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前,我滿懷信心的寫下我的使命,我要成為一個“我說的即是我做的”這樣一個人,后來發現跟艾揚格大師的理念不謀而合,曾經一陣竊喜,那種“對”了的感覺還是很讓我自豪和開心。確定使命的這一個半月,我在坑里坑外反復,時而覺知時而無知,雖不是稀里糊涂,但也是時醒時醉,模式和本體在碰撞、爭奪對我的控制。就是這樣的碰撞,讓我發現,我并不是“我說的就是我做的”這樣一個人,我也不是老師課上講的自己首先做好才會去要求別人的那樣自律的1號,想到“道貌岸然”這個詞,竟然第一次戳心的疼。
我在課堂上告訴會員要帶著覺知去吃飯,就像課上帶著覺知習練瑜伽一樣,要知道自己吃的什么吃了多少吃的幾分飽,這樣才能控制體重或減肥。而我,由于忙著趕課,最近一直都是匆匆忙忙吃飯,吃了多少根本不知道,有幾次竟然吃的太撐,導致下一堂瑜伽課時氣短憋脹,完全不在狀態。
我告訴女兒要將注意力關注到想要的事情上,而我,卻經常因為她忘了隨手關燈而看不到她幫我洗了襪子暖了被窩。
我告訴女兒物品歸位,保持整潔,有條不紊,而我,卻發現家里最亂的都是我的東西。
我告訴合作伙伴學習九型就是要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認同他們的存在,接納每一個人的不同,尊重他們的想法,而我,卻經常性的軸在她苦口婆心的風格上,評判抱怨,看不到她是為我好。
我告訴朋友要學會放手,不去管控孩子,讓她們自由飛翔,而我,卻經常以教導的口氣以愛的名義行控制之實。
……
以前,我不承認“裝”這個詞是在說自己,然而現在我看到了我“裝”的如此不亦樂乎,竟信以為真的脫離集體飄在半空鄙視的眼光指手劃腳。(腦補這個畫面,不禁笑出聲來……)
此刻,一一列舉著自己的言行不一,我心靜如水,這就是我,我越來越清晰的看到自己,一個不正確不完美的人。此刻,我對自己沒有評判,沒有執念,沒有愧疚,沒有期待。
我還是要成為一個“我說的就是我做的”這樣一個人,只是不同的是,我清楚地看到了障礙,并有了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