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三部曲:感受哈薩克牧人的淳樸

寫在前面:

之一:第一次讀《春牧場》是在2022年,讀的電子書,讀完覺得實在好看,又買了紙書來看。后來又逐漸買了《前山夏牧場》和《深山夏牧場》。李娟文字確實很美。

之二:這篇書摘寫在2023年8月,打開編輯器,驚訝發現去年幾乎同期,寫下了《春牧場》書摘的開頭,竟然完全不記得這事,后來因為偷懶沒能寫完,便只留有一個開頭。

本書摘一句話 :

等反應過來時,驚覺好多事情無須言語也能去到最恰當的地方,尋到最恰當的結局。

作者與書:

從以前讀設計史的時候,就有個習慣:喜歡算時間——這個人在哪一年、多少歲的時候做了什么事——很有意思。

李娟1979年出生在新疆阿勒泰市下面的一個小鄉村,工作后在機關單位上班。2007年,也就是她28歲的時候,跟著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游牧,經歷了春牧場吉爾阿特、前山夏牧場冬庫爾、深山夏牧場吾塞。2008年,她辭職(游牧一整年竟然沒有辭職?)到江南一代打工、戀愛、生活,記述這一年的見聞。耗時三年,于2011年出版了《羊道》。之所以取名羊道,是她對羊以及依附羊而生存的牧人們的贊美。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這本書沒有(或很少)試圖去教會我任何人生道理,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說:“...便放棄了判斷和駕馭,只剩對此種生活方式誠實的描述。”

在書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只是在平靜地記述,而并不夾雜對此產生的對游牧生活以及游牧民族的看法。畢竟,牧人們身上表現出來的淳樸的民風本身就已經很美了。

哈薩克牧人的有趣事

一、

哈薩克牧人非常重視家庭人口數量。

兩個人結婚,他們說“拿了” “給了”——“我的兒子拿了她丫頭” “我的丫頭給了他兒子”——很有趣。

哈薩克牧人有一個習俗,會把自己的長子或長女贈送給爺爺奶奶作為兒子。以前叔侄相稱,今后兄弟相稱。

二、

淳樸的民風。

哈薩克牧民有個傳統禮性,給路過家門的搬遷駝隊——不管認不認識——提供酸奶,為剛搬到附近的鄰居提供食物和茶水。即使自己家不剩什么牛奶,也會想方設法省一些出來制成酸奶供路過的駝隊飲用。

沒有通訊工具,但哈薩克牧人間流行著一種“土電話”——口口相傳。大家打照面就會互通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牧民們哪怕并不路過,只要離得不是太遠,都會繞道去通知。

三、

對哈薩克牧人來說,轉場搬家是一件像過節一樣隆重的大事。路上風大雨大、塵土飛揚,又要照料牲畜,但是牧民們還是翻出自己平時舍不得穿的壓箱底衣服上路,還會裝扮駱駝和家什物件。

四、

哈薩克人有熬肥皂的習慣,對他們來說,熬肥皂是件極鄭重的事情。甚至流傳忌諱品行不端的人插手,否則會制作失敗。熬肥皂用的原料有羊油和煉油后的肉渣,有時候洗衣服,洗著洗著會洗出一塊肉來。

五、

哈薩克牧人隨時都在路上,因此家什和器具都是最簡單的滿足生活需要的。很多物件都是多用途:比如鐵皮盆,可以盛鹽喂牛羊,可以裝牛糞,有時候用來洗衣服,甚至也用來烤馕。煮飯的鍋蓋,把它砸平了就是一個托盤,用來烤馕,需要用鍋蓋的時候,再把它砸回來。

六、

松樹上會結松膠,年輕人們把它摳下來當作泡泡糖嚼,有一股濃郁的松香味。他們甚至幾個人輪流嚼一顆松膠,互不嫌棄,有新的了再扔進嘴里跟舊的融合一起嚼。睡覺的時候把它吐出來粘在衣服扣子上,或者耳環、鏡子、手表上,第二天摳下來繼續嚼。

本書的一些摘錄:

作者記述游牧生活的美,我也記述作者文字的美吧。

《春牧場》中:

胡安西的世界只有這么大的時候,他的心也安安靜靜地只有這么大。他靜止在馬不停蹄的成長之中,反復揉搓這顆心,像卡西反復揉面一樣,越揉越筋道。他無意識地在為將來成為一個合格的牧人而寬寬綽綽地做準備。

在描述卡西期待姐姐阿娜爾罕回來的時候,作者寫:

阿娜爾罕怎么來呢?走著來?搭摩托車來?卡西每天下午喝茶時,都端著茶碗坐在門口,邊喝邊注視北面山谷口。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放下碗站起來,朝那邊長久凝望。

每天晚飯時,一家人聚在一起,她總會不厭其煩地念叨一遍阿娜爾罕會捎來的東西。說道最后,有時會加一句:“可能還會給我買雙襪子吧?”她把腳抬起來給我們看:“這一雙就是阿娜爾罕給我買的。”

媽媽說:“嚯切!”她的腳丫都湊到飯桌上了。

有時候她突然想起來似的說:“上次阿娜爾罕回家帶了蘋果,這次肯定也有!”

再想一想,又說:“沒有蘋果的話,瓜子也可以。阿娜爾罕也喜歡嗑瓜子。”

過了很久后才終于下了最后決定:“還是蘋果吧。蘋果更好一點。”

把一個人對另一個即將要來的人的期待寫得生動形象、細膩極了。

要是先吃新馕的話,當時是很享受,可舊馕又怎么辦?吃完新馕,舊馕就變得更加堅硬更難以下咽。好比把好日子全透支了,剩下的全是不好的日子。但如果能忍住誘惑,就會始終過著不好不壞的日子。

在《前山夏牧場》中:

...大家睡啊睡啊,花氈上橫七豎八躺了一片。

睡醒后,彼此看一看,說:“走吧?”“走。”再靜坐一會兒。又說:“還是走吧?”“走。”

就這樣互相催了半天,沒人舍得動彈一下。

再后來,終于起身了。一個個出了門,繞著氈房走一圈。看看遠處,再看看眼下的山谷。又悄悄返回,往花氈上一倒,一個挨著一個繼續睡。

一位老人在新人婚禮上致辭:

可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卻淳樸得沒有用過麥克風。他只打過電話。于是就想打電話那樣,直接把麥克風放到耳邊說:“喂?”趕緊有人上前指引他正確的用法。

月亮圓的時候,全世界再也沒有什么比月亮更圓。

春天出生的羊,秋天死于無罪。
最美的花全開在對岸。

李娟寫人的牙齒一絕:

沙阿爸爸呢,鑲了一大排金牙,也不知有多少顆。每當他開口說話,我就飛快地數一遍。但沒有一次能數清。

(一個做客的女孩)她的牙齒長得非常稀疏,彼此一顆遠離著一顆,縫隙可以塞一枚一元硬幣。

生活是簡單寂寞的,勞動是繁重的。但沒關系,食物能安慰一切。

因為有女士在場,每一個喝酒的人都為自己正在喝酒這件事向我們道歉。道完歉接著喝,喝多了繼續道歉。

我們這個紅色細木欄桿支撐起來的家,褐色粗氈包裹著的家,不時收攏在駝背上、顛簸在牧道上的家,任由生活的重負如鏈軌車一樣呼啦啦碾過,毫不留情地碾碎一切脆弱的與單薄的。剩下來的,全是堅固耐用的物事全是一顆顆忍耐、踏實的心。

今天我的任務是牽著兩匹空馬前行。馬兒們倒是很乖,一直不緊不慢跟在我的坐騎后面。但要放屁時一定會想法子超過我,走到我前面再放。

完。

2023.8.20晚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