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腦白金
與上期說到的千葉道德老師一樣,有澤寬老師也同樣是近幾年來3組制作的高達TV系列中不可缺少的機體作畫監督。
同樣簡單地介紹下有澤寬老師,外包大廠Studio Wanpack出身,在外包累積了3年半的經驗后赴京,在《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中被提拔為機體作畫監督。其畫風也特別獨樹一幟,線條強弱分明,無論是銳利的部分還是彎曲的地方都非常利落,pose也相當大膽有張力,機體作畫特別注重眼睛以及下巴的部分,據同事松川哲也老師在推特上的陳述,還非常擅長機體仰視的角度。動作的作畫評價也非常高,主要負責主力回以及相關版權繪的繪制,G鐵血目前負責第1話、第7話與第17話的機體作監與原畫(※ 第13話僅原畫)。
首先有澤老師談了下關于“機械主作畫監督(チーフメカニック作畫監督)”這一職位是做啥的。實際上和千葉道德老師“總作畫監督”的職能一致,只不過把人物換成了機體,負責把機體設定調整為動畫用的線條。同時有澤老師自己因為非常喜歡畫原畫,所以也會參與原畫的作畫工作。
第1話原畫負責的是高達巴巴托斯登場的鏡頭▼
第7話則是負責把巖石砸碎之后巴巴托斯與百里交戰的部分▼
有澤老師特別強調這塊巖石的形狀雖然是心形▼(分鏡上如是說),但并不代表三日月與拉芙塔之間會擦出什么愛情的火花…
第13話擔當的是高達巴巴托斯最后用刀刺穿古辛高達的部分▼
有澤老師特別喜歡這一CUT的太刀在刺向古辛高達之前刀尖發光的那一瞬間,原畫與指示提交了之后甚至還擔心這里會不會因為特別像拋光后的感覺而不被采用。
問到自己擔當作監最艱苦的一話時,有澤老師毫不猶豫地回答,“果然還是第1話啊。因為是最初的戰斗,機動戰士與機動工兵同時存在于戰場中,對于機體的動作拿捏需要有一定的考量,必須要給觀眾留下“重”和“硬”這兩個印象。”攝影后的效果也非常厲害,連有澤老師自己都深感佩服,非常滿意。關于鐵華團,長井監督發來的指示,只要一直保持著“泥土臭”就好。而G鐵中的戰斗和以往的高達作品都不同,只有實彈武器,因此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只能以拳打腳踢為中心,多為接近戰,在動作的表現上需要考慮的就比以往要多。而接近戰最大的難點,就是經常有兩臺機體(甚至更多)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考慮動作的同時還得注意特效的作畫,為了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就必須在戰斗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宇宙中的戰斗同樣,甚至沒有落腳點,還得凸顯其機體的重量感與對打時產生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種種問題。雖然是虛構的世界觀,但也要巧妙地“騙”過觀眾。
接下來有澤老師分別聊了下各機體的特征與作畫,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本作的主角機高達巴巴托斯▼
擔當機設的是《機動戰士高達OO》中座天使高達、《蒼穹之法芙娜EXODUS》等機體設計的鷲尾直廣老師,本作中的高達骨架是外表可見的,腳板像鳥一樣因此在站姿上也會特別注意,最大的特征也是觀眾們從最早機體外形公開的那一剎那就非常關注的地方——腰部,本作的腰非常細,然而(在設定上)卻是整個高達骨架最具強度的地方。巴巴托斯的形態雖然很多,但從上一形態到下一形態變化的僅僅是某些部件,例如第1形態到第2形態追加了格雷玆的肩甲,第2形態到第3形態追加了飛燕型格雷玆的爪子,但也正因為這些小小的變化,偶爾作畫上會出點亂子,沒注意到這些細節。
高達巴巴托斯第1形態→第2形態→第3形態
本作登場的第二臺高達——高達古辛▼
由《Sacred Seven》《高達 Reconguista in G》機體設計的形部一平老師擔當,有澤老師很喜歡古辛高達頭頂的小天線以及整體圓滾滾的造型,表示很可愛。然而有澤老師為自己只畫了古辛高達的1CUT而感到非常遺憾。
接著是古辛高達回爐之后的高達古辛Rebake▼
設計為鷲尾直廣老師,僅僅腳的部件換肩部,背部的部件放到臀部,其余利用巴巴托斯的備用件,再調整了原本的配色,結果卻完全變了個樣。
隨后登場的是加里奧·伯德恩駕駛的高達錫蒙利▼
也是加拉爾霍恩勢力登場的第一臺高達,設計為形部一平老師,設定上是厄祭戰時期加里奧的先祖初代伯德恩駕駛的機體,有澤老師第17話擔當的是作監沒能畫原畫,表示自己還沒能掌握錫蒙利的特征,苦了他了。
接著是先于第14話OP2登場的Grimgerde(葛琳潔德)▼
由《機動戰士高達OO》《機動戰士高達AGE》等機設的海老川兼武老師設計,OP2中閃現的葛琳潔德由大張正己老師作畫,有澤老師非常喜歡它手持的兩把劍,同時表示好想快點畫到它。
同樣由海老川老師設計的格雷玆,也是本次的人氣機體之一▼
格雷玆的多種武裝是其魅力之一,從來復到火箭炮,從宇宙用推進器到地上用推進器,還有追加噴射口后的高機動型機體飛燕型格雷玆▼
說到高機動型機體,有澤老師果然印象最深的還是自己畫過的百里▼
百里百煉與之后百煉改良后的漏影由負責多部特攝作品怪人設計的篠原保老師擔當,然而百里由于圓圓的頭部上鑲嵌著圓圓的眼睛畫上去特別有難度。而兩臺機體雖然同為高機動型,但戰斗方式卻完全不同。然而要比高機動,在錫蒙利的面前都輸了。
有澤老師特別談了自己對于巴巴托斯的機動性的理解,與格雷玆和百里依靠裝備的高機動型不同,巴巴托斯依靠的是阿賴耶識系統與三日月的操作,因此動作也相對敏感和野性,這也是他最喜歡巴巴托斯的原因之一,畫得最多也最好畫。
同樣野性的操作還有昭弘,然而古辛Rebake的操作與之前的格雷玆改不同,少了之前的“泥土臭”更多的是利用來復的遠距離攻擊。鐵華團第3位駕駛MS的西諾,使用的機體是格雷玆改改良后的流星號▼
雖然其操作的流星號與格雷玆的動作上多少有些相似比較迅捷,但西諾的角色設計整體給人的感覺也是不適合打得飄逸的人,骨子里還有著泥土臭的野性,而流星號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玫紅色,在設計階段,也是來自長井龍雪監督的指示,“請給我比較下作的顏色”。
有澤老師對鷲尾老師與形部老師兩位高達的設計贊賞有加,鷲尾老師的設計偏向銳利,巴巴的面部,看久了既然就會記住每個部分的分布,而且畫起來會上癮,形部老師的設計則更多用上的是弧線、整體偏向渾圓,尤其古辛高達上的一些插孔與零件的配置看上去特別像眼睛和嘴巴,具有魔性。
最后表達了下自己關于G鐵血的作畫,后期的作畫STAFF逐漸習慣了之后畫功也越來越嫻熟,配合著帥氣的戰斗分鏡,戰斗也會越激烈,例如第19話的大氣圈突破就是非常大的看點。另外也希望自己與其他STAFF一起和鐵華團共同努力,向著最后一話迎來勝利的那一刻。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