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高考成績出來后,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因為成績理想而開心,有人因為成績不如意而煩惱。
沒考好成為既定事實之后,除了上大學之外,復讀是很多學生或者家長考慮的一種選擇。
這段時間,大多數考生已經填完志愿,等待錄取結果,還沒決定好是否復讀的家庭可以好好想想。
作為一個復讀考上985的過來人,我姑且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給有在考慮復讀的家長學生參考一下。
高考是否決定我們的人生
誠然,高考會影響人生命運,但絕不是說考差了,以后的人生就完蛋,甚至可以舉出一些早早出去打工但是也很成功的例子。
根據我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好的大學往往會有更好的資源,更容易遇到優(yōu)秀的同學。
但這些只是客觀的外在條件,畢竟即使是清北,也會有一些由于種種情況退學回去高考的。
不管是去什么樣的大學,終究是要靠個人的努力,只能說在你付出同樣的努力時,好的環(huán)境能讓你收獲更多。而且學習氛圍的好壞還直接影響著你付出努力的多少。
因此,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好的大學會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有更多找到好工作的可能。
如果你是個毅力超群,自律堅持的人,自然可以不認同這些話。是金子在哪都可以發(fā)光的。
以上這些話有可能是廢話,要是高考沒這么重要,諸多學生家長也就沒必要糾結是否復讀。
有一些學生可能會覺得去沒那么好的大學或者專科,我只要十分努力,以后也能通過保研或者考研再去更好的學校,也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我讀研期間,確實遇到一些這樣的同學,他們有些人的本科學校是普通的一本,甚至還聽說有一個同學是從二本來到我們學校讀研。
對于他們,我無比佩服,因為我知道這背后是有多么不容易。
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抱著到了大學再好好努力去更好學校的考生,務必評估下自己的決心。
因為到了大學,真的不像高中一樣天天有人管著,基本上全憑個人自覺。你得好好想一下自己能否在其他同學快樂玩耍的情況下,一個人去圖書館或者教室學習呢。
分析考差的原因
在我眼中,高考失利的考生大概可劃分為三類,一類是努力學習時間太少,例如有部分同學到了高三才開始認真學習。
第二類是平時努力學習,狀態(tài)正常、成績尚可,高考狀態(tài)不佳,發(fā)揮失常。
第三類則是平時認真努力但奈何成績一直不理想。
如果屬于第一種情況,我覺得復讀一年很大概率成績能有所提升。畢竟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其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復讀一年。
如果屬于第二種第三種情況,再讀一年的結果不好分析。
考試狀態(tài)和很多因素相關,誰也無法保證第二年再考一次,狀態(tài)就能一定很好。但是如果心有不甘,那么再試一次也未嘗不可。
而平時一直努力,成績卻不理想,這可能跟學習天賦有關,有些人的天賦可能在其它方面,那么也沒必要死磕這一條路。
我自己的情況屬于第一種。高一以來成績在年級前二十,但是高三下學期因為敏感容易多想,嚴重影響正常學習狀態(tài),三個多月人恍恍惚惚,無法集中注意力。
因此,我當時看到成績后比較坦然,因為知道自己沒有盡力,考慮十幾天后決定復讀,只是為了盡全力再試一次,不想留下遺憾。
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做復讀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未來一年會遇到的情況。
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能否在這一年時間堅持下去。
這期間成績沒進步,可能會產生自我懷疑;看到以前同學過著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也許會心生羨慕,甚至后悔復讀;想到曾經高考失利,內心產生壓力和焦慮。
這些負面情緒很有可能間歇性出現在你復讀的一年時光,因此在最開始,就得有心理準備和它們和諧相處,盡量不要被它們影響到。
另一方面,是要做好下次高考還是沒考好的準備。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
復讀一年,肯定有人進步很大,去了理想的學校,肯定也有人黯然失意,面臨慘淡的現實。
只能說,努力占到70%,運氣也占30%。在復讀期間努力認真地學習,大概率能有一個不錯的結果,但是萬一自己就是少部分人呢。
有人說,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復讀呢?我當時的想法是不想留有遺憾,如果就這樣去上大學,以后想起來會怪自己當時為什么不多試一次。
如果我再努力一次,即使還是失敗了,日后回想起來,也能毫無怨言,畢竟當時的我已經拼盡全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