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炙熱滾燙之心解群眾急難愁盼之事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調研時就基層黨建等具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社區、鄉(鎮)、村等基層工作是解決群眾最后‘一公里’民生問題的最基層組織,把基層組織的各項工作做好了,也就等于人民群眾所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的問題有了保障。”

推進治理專業化,基層治理迸發新活力。基層黨建工作是群眾路線在新時代黨的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集中體現,探索“積分制”管理模式,在村(社區)全面推行“積分管理”,建立“積分超市”,量化考評標準,獎懲并舉,樹立正反面典型,激發創先爭優意識,村民素質不斷提升,文明新風深入人心,實現“小積分”撬動“大治理”治理格局。群眾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參與者,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受益者,只有充分發揮黨的群眾路線,把群眾的力量突出出來,才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成功之道,黨員干部要真正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察民情訪民意,真正做群眾的“貼心人”,真正辦群眾的“需事”。要堅持“深實細準效”的調研方法,立足問題導向,建立和群眾常態化聯系機制,充分利用專題調研、蹲點調研、隨機走訪、志愿服務等進農村、進社區、進樓宇、進車間,做到和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

推進治理民主化,為基層治理續添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9月在陜西省榆林市考察時強調:“建好黨支部、選好帶頭人,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基層治理內容細碎、頭緒繁多,件件系著民生,時時牽著民心。“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一方面要打破“黨建孤島”,依托鄉鎮場(街道)黨(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在居民小區設立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樓棟長,建立黨(工)委+大黨委+黨員中心戶“三級網絡”。并善于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拓展黨群互動邊界,充分發揮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用,結合“兩微一端”、短視頻平臺等網絡媒體,廣泛吸納區域內的各領域各類型黨組織,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關鍵要害”,搭建自治平臺,充分發揮群眾代表、雙報到黨員、離退休人員、志愿者的優勢,引導黨員干部主動下沉開展服務,構建深度融合“強磁場”,打通基層治理的“核心環節”,回應民生關切。

推進治理數字化,讓基層治理精準提質效。“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涉及面廣、涉及事多,數字化建設應成為助力基層奔跑的“加速器”“潤滑油”,而不能成為拖累基層干部的“重包袱”“鞋中石”,基層黨組織要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切實提升政府現代治理能力,當好數字經濟發展的“服務員”,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宣傳、服務的重要職能。同時,黨員干部要做好基層治理“排頭兵”,在干事創業中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優先選配工作能力較強的黨員和群眾代表為網格員,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按照“便于管理,相對集中”的原則,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將網絡化管理延伸到基層治理的各個方面,科學設立網絡,讓管理數字化,賦能鄉村基層治理,以便于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