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快到了,還記得 2015 年定下的 2016 新年計劃嗎?

— 還記得你 2016 年初給自己訂下的新年計劃嗎?(來自面條的年終問候)

嗯?

不記得了?

努力回憶一下?

真的想不起來啦?

我們男人果然都一個德性!

我也想不起來了!

哈哈哈哈哈哈!

開玩笑的,我記得。

因為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算是終于看清了自己,每年都寫新年計劃,沒有一次能完成。這聲問候就像“ 嘿,你吃了嗎? ” 一樣,總能戳到我內心深處的某根神經。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上學的時候,我們會列一個暑假計劃或一個寒假計劃,上面是些小的目標。比如看完兩三本書,背幾本單詞,學一門樂器。

被窩 vs 看書

看書 out !

被窩 vs 英語

英語 out !

被窩 vs 吉他

吉他 out !

被窩以一己之力就擊敗了我們整個寒假計劃。因此你我都心知肚明,往往都是等到新學期報名前兩天才開始補寒假/暑假作業。

畢業后,我們志向遠大了,也沒有寒假暑假了,于是我們開始做起了新年計劃。

每個禮拜去3次健身房

減肥10斤

每天跑 5 公里

考雅思

每月堅持讀完 1 本書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在筆記本或者 某個效率類 App 上列下那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目標的時候,我們總是熱血滿滿,仿佛列表上的目標,在我們動筆寫下后,就自動完成了。

但或許我們都太忙了。一半的時間用來虛度,一半的時間拿來后悔。

結局往往就像封面那張圖片上的字那樣: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 2016 年的新年計劃就是搞定 2015 年那些原定于 2014 年完成的安排,不為別的,只為兌現 2013 年時要完成 2012 年的諾言。

在想要變得更好這件事情上我們其實并無多大差別,只是執行層面上就要各憑本事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敲打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但得到的回應往往是:

給你一個 NO!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007年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 Wiseman)的研究發現制定新年計劃的人群中,僅有 12% 的人成功實現了新年目標。所以新年計劃的實現,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人都是那 88%。

我估計那 88% 中的許多人是跟我一樣,把新年計劃當成了新年愿望來寫了。計劃是為了達成某事所制訂出的實施步驟,它是通過具體分析后做出的一個量化標準,然后為此一步步地去行動。計劃講究的是“做”,具有務實性。而愿望是一種期待、想法或者欲望,是一個對未來的設計藍圖,重點在于“想”。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愿望是用來祈禱的,計劃是用來執行的,而我們往往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執行力。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我看來,我們和那 12% 的輸贏其實在于我們每天都做了些什么。這決定了我們能夠向新年計劃上的目標邁進多大的一步,所以需要有一份每日清單。需要每天都做出決定,決定要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

最重要的是:新年計劃不要列那么多。外國人常說的一句話,Less is more 嘛。

看我剛剛完成的 2017 新年計劃,就長進不少。尤其是最后一條,乃點睛之筆,學到了資本家們 「一切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的一丟丟皮毛,別小看這一丟皮毛,它能保證我在與新年計劃的對抗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 End -

更多精彩,關注微信公眾號:「 窩在寧波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