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自己以為的優秀,缺的只是行事方法

(一)

我有個朋友是911重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她讀本科、讀碩士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自己做家教掙來的。

工作幾年后,她報考了教師資格證,考試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她學習了相關的課程,并且反復做了講課的演練。

在我看來,我的朋友完全有能力、有經驗幫小學生補數學或者英語。

我鼓勵她兼職做家教,我朋友竟然說,“擔心自己做不好,對自己沒有信心。”

我忍不住說,“別低估了自己,邊做邊學。如果等你完全準備好了再開始,那要等到什么時候呢?”我朋友也說不出來,準備到什么程度才能開始。

(二)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總認為還沒有準備好。

你讀了那么多書,有那么多想法,為什么不在實踐中試一下能否行得通呢?

你敢講,就有人敢聽。

如果有人提出質疑,剛好趁機完善自己。

把能力和想法放進市場中,送到客戶的面前去檢驗,實踐自然會給出答案。

(三)

究其原因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期待自己第一次就做出高水平。

沒有達到高水平時,寧愿不做。

但實際可能是,等自己埋頭苦干,以為自己準備好了,發現自己的想法被現實吊打一頓。

想要做成一件事,剛開始就指望達到成功,出場即封神,那太少見了。

偶爾有一鳴驚人的事兒發生,挖掘背后的故事,總能發現主人公已經默默無聞很久了。

所謂“驚人”,不過是突然被別人看見了。

想要成功,第一個版本就想做到完美,那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即使方向和方法都對,第一個版本,第一個稿件,第一個產品都是用來顛覆的。

(四)

那該怎么做呢?

邊做邊升級,邊做邊學習,在實踐中迭代升級。

剛開始投入少一些,風險少一些,驗證可行后再放大。

最后就是堅持了,好的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天長成的。

它是在無數個默默無聞的日子里,砥礪前行,一天天熬出來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