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曾參加過葬禮
但全世界每一秒鐘就有兩人死亡
你讀完上一句話的工夫,世上就少了8個人,現在少了14個
既然死者不能自理,就得殯葬師代勞
以上的話出自《煙霧彌漫你的眼》:從火葬場學到的生命學
每一個人,都在咬牙切齒地活著
不可否認
從我們帶著哭腔來到這個世界開始
活著就是我們的使命
Q是一個讓人看一眼就會心疼她的姑娘
生于偏遠的農村
雖然排行老二
但因姐姐體弱多病
家里的外債越累越多
她不得不放棄讀大學的機會
提前步入社會
賺錢養家
喬丹說他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
而她與日月同行了4年
大山壓頂的債務卻依舊看不到頭
W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
留學英國的時候
經歷了2年的校園暴力
發自內心的微笑
早就變成了pork face
好不容易熬到了回國
卻被家人當成了布局的棋子
強行丟進更加毀三觀的圈子里
不能選擇如何活
他用獨一無二的死
找尋到百分百屬于自己的感覺
你有考慮過,最后要怎么死嗎?
通常,大家都忙著活
忙著成長、上學、工作、結婚、生子
往往是被動面對死亡
撕破夜幕的車輪聲
手術室門外的哭喊聲
拋開老天掌握的意外
大部分人還是會遵循自然法則
用一輩子的時間完成
生老病死
生而為人,沒人會虧待自己
老有所依,天地人倫
病魔纏身,陌上煙涼
而死,本該抒寫的是告別辭
如今卻成了一部慌亂史
L是一個貨車司機
半年前因背部疼痛住進醫院
家人向他隱瞞了肺癌晚期的病情
只能小心翼翼、變著方法
詢問所謂的“后事”
他自然是沒聽懂
依舊等著回家
最后,在力不從心的現實中
他指控醫生是庸醫
說他走著進醫院
現在卻癱在病床上
彌留之際
那雙左右搖擺的手
成了家人無法破解的密碼
每個人都在規劃要怎么活
要金錢、要權利、要名望
很少有人安靜下來
想想要怎么死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有一句話
雖然肉體上的死亡可以摧毀我們
但是對于死亡的觀念可能會拯救我們
面對死亡
需要牢記的點
1、了解自己的身體與疾病,在可以選擇的時候規避風險
2、死亡,并不遙遠
3、大限已到,交代好自己的身后事,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做到不留遺憾
畢竟比尸體更惡心的是人
而我希望
最后閉上雙眼的時候
依舊能感受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