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一個題目的時候,我突然會聯想到前面很多給我感覺類似的題目:不靠譜的夢想,添麻煩之類的……
但不太玩兒游戲的我,對暴擊這個詞不太能把握清楚,所以好好聽了奇葩們和導師對“暴擊”定義。
“暴擊”,不是在你成年之后才會遭受的,而是貫穿于一生之中。
——星雨小妖童鞋
在聽凱瑞講他所說的遭遇暴擊的例子,他說從經歷中學到了如何說話得體,我承認有些暴擊會讓我們在沉重打擊后讓我們自我思考,可有些暴擊,也許我們會永遠沒辦法修復心中的傷害。
從小在學業上雖不算拔尖,但也能中不溜的勉強過關,不會被老師特別批評,也不會被父母念叨,自己的想法很簡單,考一個稍微好點的高中,然后上一個一本,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平淡生活就好。
我曾經很少想所謂“出人頭地”,“人生巔峰”之類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夠不要被過分的苛責和打擾。
初中時候,數學開始有點兒難,我也貌似不太能跟得上,或者有點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我自己是很迷茫,也很不希望掉隊,很怕,然后就會做各種題目,眼睛的視力也逐漸下降,老師的板書越來越看不清,也越來越疲憊。
有一次實在是看不見,稍微揉了揉眼睛,嘗試按摩下眼部穴位(做了做眼保健操),讓自己能夠看的更清楚一些,結果數學老師,我忘了他的長相,就記得他當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你這么差,學又學不好,還不仔細聽,開什么小差,簡直是個差生!”
第一次,被老師定性為“差生”,算是學習生涯中的一次暴擊,我只是覺得我沒做錯什么,我真的聽不太懂了,眼睛也十分疲憊看不清黑板,對于“差生”這個定義,我到現在都不認可,甚至覺得這個詞根本就不該出現在老師嘴里,當時的我們都默認老師說的是對的,壓根不敢反抗,現在想想,有些校園暴力,語言暴力,未嘗沒可能從老師的嘴里出來。
我該跟誰訴說呢,我的數學確實跟不太上了,如果在當時按成績定優劣,我確實算一個“差生”,這點小事如果跟班主任抱怨,他會覺得我小題大做,老師批評學生天經地義;而如果跟父母說,他們會覺得理所當然,孩子的數學本來就很差,只會讓我更加努力而沒辦法解決我心里的哪一點點收到傷害后幫我開解。
所以,即使到后來,對那位數學老師打心眼里的反感也厭惡讓我更加沒辦法喜歡上這門學科,以至于中考數學慘敗高中;即使到高中,甚至本科或者更久,一旦當我遇到可能有點跟不上或者不太聽懂或者不會做的題的時候,之前對數學的那種自我放棄的感覺又會回來。
我很訝異泉靈老師搜“對抗挫折”的時候蹦出來的作文范文有那么多驚人的相似,但也許那并不只是對待一篇所謂《感謝挫折》的作文異曲同工的模板,也許更多的是,像她這樣理智成熟的大人對這明明擺在眼前的問題,這種錯誤的做法的視而不見而已~!
這么多年,心理的障礙似乎始終過不去,而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重重考試的我,我壓根不感激那一次的暴擊,我也完全沒學會任何東西,只在腦海里留下了“我是個差生”的杯具暗示而已。
暴擊有那么多種,給予我們的傷害程度,暴擊降臨的時機,一點規律都沒有,哪里是一句感激,就能夠了結?
“暴擊是一種對我們當下安穩生活的一種破壞性的改變?!?/b>
董小姐對暴擊的定義,大概是我們常人,不管是“市民王先生”還是我們自己,對暴擊的第一認知。
在多年以前,我的家庭遭受過一次暴擊,幾乎毀掉了我們整個家庭的正常生活,不論是家人之間的彼此信任,亦或是生活狀態和生活水平,一次徹底的暴擊?!靶『⒅环謱﹀e,大人才談利弊”,小時候的恨純粹而又固執,而那個暴擊,讓這種恨發酵持續了很久很久。
自此以后,我與父親的關系降到冰點以下,那種恨意讓當時的我根被沒有一絲空間去念他曾經的好。
我不明白這種暴擊有什么值得感激?它讓媽媽從一個本來愛美的應該被呵護的女人,變成一個萬能的女超人,她不停的幫別人兼職,我也面臨著中考,即使家里已經入不敷出,也會盡量安排好我的飲食,她明明是受傷最深的那個人,卻委曲求全在我和父親之間調節。
我不知道媽媽的委曲求全是否值得,我也不知道她受了多少苦難和折磨。
但我絕對不感激那場家庭的暴擊。
它讓我目睹了媽媽背負著的生活艱辛,讓我見識到了我自己的無能,還有我無處發泄的暴躁情緒,還有我根本沒辦法改變現狀的無助。
“感激暴擊是一種能力,每一次暴擊的背后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而你經歷了暴擊之后能夠獲得的信息量取決于你感恩暴擊的能力?!?/p>
我承認,也許暴擊確實帶來了巨大的信息量,那就是母親的愛,母親真的可以化身為超人,母親在盡一切可能在維系這個家庭的完整,母親在不斷的撫平我心中的傷痛,甚至故作堅強的將她自己曾經受過的苦輕描淡寫……
不破不立,暴擊是“破”,感激就是“立”。
然而,我不感激“暴擊”,我絕不感激這一次的暴擊,它給予家庭的傷害,給予我母親的傷害;
但我感激母親,她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拋棄這個家庭,沒有放棄修復我和父親之間的關系,沒有讓我走向偏激,讓我現在還能夠心存感激的充滿正能量的活著,甚至按照我自己的方式生活。
我沒辦法讓我們的生活回到暴擊之前,我也沒辦法"讓自己的心碎成為藝術”,但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我寧愿不要經歷這次暴擊,我不愿意母親承受這次暴擊的傷害。
我不感激暴擊!正如春夏在節目里說:“我沒辦法感激我的心碎,因為我的每一次心碎都是我的工作?!保乙矝]辦法感激暴擊,因為,母親如果不是我的母親,如果不在這個家庭,如果只是陌生人,她壓根不用承受這么多,她的每一次對苦難的承受和堅強的微笑,都是她作為家庭的一員,是因為她所背負的責任感,是因為她作為超人母親對自己的要求。
我不敢說媽媽做了這么多,都是因為責任或者義務,肯定還有愛或更多;但媽媽身上背負的責任,一定是她堅持下來的原因之一,就如春夏的每一次心碎都是她的工作的這樣強制性的使命感吧!
生活它摁著你的頭打你,這時候如果你跟它彎下腰對他說一聲謝謝,你幾乎要倒下了,或者說你幾乎就跪下了,你就服啦。
最讓我熱血沸騰的,大概就是飛飛在辯論時仰天長嘯“我就是愛拼才會贏,愛拼才會贏就是我本人!”
多么解氣,多么熱血,讓我們被生活壓抑到想要跪下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句“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那樣亢奮!
他成功了,能夠直面自己曾經的暴擊,能夠跟那群曾經給予他們暴擊的人以回擊,甚至告訴大家“我,就是愛拼才會贏”,是啊,這句話不都是等到真正贏的時候,才會脫口而出嗎?
與惡龍纏斗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生活暴擊我,我會以自己的方式暴擊回去……即便所有的力量讓我被逼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我也會在最后一刻用我自己的方式反抗和嘗試……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撐過這一次又一次暴擊?又有多少人正在抗擊暴擊的過程中?
飛飛的例子里,他的朋友有的在醫院里,還未康復;有的因為抑郁癥而自殺。這些例子或許在我們身邊很少見,但也并非沒有。
我們都想成為“愛拼才會贏”,可是這個正在抗擊暴擊的我,還是那么灰頭土臉,還是那么卑躬屈膝,還沒有站在人生的頂端,亦還沒有贏啊~!
我們拿什么來感激暴擊,我們拿什么來回視深淵?我們拿什么來感激暴擊?
而讓我動容的,是蟲爺的另辟蹊徑,她給出了她心中的“暴擊”定義。
真正的暴擊,是漫長的時間,一分一秒的凌遲你的尊嚴。
我們要談的暴擊,無非就是我們生活中走不過去的挫折和失敗而已。
而這種洞若觀火,才是真正讓我們陷入沉思的誘因。
奇葩說討論過很多辯題“逃離北上廣”,“添麻煩”,“高等生物蛋而衍生出來的好奇心和安全感”,“要不要同意父母住養老院”……,這些我們曾經思考,曾經陷入困惑,曾經求之不得的迷茫,就是這漫長生活中,凌遲我們尊嚴的一把有一把剔骨刀吧~!
曾經有很多夢想,小學拉過三年的二胡,曾經被老師說是一位好苗子,可是當小學的興趣班不再按照學校興趣班的形式,不再補貼之后,請老師單獨上課時,一堂課的錢足以抵得上曾經一學期的興趣班輔導費后,懂事的我們,不得不放棄。曾經可以演奏《梁祝》的我們,現在大概只有在聽音樂時,跟著哼唱的份兒吧。
本科因為喜歡地質這門專業,義無反顧的考這類的研究生,喜歡了解這山川大河,喜歡探究這些形成的奧秘,甚至連《冰河世紀》中看到這些地質地貌的搞怪表現形式,都會覺得異常有趣。可作為一名女生,體力上已經被判定肯定不如男生,在野外的各種生活習慣被判定為不方便……對專業的夢想和興趣愛好,只是因為性別而已,被默默的放任自流罷了。
就業中誤打誤撞進入了沒想到十分感興趣的互聯網行業,高速的運轉,工作量的巨大,年紀漸長,無一不成為父母勸阻你逃離北上廣的理由,不喜歡那種一眼就能望到盡頭的工作,不喜歡那種毫無波瀾的生活方式,可,最終,我們中的大多數,會被各種理由打敗,在這種漫長歲月里,接受別人的暴擊,接受了別人選擇的生活方式,然后接受我們自己在今后歲月里對自己的不斷苛責和悔恨,為什么當初我沒有堅持自己,凌遲自己的尊嚴……
再比如像是同意父母住養老院,我們明明希望能夠隨時隨地的照顧父母,能夠陪伴他們,希望能夠報答他們給予更多更好的環境,卻因為我們自己的無力,我們自己的能力上沒辦法給予現實中那些好的條件,我們沒辦法一天到晚的看顧父母,沒辦法給予他們最好的養老院照顧,然后被現實壓迫著頭顱,向現實低頭,選擇了一家普通的養老院,將我們曾經勵志給予他們最好生活的父母,送入其中。
真正的暴擊,是漫長的時間,一分一秒的凌遲你的尊嚴。而,我們明明知道它在凌遲著我們,卻依舊沒辦法改變。
恰恰生活的暴擊,和生活的失敗就是為了讓我們一無所獲,毫無意義。
因為,暴擊這種讓我們原本擁有的,原本安穩的生活損失殆盡,讓我們原本的夢想灰飛煙滅,我不要認,誰會愿意認這樣子的東西?
那,對我來說,什么有意義呢?
不是感激暴擊,而是像飛飛一樣,經歷過暴擊后,依舊頑強生存下來,堅持自己,然后對所有人說,我就是“愛拼才會贏本人”,有意義。
所以,蟲爺所說的感激暴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感激,更類似于一種戰術,“假癡不癲,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我表面上感激你,實際上我在尋找我另外的道路,而并非讓人生徹底荒廢下去。我們會佯裝沉默,會讓暴擊以為我們已經被擊沉,以為我們無法繼續我們的路的時候,走出我們自己的路。
而在轉換道路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而這場暴擊,這場失敗,就是遇到這些人的全部原因。
錯了啊~!蟲爺,你要感謝你自己啊~!因為你沒有被暴擊打倒,而是自己主動的去尋找了另一條替代的道路,因為你的選擇,而不是妥協,才會遇到他們??!
原因的原因,真的不是原因。
暴擊不講邏輯,感謝不過就是那么一種救贖和安慰而已。
我們可以救贖,安慰我們自己,可是,別忘了,暴擊最終降臨是在我們自己身上,當我們與暴擊抗爭時,我們難過的是暴擊本身;同樣,當我們最終扛過去后,我們需要感激的,其實也就是我們自己還有在抗擊暴擊時幫助過我們的人啊~!
因為我遭遇暴擊,所以我與之抗爭;因為我與之抗爭,所以我另辟蹊徑;因為我另辟蹊徑,所以我才會遇到你們,因為遇到你們得到你們的幫助,我才會覺得更加有意義……
發現沒,不管暴擊如何,不管人生的道路如何轉換,感覺or感受的主語,都是我們自己。
蟲爺發自肺腑:
“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感謝他們生活中出現的暴擊,每一個人沒有能力和權利去要求在抗擊暴擊的人去閉上自己的眼睛,感激暴擊。
我能不能有一刻,當我這一天喪爆了的時候,放下真假,放下邏輯,閉上眼睛,這樣我才不會窒息,可是這個時候,你還要叫我強行睜開眼睛,這個時候,我覺得你和那些強行讓我閉上眼睛的人也沒有差異。”
可是,蟲爺,你有沒有想過,最后,讓你睜開眼睛的人,也只會是你自己!
是你自己選擇成了設計師,是你自己選擇了辯論這條路,是你自己參加了奇葩說,是你自己遇到了薇薇姐,如晶寶貝,馬東東,少奶奶……
為什么要感激暴擊,為什么不感激,你自己?!
康永哥用了一個數學當中的交集,并集,全集的理論開辟了一個另外的角度。
生活的本質,就是生存,而生存有可能只是幸存。而沒有一種生活,沒有暴擊。
心存僥幸,也許生活本來就是這么殘忍的。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對它有更多超乎意外的期許和美好想象。
因此自欺欺人,是給我們自己打氣用的,否決這件事情,我們根本沒辦法活下去。
能夠活著是幸運的!能夠在本就殘酷的生活中僥幸存活下來,同樣值得我們感激。
然而,我們需要知道,沒有一種生活,沒有暴擊。
所以,生活的暴擊,值得我們感激。
一切,都是生活的必然(用數學的充分必要性來論證,理科學渣佩服~)。
活不下去——>自欺欺人,為自己打氣;
殘忍的生活,我們活下去——>感激是必然;
暴擊不能代表我們的生活,但生活一定存在暴擊;
不論是暴擊,亦或是感激,都是生活的必要性。
在最后,馬東東結語時也給出了一個暴擊的定義:
生活的暴擊不是事件,而是事件之后的心理創傷。
強者不會理解弱者的心理創傷和變化,所以,當我聽到“愛拼才會贏就是我本人”,我是羨慕的,因為我還沒有成長成這樣的強者,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會有機會在今后的人生里直面暴擊,然后發出怒吼,因為我甚至就這樣向暴擊低頭,任它對我指手畫腳。
感激也許是弱者一個路徑,它不值得跟別人分享,但是對自己,也許有用。
突然明白一位長者的溫柔,他在用他慈悲的語態,告訴我們,“停下來,喘口氣,沒有人會怪你!”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
參與“綜藝咖”專題活動,盡在:《搞事情:綜藝打卡show,坐等大咖秀!》
往期“奇葩”相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