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最后一次高考
1841年的高考就因為幾個小鬼子和幾個小阿三給攪黃了,
但是1843年的高考繼續進行。
洪秀全參加了這次高考。
對于洪秀全來說,這次高考和前三次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都是落榜。
但是對于清政府來說卻不一樣:
這是他們收伏洪秀全這個妖孽最后的機會。
其實只需要給洪一個秀才的名額,
就不會有后面的那場驚天浩劫了。
只要一個秀才。
當時的大清朝,全國上下的秀才數量是幾十萬級別的,
真的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那些剩下的幾十萬個秀才在日后都不及目前這個人的影響力大,
給他一個秀才籠絡他一下又如何?
但是奇跡沒有發生。
洪秀全第四次落榜了。
清廷也失去了最后一次籠絡這個“讀書人 + 神經病”的機會。
這是他最后一次參加科舉考試,
這次考試之后,洪火秀對科舉再也不抱任何希望,
他徹底放棄了。
1843年的高考:
大清國失去了籠絡洪秀全最后的機會。
洪秀全走出考場,然后就出現了后人杜撰的畫面,
洪秀全立下誓言:
“不考清朝試,不穿清朝服,讓自己來開科取士”
然后很多人就開始BB:
這個時候洪秀全就已經立下了反抗清廷的覺醒啦,
洪秀全這一刻小宇宙爆發決定推翻滿清啦,等等。
呸。
難道你高考考不好就要報復社會?
工作找不到你就要反人類?
這是有多畸形的人生觀才會得出這樣奇葩的因果結論啊?
當然那些煙酒學者叫獸磚家得出這些結論我們就不要追究了。
洪秀全不想造反。
落榜回家之后,洪秀全就老老實實在外面教書,
當他的“三家村腐儒”----他是個貨真價實的“腐儒”。
雇傭洪在家教書的人名字叫李敬芳,
這個人沒事的時候偶爾看到洪秀全藏書里面有一本書,
這本書就是梁發在7年前給洪秀全的《勸世良言》。
李敬芳就問洪秀全:“這本書沒見過嘛,你小子從哪里淘來的,
不是禁書吧?有沒有小黃文啊?”
洪秀全忽悠他:“我也不知道,你自己拿去看吧。”
于是李敬芳就把《勸世良言》拿回家找小黃文去了。
誰知沒有找到小黃文,但是卻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這上面說的,和我們正統的書籍上說的完全不是一碼事啊。
于是他跑到洪秀全這里,像發現了寶藏一樣:
“你趕緊看看,這里說的好像都是墻外面的信息啊,
都干貨,抓緊閱讀,一會就要被刪了。”
洪秀全看著李敬芳,心里暗罵SB,
老子7年前就看過了,還用你說。
但是還是假裝沒看過:
要為自己作為天父的二兒子這件事情背書嘛。
于是拿過來,說我好好看看吧。
看完之后,洪秀全作恍然大悟狀:
“哦,這里寫的,和我6年前生病時夢到的一模一樣啊,
我果然是天父皇上帝的兒子啊,我是真命天子啊。”
李敬芳大罵一句神經病就走了。
雖然李敬芳不相信洪秀全說的二兒子的說法,
但是對于基督教的教義還是很癡迷。
和洪秀全一起閱讀研究,
很快兩個人就沉迷其中,都成為了基督徒。
有人說是洪秀全感化了李敬芳,
李敬芳是洪秀全拜上帝會的第一個教徒,
其實有失偏頗。
應該說洪秀全和李敬芳是聯合發起人:
如果把拜上帝會看做一個創業公司,
洪和李應該是最早創立這家公司的兩個合伙人,
最初的合伙人。
李敬芳的地位和洪秀全應該是對等的:即每個人有50%的股權。
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洪和李兩個人是“互相施洗”的,地位對等。
洪和李根本不知道如何“受洗”,只是按照梁發宣傳冊的內容,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兩個人就私下里“互相施洗”,宣布自己是基督徒了。
第二:洪和李同時打造了一把“斬妖劍”,地位對等。
這是象征太平天國最高權力的兩把“日月神劍”,當然最后都流落民間,但是當時李敬芳確實是和洪秀全平起平坐。
就在這樣的兒戲當中,拜上帝會就算是創立了,這個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影響第二的組織成立了。
教主二人:洪秀全,李敬芳。
隨后就來了拜上帝會的第一批會眾:
一個是洪秀全的堂弟洪仁玕,
一個是洪秀全的表弟馮云山。
這兩個人都是讀書人,特別是馮云山的加入,
為以后拜上帝會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兩個人都是受洪秀全感化之后入教的。
洪秀全在馮云山教書的私塾中,
偷摸的給這兩個人施洗,然后這兩個人再跳到村頭的小溪里,
從頭到腳好好的洗了個澡,算是徹底凈化了靈魂,
成為了基督徒。
到這個時候,拜上帝會就發展到了4個人:
教主2人:洪秀全,李敬芳。
會眾2人:洪仁玕、馮云山。
洪秀全和自己的兩個親戚自己做了基督徒之后,
就去發展家人:
大家都來信上帝吧,
信上帝能得永生,
不信上帝要下地獄,
你們也來和我們一起永生吧。
于是洪秀全的這一群親戚家人,
也陸續都成了基督徒:并不是說大家有多虔誠。
中國人信仰的特點:畏懼的多,虔誠的少。
基督教的教義也抓住了“畏懼”這一點做文章:不信的話可是要下地獄的哦。
這一點和現在微信上轉的段子差不多:
在段子結尾都要加一句“不轉不是中國人”,
“不轉你全家怎么怎么樣”等等,非常惡心。
有人說中國人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
其實不確切,中國人信仰的東西太多了:
有佛祖,有觀音,有土地,
有玉皇大帝,有上帝,
也有孔子孟子,
也有關公秦瓊,也有岳武穆諸葛武侯,
甚至還有黃鼠狼(黃大仙嘛),
怎么能說沒有信仰呢?。
應該說中國是一個多偶像信仰的國家。
但是因為有很多偶像,所以中國人的信仰并不是那么堅定:
比如之前的梁發,在關系自己利益的吃飯問題面前,
輕易就舍棄了自己非常虔誠的佛教信仰,
加入了基督教。
神佛鬼怪這些偶像好幾百個,
現在又來了一個新神仙“上帝”,
并且信了她能夠得保“永生”,反正信一下也不會少塊肉,
信唄,萬一是真的呢?
中國人對偶像的心態,其實和買彩票差不多:
花10塊錢買5注,去博可能的500萬大獎----當然如果沒中自己也能接受。
以有限的投入,去獲得可能的無限的回報----當然如果沒有回報也在意料之中。
見了佛祖寺廟,花98塊錢買一炷香,點上許個愿:
希望自己能長命百歲。98塊錢就是“有限的投入”,
自己能長命百歲就是“無限的回報”,當然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可能”存在,
那么這個可能就反映了大家的心態:盡力了,著不著隨便吧。
洪秀全、馮云山、洪仁玕的家人,應該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開始信拜上帝會的。
然后在一邊的李敬芳就有點看傻了:
我就是玩票而已,你們是要來真的啊?。
李敬芳退縮了:
你們三個都是窮光蛋,你們搞這些可以,
我家底厚著呢,也跟你們一起去搞七捻三?
瘋了?
不去!
隨后李敬芳就淡出了拜上帝會,
安穩的做自己的土財主去了。
晚清和民國時期,有三個人本來得到了可以名揚天下的機會,
但是因為自己本身的原因都主動放棄了這樣的機會。
這三個人都和軍事有關:
一個人是現在的李敬芳,
如果他一直跟著太平太國混,
地位一定在馮云山之上;
第二個人是淮軍建立的時候,這個人的主動退出成就了后來的李鴻章;
第三個人是在晚清新軍建立的時候,
這個人的主動退出成就了袁世凱。
具體的我們到時候再扒。
于是拜上帝會就剩下了洪秀全、馮云山、洪仁玕三人。
洪仁玕其實也就是個打醬油的,當時才20出頭,
沒見過什么世面,跑來湊熱鬧的。
所以核心人物就只剩下洪秀全和馮云山兩個了。
雖然洪秀全是創始人,馮云山是后來加入的,但是根據后來的表現來看,
其實馮云山對于宗教的狂熱是遠遠超過洪秀全的。
所以這個時期與其說洪秀全是創始人,
不如說馮云山才是教中的主心骨。
我們來看看這位拜上帝會主心骨馮云山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