知識觀點外,對于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這兩個學科的邊界除了有是否泛化這樣的界限來區分是否該接受心理咨詢的治療或是否用精神病學的方案來治療外,還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分界點?只要能用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知識讓來訪者咨詢心理恢復正常后,就不用去呆在精神病醫院里每天都去服用那些類似安眠藥的藥物讓你腦袋每天都暈沉沉的總是想睡覺,從而讓自己的大腦不會胡思亂想來達到治療的效果,當離開精神病醫院如果不繼續服藥又會復發,因此基本需要終身服藥的治療手段,如何去界定是否接受心理咨詢或精神病醫院的治療來恢復健康,如何減少只服用藥物來治療心理異常的病人?如何讓患有難以界定是否是心理不健康和心理異常的人,從而來減少服藥的治療,讓更多的人通過接受心理咨詢就能恢復健康的可能?這都是需要去長期探索的過程。
自己目前的進度停留在第2至第三條之間,因為白天要上班,堅持每天晚上花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循著上面的步驟一步步來,圍繞著精神分析心理學收集信息、整理、分享、利用,慢慢的為最后一步探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